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病
来源:74U閱讀網
毛囊炎
毛囊炎百科
毛囊炎(folliculitis)系化膿性球菌侵犯毛囊口周圍,局限於毛囊上部的炎癥,分為化膿性與非化膿性兩種,多見於免疫力低下者或糖尿病患者,好發於頭部、項部.毛囊炎初起為紅色充實性丘疹,以後迅速發展成丘疹性膿瘡,繼而幹燥、結痂,痂脫不留痕跡.皮疹數目多,但不融合,自覺瘙癢或輕度疼痛.祖國醫學對本病早有記載.生於項後發際部位者稱“發際瘡";生於下頜部者稱“羊須瘡"、“須瘡"、“燕窩瘡";發於眉間者稱“眉戀瘡";發於臀部者稱“坐板瘡"等.
毛囊炎
毛囊炎病因
病因及發病機制
現代醫學認為,引起毛囊炎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偶有表皮葡萄球菌、鏈球菌、假單孢菌屬和類大腸桿菌.毛發的牽拉、摩擦、搔抓引起的損傷,皮膚的浸漬,局部蜜封包紮及應用皮質激素等是引起毛囊炎的誘因.主要發生於免疫力低下或糖尿病患者,多因抓搔,皮膚受損,病原菌乘機入侵毛囊,而引起炎癥.或與職業,或與某些治療因素有關.經常接觸焦油類物質,或長期應用焦油類物質或皮質類固醇激素藥物,以及皮膚經常接受磨擦等刺激,均為本病的誘發因素.
中醫學認為,毛囊炎的病因多是濕熱內蘊,外受熱邪,熏蒸肺系,蘊結肌膚,鬱久化熱,熱盛肉腐成膿,膿毒流竄,相互貫通,發為本病.或素體虛弱,衛外不固,外感熱毒;或因皮膚不潔,復遭風毒侵襲,風外搏結所致.
毛囊炎
毛囊炎癥狀
臨床表現
多見於成年人.基本損害呈與毛囊一致的紅色丘疹,其中心有毛發貫穿,頂端迅速化膿形成膿點,周圍繞以紅暈.以後排出少量膿液,幹燥結痂.愈後不留痕跡或有淺表疤痕,自覺瘙癢.頭部毛囊炎會刺激發根引起劇烈疼痛.好發於有毛發及易受摩探部位,特別是頭皮、後頸及背部,經常接觸油脂或瀝青的工人,則四肢常受累.易復發,一般愈後不留瘢痕.反覆發作者,稱復發性毛囊炎.易發生在瘙癢性皮膚病基礎上.
毛囊炎
毛囊炎檢查
診斷
根據典型皮疹容易診斷,但應註意是否有基礎疾病,比如糖尿病.
鑒別診斷
本病應與尋常性痤瘡鑒別,後者見於青春期,慣發於顏面、上胸背部,有黑頭損害.
毛囊炎預防
預防
1.生活規律,註意休息,放松心情,減少壓力,努力提高睡眠質量;
2.少吃辛辣、肥膩或含糖量過高的飲食;多食蔬菜、水果,增加維生素,保持大便暢通.
3.註意清潔,對於頭部毛囊炎,洗頭時不要用力搔抓,洗頭也不要過勤,每周3-4次為宜;
4.積極鍛煉身體,提高身體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