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脈綠絨蒿花
来源:74U閱讀網
細辛別名:少辛,小辛,細草,細條,綠須薑,獨葉草,金盆草,萬病草,臥龍丹,鈴鐺花,四兩麻,
細辛簡介:細辛,中藥名。為馬兜鈴科細辛屬植物北細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r.mandshurium(Maxim.)Kitag.、漢城細辛Asarum sieboldii Miq.var.seoulense Nakai或華細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根及根莖。前兩種習稱“遼細辛”。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竅,溫肺化飲的功效。主治風寒感冒,頭痛,牙痛,風濕痹痛,鼻淵,肺寒咳嗽。
細辛功效作用
功能
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竅,溫肺化飲。主治
1、風寒感冒:本品辛溫發散,芳香透達,長於解表散寒,祛風止痛,宜於外感風寒,頭身疼痛較甚者。
2、頭痛,牙痛,風濕痹痛:本品辛香走竄,宣泄鬱滯,上達巔頂,通利九竅,善於祛風散寒,且止痛之力頗強,尤宜於風寒性頭痛、牙痛、痹痛等多種寒痛證。
3、鼻淵:本品辛散溫通,芳香透達,散風邪,化濕濁,通鼻竅,常用治鼻淵等鼻科疾病之鼻塞、流涕、頭痛者,為治鼻淵之良藥。
4、肺寒咳喘:本品辛散溫通,外能發散風寒,內能溫肺化飲,常與散寒宣肺、溫化痰飲藥同用,以主治風寒咳喘證,或寒飲咳喘證。
5、西醫診為感冒、流行性感冒屬於風寒表證者,頭痛偏頭痛、牙周炎等見有表證者,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神經痛性肌萎縮癥、肩部粘連囊炎、滑膜炎及肌腱滑膜炎、其他無菌性骨壞死、痛風性關節炎等屬於風濕阻滯經絡者,急性鼻竇炎、慢性鼻竇炎見有風寒表證者,肺炎未明示病原體者、肺炎球菌性肺炎、肺氣腫、急性支氣管炎、病毒性肺炎、單純性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肺性心臟疾病等屬於寒飲停肺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g;散劑每次服0.5-1g。不良反應
1、大劑量細辛揮發油可使中樞神經系統先興奮後抑制,使隨意運動和呼吸減慢,反射消失,最後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2、細辛對於心肌有直接抑制作用,過量使用可引起心律失常。
3、中毒時主要表現為頭痛、嘔吐、煩躁、出汗、頸項強直、口渴、體溫及血壓升高、瞳孔輕度散大、面色潮紅等,如不及時治療,可迅速轉入痙攣狀態,牙關緊閉,角弓反張,意識不清,四肢抽搐,尿閉,最後死於呼吸麻痹。
4、細辛中毒的主要原因:
(1)直接吞服過大劑量的單方散劑。
(2)較大劑量入湯劑煎煮時間過短。
所以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的用法用量使用,方能保證用藥安全。
5、細辛中毒救治的一般療法為:早期催吐、洗胃;有痙攣、狂躁等癥狀時,可用安定或巴比妥鈉;尿閉時導尿或口服氫氯噻嗪。
禁忌
1、中藥配伍禁忌:反藜蘆。
2、中西藥配伍禁忌:
(1)與鎮靜藥、麻醉藥和血管擴張藥配伍應用時應註意用量不宜過大。
(2)不宜與降血壓藥同用,可能會抵消降壓效果。
(3)普萘洛爾可以阻斷細辛的興奮腎上腺能受體效應,故不宜同用。
註意事項
陰虛陽亢頭痛,肺燥傷陰幹咳者忌用。不宜與藜蘆同用。化學成分
本品含揮發油,其主要成分為甲基丁香油酚、細辛醚、黃樟醚等多種成分。另含N-異丁基十二碳四烯胺、消旋去甲烏藥堿、谷甾醇、豆甾醇等。
藥理作用
細辛揮發油、水及醇提取物分別具有解熱、抗炎、鎮靜、抗驚厥及局麻作用;大劑量揮發油可使中樞神經系統先興奮後抑制,顯示一定毒副作用。體外試驗對溶血性鏈球菌、痢疾桿菌及黃曲黴素的產生,均有抑制作用。華細辛醇浸劑可對抗嗎啡所致的呼吸抑制。所含消旋去甲烏藥堿有強心、擴張血管、松弛平滑肌、增強脂代謝及升高血糖等作用。所含黃樟醚毒性較強,系致癌物質,高溫易破壞。
毒理作用
細辛的毒性來源於所含的揮發油,因揮發油和去油水煎液相等劑量用於小鼠,揮發油組有70%死亡,去油水煎液無一死亡。揮發油的毒性作用主要在中樞,因對傢兔腦電、心電同步記錄研究資料表明,在中樞神經系統自發腦電廣泛消失的情況下,心律仍正常。細辛揮發油對蛙、小鼠、兔等均先呈興奮,隨後轉入抑制,使隨意運動及呼吸減慢,反射消失,最後因呼吸麻痹而死,心跳停止於呼吸之後。細辛揮發油中所含之黃樟醚系致癌物質,毒性較大,在大鼠飼料中混入此物,2年後28%大鼠發生肝癌。
相關論述
1、《神農本草經》:主咳逆,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濕痹痛,死肌。明目,利九竅。
2、《本草別說》:細辛若單用末,不可過半錢匕,多則氣悶塞,不通者死。
細辛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外感風寒,頭身疼痛較甚者,常與羌活、防風、白芷等祛風止痛藥同用,如九味羌活湯(《此事難知》);並宜於風寒感冒而見鼻塞流涕者,常配伍白芷、蒼耳子等藥。配麻黃、附子,可治陽虛外感,惡寒發熱、無汗、脈反沉者,如麻黃附子細辛湯(《傷寒論》)。
2、治少陰頭痛,足寒氣逆,脈象沉細者,常配伍獨活、川芎等藥,如獨活細辛湯(《癥因脈治》);用治外感風邪,偏正頭痛,常與川芎、白芷、羌活同用,如川芎茶調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若治痛則如破,脈微弦而緊的風冷頭痛,又當配伍川芎、麻黃、附子,如細辛散(《普濟方》)。
3、治風冷牙痛,可單用細辛或與白芷、蓽茇煎湯含漱;若胃火牙痛者,又當配伍生石膏、黃連、升麻等清胃瀉火藥;若齲齒牙痛者,可配殺蟲止痛之蜂房煎湯含漱。
4、治風寒濕痹,腰膝冷痛,細辛既散少陰腎經在裡之寒邪以通陽散結,又搜筋骨間的風濕而蠲痹止痛,故常配伍獨活、桑寄生、防風等,如獨活寄生湯(《備急千金要方》,簡稱《千金方》)。
5、治鼻淵等鼻科疾病之鼻塞、流涕、頭痛者,為治鼻淵之良藥,宜與白芷、蒼耳子、辛夷等散風寒、通鼻竅藥配伍。
6、治外感風寒,水飲內停之惡寒發熱,無汗,喘咳,痰多清稀者,常與麻黃、桂枝、幹薑等同用,如小青龍湯(《傷寒論》);若純系寒痰停飲射肺,咳嗽胸滿,氣逆喘急者,可配伍茯苓、幹薑、五味子等藥,如苓甘五味薑辛湯(《金匱要略》)。
相關配伍
1、細辛配石:細辛辛溫而善於散寒止痛;石膏辛甘大寒而善清冒熱。二藥伍用寒熱同用,用石膏制約細辛溫熱之性而取其止痛之功,清熱不鬱遏,發散不助熱,具有良好的清瀉冒火、止痛之功。適用於冒火上炎所致的牙痛。
2、細辛配川芎:細辛善於祛風散寒止痛,川芎善於活血行氣、祛風止痛,二者伍用,既能活血祛瘀,又能祛風止痛,風祛則營衛和,血行則風自滅,故既善治外感風寒之頭身疼痛,又適用於風寒濕濟、肢節瘩痛。
3、細辛配麻黃、黃苠:細辛辛散溫通,善於發散風寒,溫肺化飲;麻黃辛散苦泄,開宣肺氣,通調水、下輸膀胱以利水消腫;黃芪甘溫,補益脾肺,升陽益氣以利水消腫,三藥相合,上宣肺氣,中補牌氣,下通腎氣,扶正與祛邪並施,共賣溫陽化氣、利水消腫之功。適用於陽氣虛衰所致的水腫、小便不利。
4、細辛配附子,細辛外散風寒,內祛陰寒,溫通腎氣,開通諸竅;附子補火助陽,散寒止痛。二藥伍用,溫通宣散,既走騰胱經之表,又人腎經之裡,相得益彰,共奏補火助陽,散寒止痛,嵌化飲之功,適用於陽虛陰盛所致的胸痹心痛,以及陽虛繞飲咳喘。
5、細辛配茯苓:細辛辛溫,善於溫肺化飲;茯苓甘淡平,善於健脾利水滲濕。二藥伍用,溫化飲之功更著。適用於痰飲停肺所致的咳喘、炎多清稀、色白量多。
6、細辛配生地黃:細辛辛散溫通,散寒止痛,易傷陰助熱;與性味甘寒,滋陰清熱之生地黃配伍,寒熱相削,剛柔相濟,而有清熱止痛之功。適用於治療風火上攻所數的頭痛、牙痛等。
7、細辛配通草:細辛辛散溫通,祛風散寒止痛;通草體輕氣浮,善於通氣下乳者伍用,有通經活絡、散寒止痛、邇氣下乳之功,適用於寒凝脈絡所致的手足默冷、乳汁多種。
鑒別用藥
1、北細辛、華細辛與漢城細辛:中藥細辛以北細辛、華細辛與漢城細辛為道地藥材,此三類品種中揮發油含量軟高,分別約為3%、2.75%和1%,質量較優,臨床處方宜選用;部分地區以大花細辛、花葉細辛、圓葉細辛等同屬植物人藥,一般稱為土細辛,揮發油含量低,質量較差。
2、麻黃與細辛:麻黃、細辛均為辛溫解表,發散風寒常用藥,同可用治風寒感冒然麻黃辛開苦泄,重在宜發衛氣,開通理,透發毛竅,發汗解表,主散肺與鱗跳經風寒,為作用軟強的發汗解表藥,故主治風寒外束,肺氣庭實,毛竅閉塞,表實無汗的風塞感冒重證;還有宜肺平喘、利水消腫之功,可用於肺氣閉過的喘咳息促及風邪襲表、一身盡腫的風水水腫證。藥理研究表明,體現麻黃發汗解表作用的有效成分為麻黃揮發油,而所含麻黃堿、偽麻黃堿等生物堿則發揮宜肺平喘、利水消腫作用。細辛辛溫走竄,達表人裡,可散肺與足少陰腎經風寒,發汗不如麻黃,但散寒力勝,既治一般風寒感冒,尤善用於寒犯少陰,無汗惡寒、發熱脈沉之陽虛外感;其辛散溫通,長於通竅止痛、溫肺化飲,善治頭面諸竅疾患,風濕痹痛及肺有伴飲、喘咳胸滿等,體現其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溫肺化飲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為細辛揮發油。
3、附子與細辛:兩藥均味辛性溫熱,有毒,同歸心、腎經,均具散寒止痛之功,同可用治風塞濕痹,陽虛外感。然細辛辛溫,又歸肺經,有祛風散寒,通竅,溫肺化飲的作用,可用於治疔風塞感冒,頭痛,鼻淵,牙痛,寒痰停飲,氣逆喘咳,吹鼻取嚏,又有通關開竅醍神之功,用治閉證:附子又歸牌經,而有回陽敦逆,助陽補火的作用,用於亡陽證,為“回陽敦逆第一品藥”:又可用於虛塞性的陽宮冷,脘腹冷痛,泄瀉,水腫等。
4、幹薑與細辛:兩藥均味辛,歸肺經,均具有溫肺化飲的功效,同治寒飲咳喘幹樂辛熱燥烈,主人脾、冒經,為健運脾陽,溫中散寒的要藥;又人心、牌經,能通心陽以復脈,溫腎以回厥,大熱無毒,守而不走有良好的溫陽守中,回陽通脈之效,細辛辛溫而燥,又人腎經,具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之功,又可用於風寒表證,風寨頭痛,鼻塞鼻淵,牙痛痹痛等。
5、吳茱萸與細辛,兩藥均味辛性溫熱,有小毒,均可散寒止痛,用治頭痛,吳萊萸主人肝經,散肝經之寒邪,解肝氣之鬱滯,用治厥陰肝經兼頂頭痛,寒滯肝脈諸痛,又可燥濕助陽、疏肝下氣,治寨疝腹痛、肝冒不和嘔吐吞酸、寒濕腳氣腫痛、陽虛久瀉、脘腹冷痛、經寒痛經及月經不調等。細辛主人腎經,治少陰腎經頭痛及牙痛,澳痛;又可散塞解表,通竅,溫肺化飲,用治風寒感冒、陽虛外感,鼻淵頭痛,寒炎停飲,氣逆喘咳:吹鼻取噓,又有通關開竅醒神之功,治中惡、痰厥所致口噤氣塞、昏不知人、面色蒼白、牙關緊閉之閉證。
6、蓽茇與細辛:兩藥均味辛,歸腎經,均可治療牙痛、頭痛。但蓽芽溫散止痛之力佳,主要用於風冷牙痛。細辛辛溫香竄性烈,通竅散親止痛之力軟強,根據配伍的不同,可廣泛用於各種牙痛。芝又具有溫中散塞止痛的功效而用於睆腹冷痛,嘔吐泄瀉。細辛又有發散風寒,溫肺化飲之功而用於風寒表證,風寒頭痛,鼻三鼻淵,寒飲咳喘。
7、細辛與皂莢:兩者均味辛走竄而善通竅開閉,可用治痰涏壅盛,關竅閉阻之證,但皂英味臧能軟化膠結之費,有較強的祛導滯作用,故適用於頑阻肺,胸悶咳喘,咯不爽之證;兼有祛風殺蟲之功,又治皮、麻風等,細辛芳香透達,長於解表散寒,溫肺化飲,多用於風寒感冒,頭痛牙痛,風濕痹痛,鼻淵,肺寒咳喘。
8、細辛、羌活、白芷與藁本:四者皆為辛溫香燥之品,均能解表散塞,祛風止痛,且止痛作用較好,其中蕪活、白芷、薰本還能勝濕。四者都常用治風寒感冒或風寒挾濕的感冒,頭身疼痛較甚,風寒濕痹,肢節疼痛。因白芷、細辛氣味芳香,既能散風塞,又能通鼻竅,故風烹感冒而見鼻亮流涕者,白芷、細辛尤為適宜。同時白芷、細辛也常用於鼻淵等鼻科疾之鼻、流涕、頭痛者,為治鼻淵之良藥,羌活氣味雄烈,解表散寒,祛風勝濕,止痛作用較強。其治痹痛,因其善人足太陽膀胱經,以除頭項背之痛見長,故上半身風寒濕算、肩背肢節疼痛者尤為多用。白芷善入足陽明冒經,故陽明經頭額痛以及牙腫痛尤為多用,並能燥濕止帶、消腫排膿。又可用於寒濕帶下,瘡瘍腫毒。此外,白芷能祛風止癢,可用治皮膚風濕瘙癢。細辛辛香走竄,達表人裡,散塞之力較強,表寒、裡寒證均可使用。細辛又能溫肺化飲,也可用於陽虛外感,惡寒發熱、無汗、脈反沉者:少陰頭痛,偏正頭痛,牙痛;肺烹咳喘。本則性味俱升,上達頂,善治外感風寒、兼頂頭痛甚者。
相關藥品
欣芩顆粒、滴通鼻炎水、伊痛舒註射液、寬胸氣霧劑。相關方劑
麻黃附子細辛湯(《傷寒論》)、九味羌活湯(《此事難知》)、小青龍湯(《傷寒論》)、苓甘五味薑辛湯(《金匱要略》)、獨活寄生湯(《千金要方》)。
藥膳食療
細辛附子狗肉湯:
(1)功效:補腎助陽、化濁開竅,適用於老年耳聾,癥見聽力減退,語言的理解力下降,神情呆滯、腰酸膝冷、夜尿清長、形體虛胖、舌胖淡、苔白濁、脈遲弱。
(2)原材料:狗肉150g,細辛3g,熟附子9g,熟地18g,八角、茴香各6g。
(3)做法:狗肉洗凈、切塊。細辛、熟附子、熟地、八角、茴香分別用清水洗凈。起油鍋。下狗肉爆香。與其他用料一起放入砂煲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2-3小時,調味食用。
(4)用法:佐餐食用。
細辛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果熟期或初秋采挖,除去泥沙,陰幹。炮制方法
1、細辛: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搶水洗凈,稍潤,切段,晾幹。
2、蜜細辛:取煉蜜,用適量開水稀釋後,加入凈細辛段拌勻,悶透,用文火加熱。炒至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細辛段100kg,用蜜25kg。
細辛保存方法
貯幹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幹燥處,防潮。細辛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1、北細辛:常卷曲成團。根莖呈不規則圓柱形,長1-10cm,直徑2-4m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環節,節間長2-3mm。根細長,密生節上,長10-20cm,直徑約1mm;表面灰黃色;質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基生葉葉柄長,光滑,完整葉展平後呈卵狀心形或腎狀心形,先端急尖或鈍,基部深心形,長4-9cm,寬5-13cm。表面深綠色,上面脈上有毛,下面毛密,偶見花,紫褐色,半球狀,花被裂片由基部反折與花被管相貼。氣芳香,味辛辣,略有麻舌感。
2、華細辛:與北細辛相似,但根莖細長,長5-15cm,直徑1-3mm,節間長0.2-1cm;葉片較薄,心形。氣味較弱。
3、漢城細辛:與華細辛極相似,但通常葉背的毛較密,葉柄有毛。栽培品葉的毛疏密心化較大,不易與細辛區分。
飲片性狀
為不規則的段。根莖呈不規則圓柱形,具短分枝,切面黃白色或白色,周邊灰棕色,粗糙,有環形的節,有的分枝一端有碗狀的莖痕。根細密生節上,表面灰黃色,平滑或具縱皺紋,有須根及須根痕。質脆,易折斷。氣辛香,味辛辣、麻舌。
細辛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馬兜鈴科細辛屬植物北細辛、華細辛及漢城細辛。形態特征
1、北細辛:多年生草本。根莖橫走。葉卵狀心形或近腎形,長4-9cm,寬5-13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心形,上面脈上有毛,有時全體梳生短毛,下面毛較密;芽胞葉近圓形。花紫棕色,稀紫綠色;花梗長3-5cm,花期在頂部成直角彎曲,果期直立;花被管壺狀或半球狀,直徑約1cm,喉部稍縊縮,花被裂片三角狀卵形,長約7mm,寬約9mm,由基部向外反折,貼靠於花被管上;雄蕊著生於子房中部,花絲常較花藥稍短,藥隔不伸出;子房半下位或幾近上位,近球形,花柱6,先端2裂,柱頭側生。蒴果半球狀,直徑約12mm。花期5月,果期6-7月。
2、華細辛:多年生草本。根莖直立或橫走,節間長1-2cm。葉通常2枚,葉柄長8-18cm;芽胞葉腎圓形,邊緣疏被柔毛;葉片心形或卵狀心形,長4-11cm,寬4.5-13.5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深心形,上面疏生短毛。脈上較密,下面僅脈上被毛。花紫黑色;花梗長2-4cm;花被管鐘狀,直徑1-1.5cm,內壁有疏離縱行脊皺;花被裂片三角狀卵形,直立或近平展;雄蕊著生子房中部,花絲與花藥近等長或稍長,藥隔突出,短錐形;子房半下位或幾近上位,球狀,花柱6,較短,先端2裂,柱頭側生。蒴果近球狀,直徑約1.5cm。花期4-5月。
3、漢城細辛:本變型與細辛相似,但葉片背面密生短毛,葉柄被疏毛,可以區別。
分佈區域
1、北細辛:分佈於東北及山西、山東、河南及陜西等地。
2、華細辛:分佈於陜西、山東、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3、漢城細辛:分佈於遼寧。
道地產區
主產於東北地區;華細辛主產於陜西、河南、山東、浙江等省。生長環境
1、細辛:生於林下坡地或山溝陰濕而肥沃的地上。
2、華細辛:生於林下陰濕腐殖質土中。
3、漢城細辛:生於林下及山溝陰濕地。
生長見習
喜冷涼、陰濕環境,耐嚴寒,宜在富含腐殖質的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長,忌強光與幹旱。易積水的粘重土壤及澇窪地均不宜栽培。繁殖方式
種子繁殖為主,也可分根繁殖。栽培技術
1、種子繁殖:夏播,6月上、中旬采果實,置室內堆放1-2d,待果實變軟後,去掉果皮,淘洗種子,及時播種。切勿幹燥貯藏。或短期沙藏,於7月份播種,條播或穴播。條播按行距10-12cm,播幅4-5cm,每行播120-150粒,1h㎡用籽約60kg。播後2-3年可移栽。
2、分根繁殖:將根狀莖頂部留4-5cm,並保證有2-3個芽胞。保留根條。栽植時按行株距30cm×20cm開穴。每穴栽2-3段根狀莖。
病蟲防治
1、菌核病、疫病等:應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原則,出苗前用1%硫酸銅消毒畦面。早春開花發病時可用多菌靈∶代森銨∶水(1∶1∶200)2-4kg/㎡灌根。
2、細辛鳳蝶:可用敵百蟲做毒餌或葉面噴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