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醫療 > 疾病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百科

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anemia,AA)是一種物理、化學、生物或不明因素作用使骨髓造血幹細胞和骨髓微環境嚴重受損,造成骨髓造血功能減低或衰竭的疾病.以全血細胞減少為主要表現的一組綜合征.據國內21省(市)自治區的調查,年發病率為0.74/10萬人口,明顯低於白血病的發病率;慢性再障發病率為0.60/10萬人口,急性再障為0.14/10萬人口;各年齡組均可發病,但以青壯年多見;男性發病率略高於女性.

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病因

藥物因素(40%):

和劑量有關,系藥物毒性作用,達到一定劑量就會引起骨髓抑制,一般是可逆的,如各種抗腫瘤藥,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如阿糖胞苷和甲氨蝶呤等主要作用於容易分裂的較成熟的多能幹細胞,因此發生全血細胞減少時,骨髓仍保留一定量的多能幹細胞,停藥後再障可以恢復.

環境因素(20%):

在工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人們與苯(C6H6)及其衍生物有廣泛的接觸機會,苯具有揮發性,易被吸入人體,在接觸苯的人員中血液學異常者較常見,其中:貧血占48%,巨大紅細胞增多占47%,血小板減少占33%,白細胞減少占15%,在工作環境較差的制鞋工人中,全血細胞減少占2.7%,嚴重苯中毒可致再障.

病毒性肝炎(10%):

1955年Lorenz報道首例病毒性肝炎相關性再障(HAAA),一般認為病毒性肝炎患者中HAAA的發生率為0.05%~0.9%,在再障患者中的構成比為3.2%~23.9%,80%的HAAA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少數為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Hagler將HAAA分為兩型.HAAA的發生與肝炎病毒對造血幹細胞的直接抑制作用有關,病毒介導的自身免疫異常或產生抗幹細胞抗體,病毒損傷骨髓微環境,肝臟解毒功能減退等,在HAAA發病過程中也起一定作用.

職業因素(10%):

放射線誘發的骨髓衰竭是非隨機的,具有劑量依賴性,並與組織特異的敏感性有關,造血組織對放射線較敏感,致死或亞致死劑量(4.5~10Gy)的全身照射可發生致死性的急性再障,而極少引起慢性再障,在日本原子彈爆炸幸存者中僅幾例發展為遲發的再障,大劑量局部照射也可引起骨髓微環境嚴重損傷,這種照射劑量大大超過瞭祖細胞的致死劑量,長期接觸小劑量外部照射,如放射科醫師或體內留置鐳或釷的患者可發生慢性再障.

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癥狀

再障的臨床表現為貧血、出血及感染.我國學者把再障分為急性和慢性.

1、急性型

發病急,病情重,進展迅速.

[1)貧血:多呈進行性加重,蒼白、乏力、頭昏、心悸和氣短等癥狀明顯.

{2)感染:多數患者有發熱,體溫在38度以上,個別患者自發病到死亡均處於難以控制的的高溫之中.以呼吸道感染最為常見,其他有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皮膚感染等.感染的菌種以革蘭氏陰性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真菌為主,常合並敗血癥.

{3)出血:均有程度不同的皮膚粘膜及內臟出血.皮膚出血表現為出血點或大片的瘀斑,口腔粘膜有小血泡;可有鼻衄、齦血、眼結合膜出血等.所有臟器都可有出血,但隻有開口於外部的臟器出血才能為臨床所查知.臨床上可見嘔血、便血、尿血,女性有陰道出血,其次為眼底出血和顱內出血,後者常危及患者生命.出血部位由少增多,有潛表轉為內臟,常預兆會有更嚴重的出血.

2、慢性型

起病和進展較緩慢,病情較急性型輕.

⑴、貧血:慢性過程,常見蒼白,乏力、頭昏、心悸、活動後氣短等.經輸血癥狀改善,但維持時間不長.

⑵、感染:高熱比急性型少見,感染相對容易控制.

⑶、出血:出血傾向較輕,以皮膚出血為主,內臟出血少見.久治無效的晚期病人有發生腦出血者.此時,病人可出現劇烈的頭痛和嘔吐.

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檢查

(一)血象

呈全血細胞減少,貧血屬正常細胞型,亦可呈輕度大紅細胞,紅細胞輕度大小不一,但無明顯畸形及多染現象,一般無幼紅細胞出現,網織紅細胞顯著減少,少數病例早期可僅有一系或二系細胞減少,貧血較重,以重度貧血(Hb30~60g/L)為主,多為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少數為輕,中度大細胞性貧血,紅細胞形態無明顯異常,網織紅細胞絕對值減少,急性再障網織紅細胞比例小於1%,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絕對值減少,其中中性粒細胞減少尤明顯,急性再障均低於0.5×109/L,血小板不僅數量少,而且形態較小,可致出血時延長,血管脆性增加,血塊回縮不良,急性再障血小板常低於10×109/L.

(二)骨髓象

急性型呈多部位增生減低或重度減低,三系造血細胞明顯減少,尤其是巨核細胞和幼紅細胞;非造血細胞增多,尤為淋巴細胞增多,慢性型不同部位穿刺所得骨髓象很不一致,可從增生不良到增生象,但至少要有一個部位增生不良;如增生良好,晚幼紅細胞(炭核)比例常增多,其核不規則分葉狀,呈現脫核障礙,但巨核細胞明顯減少,骨髓塗片肉眼觀察油滴增多,骨髓小粒鏡檢非造血細胞和脂肪細胞增多,一般在60%以上.

(三)骨髓活組織檢查和放射性核素骨髓掃描

由於骨髓塗片易受周圍血液稀釋的影響,有時一,二次塗片檢查是難以正確反映造血情況,而骨髓活組織檢查對估計增生情況優於塗片,可提高診斷正確性,硫化99m锝或氯化111銦全身骨髓γ照相可反映全身功能性骨髓的分佈,再障時在正常骨髓部位的放射性攝取低下甚至消失,因此可以間接反映造血組織減少的程度和部位.

(四)其他檢查

造血祖細胞培養不僅有助於診斷,而且有助於檢出有無抑制性淋巴細胞或血清中有無抑制因子,成熟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活力增高,血清溶菌酶活力減低,抗堿血紅蛋白量增多,染色體檢查除Fanconi貧血染色體畸變較多外,一般再障屬正常,如有核型異常須除外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1.骨髓超微結構

慢性再障紅系顯示明顯病態造血,幼稚紅細胞膜呈菊花樣改變,細胞質有較多空泡,核膜間腔擴張,異形紅細胞明顯增多占90%左右,上述改變在急性再障少見.

2.造血祖細胞培養

粒,單核系祖細胞(CFU-GM),紅系祖細胞(BFU-E,CFU-E)及巨核系祖細胞(CFU-Meg)均減少,急性再障成纖維祖細胞(CFU-F)亦減少,慢性再障半數正常,半數減少,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N-ALP)再障中性粒細胞生成存在質的異常,致骨髓及外周血N-ALP顯著增高,病情改善後N-ALP可恢復正常.

3.造血生長因子(HGF)

急性再障無明顯增高,慢性再障血清粒細胞或粒-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GM-CSF)增加,患者尿及血漿紅細胞生成素水平顯著增高,可達正常的500~1000倍,鐵代謝,血清鐵結合蛋白飽和度增加,血漿59Fe清除時間延長,骨髓對59Fe攝入減少,紅系轉鐵蛋白攝入量低於正常,鐵摻入循環紅細胞量也減少,患者因常需輸血(每400ml紅細胞含鐵200~250mg)故鐵攝入量增加,而排鐵無相應增加,24h尿鐵僅1mg,致血清鐵,骨髓細胞內外鐵,肝脾等臟器儲存鐵均增加.

4.紅細胞內遊離原卟啉(FEP)

急性再障因骨髓嚴重受損,紅細胞內遊離原卟啉利用較少,可輕度增高,慢性再障可能由於血紅素生化合成障礙致FEP明顯增加.

5.紅細胞膜變異

紅細胞膜蛋白組分電泳分析顯示再障帶4.2蛋白減少,帶5及4.1蛋白明顯增多,與紅細胞膜的完整性與變形性有關.

6.紅細胞生存期及其破壞部位

用51Cr標記紅細胞檢測慢性再障紅細胞外表半生存時間,縮短者占61%,脾定位指數增高者占48%,脾死亡指數增高者占26%,對選擇脾切除和估計療效有重要意義.

7.免疫功能

急性再障SK-SD及OT試驗反應均顯著減低,慢性再障輕度減低,急性再障T細胞絕對值明顯減低,早期及成熟B細胞數明顯減低,淋巴細胞對ConA刺激轉化率減低,對PHA轉化反應偏低,3H-TdR摻入明顯減低,說明急性再障T及B細胞都嚴重受累,提示全能造血幹細胞受損,慢性再障T細胞數正常,早期及成熟B細胞數減低,淋巴細胞對ConA及PHA刺激轉化反應率增高,3H-TdR摻入輕度減低,說明慢性再障主要是B細胞受累,損害主要在髓系祖細胞階段.

再生障礙性貧血預防

一、預防

預防常識:

再生障礙性貧血,可由於化學、物理或生物因素對骨髓毒性作用所引起.因此在有關的工農業生產中,要嚴格執行勞動防護措施,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防止有害的化學和放射性物質污染周圍環境.本病患者機體抵抗力較低,因此要重視個人和環境的清潔衛生.一旦感染發生,應及早到醫院診治.輸血對本病是一種支援手段,但不應濫用.為防止血色病,一般血紅蛋白在6g/L以上不宜輸血.目前對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主要用雄性激素治療,中藥對部分病人有效,對急重癥再障可行異體骨髓移植或用於抗淋巴細胞球蛋白.

東北村  捕鴿崖  康河  感覺發生  透水  曲一  坡河  喻體  無底洞  法理學  源泉  綱紀  相聲晚會  拍雜志  珍本  南坎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