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肉
来源:74U閱讀網
熊骨別名:
熊骨簡介:熊骨,中藥材名。為熊科動物黑熊SelenarctosthibetanusG.Cuvier和棕熊UrsusarctosLinnaeus的骨骼。具有祛風,除濕,定驚的功效。主治風濕骨節腫痛,小兒驚風。
熊骨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除濕,定驚。主治
風濕骨節腫痛,小兒驚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湯洗。用時搗碎。
相關論述
1、《食療本草》:“煮湯浴之,主歷節風,亦主小兒客忤。”
2、《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能除風濕,治風濕病,骨節作痛。”
熊骨加工炮制
炮制方法
1、熊骨:取原藥材,用清水浸1-2星期,刮去筋肉,洗凈,陰幹。
2、燙熊骨:取沙油置鍋內,用武火炒燙後,放入凈熊骨,不斷翻動,炒至表面呈黃色時取出,放涼。
3、酒酥熊骨:取沙炒熊骨,趁熱投入定量酒中,洗去砂子,取出,幹燥。每凈熊骨100kg,用酒20kg。
熊骨保存方法
貯幹燥容器內,置陰涼幹燥處,防蛀。
熊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一般多用四肢骨。前肢肱骨骨體稍扭曲,長33-34cm,直徑(中段)約3cm。表面淡黃白色,稍粗糙而顯油性。中段以上有喙粗隆3條,下端較寬,呈滑車狀,下端靠近骨環處無小孔(即無“鳳眼”)。質堅硬而較重,斷面呈不規則圓棱形,密質骨厚2-5mm,圓形骨髓腔直徑約占骨斷面2/5,髓呈網織蜂窩狀,黃棕色,具特殊熊腥氣。
後肢股骨骨體彎曲,長35-40cm,直徑3-4cm,上端內側突出的半球形為“股骨頭”,與骨體約成110°的角,球面光滑有一較深窩,股骨頭高於對側隆起的大轉子;下端前面有一寬而淺的脛窩,後側有一近菱形的凹槽。橫斷面類圓形,黃白色,稍粗糙,密質骨厚6-9cm,骨髓腔直徑約17mm,占斷面的1/2。骨髓網紋不明顯,棕黃色,腥氣濃。
後肢脛骨扁圓形,有縱棱。膝蓋骨長圓形,帶有舌狀筋。前後肢掌部寬大,均具5爪,爪黑色,留下的皮毛呈黑色或棕色。
頭骨吻長而尖,鼻骨短;額骨前部較寬,後部較窄,左右額部連接部分向下凹陷,頂部較寬,矢狀脊短而不顯著。齒褐色,上額骨有門齒3對,犬齒1對,臼齒7對,上顎後臼齒形大,約為寬的2倍。肋骨扁形。
熊骨動物學信息
動物屬種
熊科動物黑熊和棕熊。形態特征
1、黑熊:體形較大,長1.5-1.7m,體重約150kg。頭部寬圓。吻部短而尖;鼻端裸露,眼小;耳較長且被有長毛,伸出頭頂兩側。頸部短粗,兩側毛特別長。胸部有一倒人字形白斑。尾很短。毛較一致,漆黑色,有光澤。四肢粗健,前後足均具5趾,前足腕墊寬大與掌墊相連,後足蹠墊亦寬大且肥厚,前寬後窄,內側中部無毛間隔。具爪。除其鼻面部棕色、下頜白色、倒人字白斑外,全身均為黑色並帶有光澤。2、棕熊:體形較大,長約2m,重200-300kg。頭闊而圓,吻部較長,鼻也較闊,其端裸出,略側扇。耳小,能動,內外被毛。肩端隆起,腰粗壯,尾短。四膠粗壯,前後足均具5趾,前足的爪長於後足。爪側扁而彎曲,呈暗褐色。全身為黑棕色,或近黑色以至很淡的銀灰色、棕黃色或棕紅色。成體胸部無白色斑紋。分佈區域
1、黑熊:分佈極廣泛,東北、華北、西南、華南及陜西、甘肅、青海、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西藏等地均有分佈。2、棕熊:分佈於東北及甘肅、青海、新疆、四川、貴州、西藏等地。道地產區
主產於黑龍江、吉林、雲南、四川等地。自產自銷。人工制造
1、生活習性:熊為森林中的大型動物,性孤癖不成群,常單獨在森林中棲息和活動。晝行性,善於遊泳、爬樹,能直立行走,屬於半冬眠動物,遇到幹擾時可立即解除冬睡而外出活動。雜食性,主要以植物嫩芽、嫩草及各種野果為食,尤喜食蜂蜜。熊的視覺較差,但嗅覺和聽覺發達,從體型上看,寒冷地區的熊體型大,皮脂肥厚,熱帶地區的熊體型小。2、養殖技術:熊是季節性發情的動物,每年5-8月為發情交配季節。妊娠期約210-220d,一般在12月末至翌年2月間產仔。每胎產1-3仔。雌熊性成熟年齡為3-3.5歲,雄熊為4歲左右。當前,養熊方式有籠養、圈養、室養等。成年熊類多為單養,幼年熊類可以集體飼養。我國養熊業歷史悠久,特別對熊的馴化更積累瞭豐富的經驗。在繁殖技術上,使熊不但可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通過自然交配而獲得後代,還可通過人工授精繁殖後裔。3、飼養管理:我國的養熊業基本上可分為控制飼養和馴化放牧兩種類型。控制飼養包括籠養、圈養和室養等,全部靠人工飼喂,限制在一定范圍內活動,用於活取膽汁的熊皆為此種方式。馴化放牧則用於幼熊生長發育時期或大群飼養以獲取更多的產品時,要求有廣大的牧場以供熊群運動、采食、飲水等,也需人工供給一定量的飼料,一般以玉米粉、豆餅粉、麥麩、高梁粉等作為精料,經熟制後投喂,並適當搭配動物性飼料、青綠多汁飼料、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