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葉
来源:74U閱讀網
熊尾草別名:兩廣直管花,雜發直管草,當芽,山薄荷,蛇頭花,
熊尾草簡介:熊尾草,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石生雞腳參Orthosiphonmarmoritis(Hance)Dunn的全草。分佈於廣東、廣西。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於口舌生瘡,毒蛇咬傷。
熊尾草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主治
用於口舌生瘡,毒蛇咬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敷。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用於炎癥,咽喉痛。”熊尾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幹。熊尾草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唇形科植物石生雞腳參。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具分枝,分枝纖細,莖、枝四稜形,具淺槽及條紋,被腺短硬毛,節間比葉短許多。葉卵形至闊卵形,長2-5厘米,寬1.2-3.8厘米,先端近急尖,基部楔形或闊楔形,邊緣具圓齒狀鋸齒,近基部全緣,紙質,上面欖綠色,下面較淡,兩面被短硬毛及金色腺點,側脈4-5對,弧形,與中脈在兩面微隆起,平行網脈下面多少顯著;葉柄長1.8-2.8厘米,扁平,被短硬毛。輪傘花序具4-6花,組成疏而纖細的總狀花序;苞片小,卵圓形,長2.5毫米,寬1.5毫米,先端短漸尖,具5條縱脈,下面被短硬毛,上面無毛,具小緣毛;花梗細瘦,花時長2.5-3毫米,果時伸長,長達5毫米,與序軸密被腺短柔毛。花萼玫紅色,寬管狀,長約6.5毫米,寬約1.5毫米,外面被短硬毛,具脈,內面無毛,二唇形,上唇寬圓形,邊緣下延,下唇具4齒,前2齒鉆形,側2齒三角形,先端均刺狀,前2齒較側2齒長近一倍,果時花萼增大,長近1厘米,微向上彎,堅硬,脈紋明顯,上唇外反。花冠白色,長約1.5厘米,外被微柔毛及腺點,內無毛環,冠筒狹,微彎,基部寬不及1毫米,自中部以上漸寬,至喉部寬約2.5毫米,冠簷二唇形,上唇長約1.5毫米,寬大,具4圓裂片,下唇倒卵狀匙形,長3毫米,寬2.5毫米,全緣,內凹。雄蕊4,微露出,前對稍長,花絲分離,花藥匯合成1室。花柱與雄蕊近相等,先端頭狀,微凹。花盤前方膨大。小堅果近三棱狀卵珠形,銹色,具小疣,無毛。花期7-8月,果期8月以後。分佈區域
分佈於廣東、廣西。生長環境
生於陰處巖石山地或路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