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花椒皮
来源:74U閱讀網
草果別名:草果仁,草果子,老蔻,
草果簡介:草果,中藥名。為薑科砂仁屬植物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的幹燥成熟果實。具有燥濕溫中,除痰截瘧的功效。主治寒濕中阻證,瘧疾。
草果功效作用
功能
燥濕溫中,除痰截瘧。主治
1、寒濕中阻證:本品辛溫燥烈,氣濃味厚,其燥濕、溫中之力皆強於草豆蔻。
2、瘧疾:本品芳香辟濁,溫脾燥濕,除痰截瘧。
用法用量
內服:煎服,3-6g。註意事項
陰虛血少者禁服。化學成分
含揮發油,油中含α-和β-蒎烯、1,8-桉油素、對-聚傘花素等。此外含淀粉、油脂及多種微量元素。藥理作用
本品所含的α-和β-蒎烯有鎮咳祛痰作用。1,8-桉油素有鎮痛、解熱、平喘等作用。β-蒎烯有較強的抗炎作用,並有抗真菌作用。大鼠口服香葉醇能抑制胃腸運動,小量口服有輕度利尿作用。相關論述
1、《飲膳正要》:“治心腹痛,止嘔,補胃,下氣。”
2、《本草綱目》引李杲雲:“溫脾胃,止嘔吐,治脾寒濕、寒痰;益真氣,消一切冷氣臌脹,化瘧母,消宿食,解酒毒、果積。兼辟瘴解瘟。”草果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多用於寒濕偏盛之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舌苔濁膩。常與吳茱萸、幹薑、砂仁、半夏等藥同用。
2、治瘧疾,多配常山、知母、檳榔等同用,如草果飲(《慈幼新書》)。
相關配伍
1、草果配檳榔:草果醒脾化濁,宣達伏邪而辟疫;檳榔利水化濕而行氣滯。兩藥伍用,化濕功效較好。適用於瘟疫或瘧疾邪伏膜原而表現憎寒化熱、胸悶嘔惡、頭痛煩躁等癥狀者。
2、草果配常山:草果辛溫祛寒,燥濕除痰截瘧;常山苦寒清熱除痰截瘧。兩藥相合,苦溫並用,既除寒熱,又化濕濁。適用於瘧疾反復發作,寒濕內阻,邪伏陰傷而表現胸脅痞滿、食欲不振、神疲肢倦、苔濁膩等癥狀者。
3、草果配知母:草果辛散溫通,溫中化濁,化濁截瘧;知母甘苦寒涼,清熱瀉火,滋陰潤燥。兩藥伍用,一寒一熱,相互制約,共奏和表裡除寒熱之功。適用於表裡不和,乍寒乍熱,寒熱往來以及瘧疾等。
4、草果配山楂:草果溫脾燥濕,消食化積;山楂消食導積,健脾和胃。兩藥伍用有消食導滯之功。適用於飲食積滯所致的脘腹脹痛,噯腐吞酸等。
鑒別用藥
1、生草果與薑草果:生草果辛溫燥烈,燥濕散寒作用較強,長於祛痰截瘧,散邪外出。常用於瘧疾、瘟疫初起,亦可用於寒濕困脾等。薑草果燥烈之性得以緩和,以溫中止嘔力勝,用於寒濕阻滯脾胃,脘腹脹滿,反胃嘔吐,亦用於瘧疾等。草果生用氣猛燥烈燥濕散寒之力甚強,但因其氣濁,臨床多用薑制,既可矯正不良氣味,又能增加溫中止嘔作用。
2、草豆蔻與草果:兩藥皆味辛性溫,主入脾、胃,均能燥濕溫中散寒,都可用治寒濕中阻所致的脘腹脹痛,嘔吐泄瀉,舌苔濁膩等。然草豆蔻氣味芳香而燥烈之性不及草果,又能溫胃止嘔,也可代替白豆蔻用於胃寒嘔吐之證。草果則具有特殊的臭氣和辣味,燥烈之性遠勝於草豆蔻。並能除痰截瘧,又可用於寒濕偏盛的瘧疾,以及山嵐瘴氣,穢濁濕邪所致的瘴瘧等。
3、常山與草果:二者均有燥濕祛痰,截瘧的作用。但常山性寒祛熱痰,截濕瘧;草果性溫祛寒痰寒濕,治瘴瘧。常山治瘧的有效成分是常山堿,其味苦辛寒,適用於熱瘧濕瘧;草果含揮發油,其性味辛溫,適用於痰飲痞滿,脘腹冷痛。草果尚能消食化積,治療食積;亦可止嘔補胃下氣。
藥膳食療
草果羊肉湯:
1、功效:溫中散寒、和中健脾。適用於脾胃虛寒之腹脹、腹痛等癥。
2、原材料:草果4個,羊肉200g,薏仁200g,鹽5g。
3、做法:選擇質量較好的薏仁,將薏仁用開水淘凈,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先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煮熟。將羊肉和草果洗凈,再一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水用武火熬煮大約20分鐘時間,然後將羊肉、草果撈起,將湯與薏仁合並,再用文火燉熬羊肉至熟透。將羊肉切成小塊,與草果一起放入薏仁湯內,加鹽少許,調勻,即可食用。
4、用法:佐餐食用。
草果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於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幹或低溫幹燥。炮制方法
1、草果仁:取原藥材,除去雜質。
2、薑草果仁:取凈草果仁加薑汁,充分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炒幹,取出放涼。每草果仁100kg,用生薑10kg或幹薑3kg。
3、煨草果仁:取凈草果用面做皮包好,置熱灰內煨至皮焦,或煨至皮微焦並有裂紋時,剝去外皮即可。
4、炒草果仁:取凈草果仁,置鍋內,用武火炒至外表黑褐色,發泡。有香氣時取出,篩去灰屑放涼。用時搗碎。或取凈草果仁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鼓起,取出放涼。用時搗碎。
草果保存方法
貯幹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幹燥處。草果藥材鑒別
鑒別
1、本品種子橫切面:假種皮薄壁細胞含淀粉粒。種皮表皮細胞棕色,長方形,壁較厚;下皮細胞1列,含黃色物;油細胞層為1列油細胞,類方形或長方形,切向42-162μm,徑向48-68μm,含黃色油滴;色素層為數列棕色細胞,皺縮。內種皮為1列柵狀厚壁細胞,棕紅色,內壁與側壁極厚,胞腔小,內含矽質塊。外胚乳細胞含淀粉粒和少數細小草酸鈣簇晶及方晶。內胚乳細胞含糊粉粒和淀粉粒。
2、取〔含量測定〕項下的揮發油,加乙醇制成每1ml含50μl的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桉油精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0μl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7: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C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藍色斑點。
藥材性狀
果實橢圓形,長2-4.5cm,直徑1-2.5cm,表面棕色或紅棕色,具3鈍棱及明顯的縱溝及棱線,先端有圓形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果柄或果柄痕,果皮堅韌,內分3室,每室含種子7-24粒,種子集結成團。種子多面形,直徑5-7mm,黃棕色或紅棕色,具灰白色膜質假種皮,中央有凹陷合點,較狹端腹面有圓窩狀種臍,種脊凹陷成1縱溝。氣芳香,味辛、辣。以個大、飽滿、色紅棕、氣味濃者為佳。
飲片性狀
1、草果仁:為不規則的多角形顆粒,參見“藥材”項。
2、薑草果仁:形如草果仁,色澤加深,鼓起,味辛辣。
3、煨草果仁:形如草果仁,微鼓起。
4、炒草果仁:形如草果仁,表面焦黃至棕褐色,鼓起。
草果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薑科砂仁屬植物草果。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2.5m。全株有辛辣氣味。莖基部膨大,直徑達6cm。葉2列,11-14枚,無葉柄,或上部葉有短柄;葉舌帶紫色,長1-2cm,膜質,被疏柔毛;葉鞘具條紋,葉舌及葉鞘邊緣近革質;葉片長圓狀披針形至卵形,長20-83cm,寬5-19cm,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無毛。花葶從莖基部抽出,長13-28cm;總花梗長4-13cm;鱗片闊卵形,長1-8cm;穗狀花序長9-15cm;苞片淡紅色,長圓形,長3.3-4cm,寬7-9mm,外面疏被短柔毛;小苞片管狀,長1.7-2cm,2淺裂;外被疏短柔毛;花淺橙色,長5.5-7cm;小花梗長不超過5mm;花萼長2.3-3cm,3齒裂,一側淺裂,近無毛或疏被短柔毛;花冠管長2.5-2.8cm,被短柔毛,裂片長圓形,長約2.3cm,寬約6mm,後方一枚兜狀,長約2.5cm,寬約1.5cm;唇瓣長圓狀倒卵形,長3-3.5cm,寬約1.6cm,邊緣多皺,中脈兩側各有一條紅色條紋;雄蕊長2-2.5cm,花絲長約1cm,花藥長1.3-1.5cm,藥隔附屬體長約5mm,具嚙蝕狀牙齒;花柱被疏短毛,柱頭漏鬥狀;子房無毛。蒴果成熟時暗紫色,近球形,長2.5-4.5cm,直徑2-2.5cm,幹時變橄欖形,黑褐色,先端具殘存的花被管,基部有短柄。種子多數。花期4-5月,果期8-9月。分佈區域
分佈於廣西和雲南南部地區。道地產區
主產於雲南、廣西、貴州等地。生長環境
生於溝邊林下。生長見習
喜溫暖濕潤氣候,怕熱,怕旱,怕霜凍。以在海拔1000-2000m,年平均溫度18-20℃,蔭蔽度50%-60%左右的林下或溪旁濕潤的山谷坡地,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繁殖方式
用種子繁殖和分株繁殖。栽培技術
1、種子繁殖:8-9月果實成熟果皮呈紫紅色時采收,剝去果皮,洗凈果肉,再用清水浸種10h左右,然後拌濕沙貯藏。8-11月播種,也可在翌年2-3月播種。條播,行距15cm,播深1.5-2cm,覆土蓋草淋水。播後約1個月出土,需搭蔭棚遮蔭,追施草木灰和腐熟的豬牛糞。經培育1-2年,苗高60-120cm,可出圃定植。在4月上旬,按行株距1.7m×2m,穴寬30cm,深15cm開穴,每穴栽苗1-2株,選陰雨天進行定植。
2、分株繁殖:選健壯母株帶芽的根莖分株,每叢有苗2-3株,種後填細土踏實,蓋草,淋水。
病蟲防治
病害有立枯病,為害幼苗,嚴重時成片死亡,可將病株拔除,周圍撤石灰粉,或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澆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