乳香
来源:74U閱讀網
栗子別名:板栗,栗實,㯢子,㭺子,栗果,大栗,
栗子簡介:栗子,中藥名。為殼鬥科植物板栗CastaneamollissimaBl.的種仁。分佈於遼寧以南各地,除青海、新疆以外,均有栽培。具有益氣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消腫,止血之功效。常用於脾虛泄瀉,反胃嘔吐,腳膝酸軟,筋骨折傷腫痛,瘰癧,吐血,衄血,便血。
栗子功效作用
功能
益氣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消腫,止血。主治
脾虛泄瀉,反胃嘔吐,腳膝酸軟,筋骨折傷腫痛,瘰癧,吐血,衄血,便血。用法用量
內服:適量,生食或煮食;或炒存性研末服,30-60g。外用:適量,搗敷。註意事項
食積停滯、脘腹脹滿痞悶者禁服。~《本草省常》:“同牛肉食,傷人。”藥理作用
控制血糖,維持血糖值穩定。相關論述
論栗子食用宜忌:①李時珍:“風幹之栗,勝於日曝,而火煨油炒,勝於煮蒸,仍須細嚼,連液吞咽則有益,若頓食至飽,反致傷脾矣。”(《綱目》)②黃元禦:“栗子補中助氣充虛益餒,培土實脾,諸物莫逮。但多食則氣滯難消,少啖則氣達易克耳。”(《玉楸藥解》)栗子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藥膳食療:
紅棗蓮子板栗雞湯:
功效:溫補脾胃、活血補血,是體虛乏力者的最佳補養食品。
原材料:雞1隻。紅棗數10顆,蓮子60g,板栗25顆。
做法:冷水浸泡紅棗和蓮子約2小時,板栗去皮備用,一塊薑去皮切片備用,雞宰殺後洗凈切塊,稍晾片刻。鍋加熱倒少許油,放雞塊略翻炒,加水和薑片,板栗煮沸,轉入砂鍋。砂鍋煮沸後,撈出紅棗蓮子洗凈,改為文火慢熬。1.5-2小時後,熬至原料全熟。湯味飄香。加鹽和少許黑胡椒粉即可熄火。
用法:佐餐食用。
相關配伍
1、治幼兒腹瀉:栗子磨粉,煮如糊,加白糖適量喂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2、治小兒腳弱無力,三四歲尚不能行步:日以生栗與食。(姚可成《食物本草》)
3、治老年腎虧,小便頻數,腰腳無力:每日早晚各食生栗子1-2枚,嚼食後咽。(《食物中藥與便方》)
附註
《本草衍義》:“栗,欲幹莫如曝,欲生收莫如潤沙中藏,至春末、夏初尚如初收摘。湖北路有一種栗,頂圓末尖,謂之旋栗。《圖經》引《詩》言莘栗者,謂其象形也。”栗子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總苞由青色轉黃色,微裂時采收,放冷涼處散熱,搭棚遮蔭,棚四周夾墻,地面鋪河砂,堆栗高30cm,覆蓋濕砂,經常灑水保濕。10月下旬至11月入窖貯藏;或剝出種子,曬幹。栗子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種仁呈半球形或扁圓形,先端短尖,直徑2-3cm。外表面黃白色,光滑,有時具淺縱溝紋。質實稍重,碎斷後內部富粉質。氣微,味微甜。栗子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殼鬥科植物板栗。形態特征
板栗,又名栗、瑰栗、魁栗、毛板栗、瓦栗子樹、風栗。高達20米的喬木,胸徑80厘米,冬芽長約5毫米,小枝灰褐色,托葉長圓形,長10-15毫米,被疏長毛及鱗腺。葉橢圓至長圓形,長11-17厘米,寬稀達7厘米,頂部短至漸尖,基部近截平或圓,或兩側稍向內彎而呈耳垂狀,常一側偏斜而不對稱,新生葉的基部常狹楔尖且兩側對稱,葉背被星芒狀伏貼絨毛或因毛脫落變為幾無毛;葉柄長1-2厘米。雄花序長10-20厘米,花序軸被毛;花3-5朵聚生成簇,雌花1-3(-5)朵發育結實,花柱下部被毛。成熟殼鬥的銳刺有長有短,有疏有密,密時全遮蔽殼鬥外壁,疏時則外壁可見,殼鬥連刺徑4.5-6.5厘米;堅果高1.5-3厘米,寬1.8-3.5厘米。花期4-6月,果期8-10月。分佈區域
分佈於遼寧以南各地,除青海、新疆以外,均有栽培。以華北、西南和長江流域各地栽培最為集中,產量最大。生長環境
常栽培於海拔100-2500m的低山丘陵、緩坡及河灘等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