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鈴花
来源:74U閱讀網
川烏別名:烏頭,烏喙,奚毒,即子,雞毒,毒公,耿子,川烏頭,
川烏簡介:川烏,中藥名。為毛茛科烏頭屬植物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幹燥母根。具有祛風除濕,溫經,散寒止痛的功效。主治風寒濕痹,關節疼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跌打瘀痛,陰疽腫毒。並可用於麻醉止痛。
川烏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除濕,溫經,散寒止痛。主治
1、風寒濕痹,骨節疼痛:烏頭性燥熱而擅於止痛,故寒濕盛而痛甚者,尤為適用。
2、中風癱瘓,口眼㖞斜:烏頭可與活血祛瘀的當歸、五靈脂同用。
3、頭風頭痛、偏頭痛:外感風寒,惡風頭痛,及新久頭風,烏頭常與川芎、細辛、白芷、薄荷等同用,以祛風散寒止痛。
4、陰寒內盛,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烏頭與幹薑、附子、蜀椒相伍,峻逐陰邪,溫經止痛。
5、治癰疽腫毒,多作外用。
6、用於外科術前麻醉止痛。
7、治筋骨折傷,瘀腫疼痛,常與自然銅、地龍、烏藥等同用,以散瘀止痛。
8、西醫診為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屬風寒濕閉阻經絡者,冠心病、心絞痛屬寒濕閉阻者以及軟組織損傷屬瘀血阻絡者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研末,1-2g;或入丸、散。內服須炮制後用;入湯劑應先煎1-2h,以減低其毒性。外用:適量,研末撤或調敷。不良反應
1、烏頭服用不當可引起中毒,其癥狀為口舌、四肢及全身麻木,流涎,惡心,嘔吐,腹瀉,頭昏,眼花,口幹,脈搏減緩,呼吸困難,手足搐搦,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血壓及體溫下降,心律紊亂,室性期前收縮和竇房停搏等。中毒嚴重者,可死於循環、呼吸衰竭及嚴重心律紊亂。
2、中毒原因多因誤服、過量,或用生品不經久煮、服生品藥酒、配伍不當等。
3、中毒早期應催吐、導瀉,或高位灌腸,並補液和註射阿托品。重癥者,加大劑量和縮短間隔時間,或同時服用金銀花、甘草、綠豆、生薑、黑豆等。如出現頻發早搏或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可用利多卡因、普魯卡因等。輕度中毒者,可用綠豆60克,黃連6克,甘草15克,生薑15克,紅糖適量,水煎後鼻飼或口服。
禁忌
1、中藥配伍禁忌:遠志、莽草為之使;反貝母、白蘞、白及、半夏、瓜蔞;惡藜蘆;麻黃可加劇烏頭的毒性反應。
2、中西藥配伍禁忌:
(1)不宜與碘離子制劑、硫酸亞鐵等重金屬制劑及酶制劑同用,可以產生沉淀。
(2)不宜與碳酸氫鈉等堿性較強的西藥合用,會影響其溶解度,妨礙吸收。
(3)烏頭含有一定量的生物堿,與西藥生物堿類藥物(如阿托品、氨茶堿、咖啡因等)聯合應用,可使藥物毒性增加,容易造成藥物中毒。
(4)烏頭所含烏頭堿可以增加腎上腺素對心肌的直接作用,兩者同用可產生室性自搏心律或結性心律。
3、飲食禁忌:
(1)反河豚。
(2)忌飲酒,因川烏酒浸、酒煎易致中毒。
(3)忌食豆鼓汁或黑豆。
(4)不宜與咖啡同用,烏頭含有生物堿,與咖啡因聯合應用,會使藥物毒性增加,容易造成中毒。
註意事項
1、陰虛陽盛,熱證疼痛及孕婦禁服。反半夏、栝樓、天花粉、川貝母、浙貝母、白蘞、白及。酒浸、酒煎服,易致中毒、應慎服。
2、烏頭服用不當可引起中毒,其癥狀為口舌、四肢及全身麻木,流涎,惡心,嘔吐,腹瀉,頭昏,眼花,口幹,脈搏減緩,呼吸困難、手足搐搦,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血壓及體溫下降,心律紊亂,室性期前收縮和竇房停搏等。中毒嚴重者,可死於循環、呼吸衰竭及嚴重的心律紊亂。
化學成分
塊根(母根)含烏頭堿、次烏頭堿、中烏頭堿、塔拉胺、消旋去甲基衡州烏藥堿、異塔拉定、新烏寧堿、準噶爾烏頭堿、附子寧堿、去甲豬毛菜堿、異飛燕草堿、苯甲酰中烏頭堿、多根烏頭堿、森佈星A、森佈星B、14-乙酰塔拉胺、脂烏頭堿、脂次烏頭堿、脂去氧烏頭堿、脂中烏頭堿、北草烏堿、川附寧、3-去氧烏頭堿、惰堿、荷克佈星A及B、尿嘧啶、烏頭多糖A、B、C、D。
藥理作用
1、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強心,劑量加大可致心律失常,舒張血管,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
2、對免疫系統的影響:抑制免疫功能,抗腫瘤。
3、此外,川烏還有一定的鎮痛、麻醉、抗炎、興奮垂體、神經肌肉阻斷作用及降血糖、耐缺氧、抑制呼吸中樞作用。
毒理作用
生川烏煎劑小鼠灌服的LD50為18.0±0.034g/kg。傢兔每日灌服生川烏煎劑17.27g/kg,連續15d,未見明顯毒性反應。烏頭堿人口服致死量約為2-5mg,小鼠皮下註射LD50為0.32mg/kg,中烏頭堿小鼠皮下註射的致死量為0.3-0.5mg/kg。烏頭堿、中烏頭堿和次烏頭堿沸水或稀酸加熱水解成為苯甲酰烏頭原堿,毒性減少,最後水解為烏頭原堿、中烏頭原堿和次烏頭原堿,毒性為原來的1/150-1/1000。
相關論述
1、《本經》:“主中風,惡風洗洗出汗,除寒濕痹,咳逆上氣,破積聚寒熱。”
2、《別錄》:“烏頭,消胸上痰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臍間痛,肩胛痛不可俯仰,目中痛不可久梘,又墮胎。”“烏喙,主風濕,丈夫腎濕陰囊癢,寒熱歷節掣引腰痛,不能行步,癰腫膿結。又墮胎。”
3、《珍珠囊》:“祛寒濕風痹、血痹。”
4、《醫學啟源》:“療風痹半身不遂,引經藥也。《主治秘要》雲:其用有六:除集疾一也;去心下堅痞二也;溫養臟腑三也;治諸風四也;破積聚滯氣五也;治感寒腹痛六也。”
5、《綱目》:“助陽退陰,功同附子而稍緩。”
6、《本經逢原》:“陰疽久不潰者,潰久瘡寒,歹肉不斂者,並宜少加以通血脈。”
川烏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歷節疼痛,不可屈伸,配麻黃、芍藥、黃芪等同用,以祛風散寒,宣痹止痛,如《金匱要略》烏頭湯。
2、治寒濕瘀血留滯經絡,肢體筋脈攣痛,關節屈伸不利,日久不愈者,配草烏、地龍、乳香等同用,以散寒除濕,通絡止痛,如《局方》活絡丹(小活絡丹)。
3、治風寒濕痹而見氣虛血凝,手足拘攣者,可在祛風除濕、散寒止痛藥中,配以補氣活血之品,如《張氏醫通》改定三痹湯,以川烏與防風、細辛、黃芪、當歸等配合應用。
4、治寒濕外侵,血氣不運,手足麻痹、疼痛或癱瘓等癥,配活血祛風之威靈仙、五靈脂為末,醋糊為丸內服,如《普濟方》仙桃丸。並可用治打撲損傷瘀痛。
5、治風濕、扭傷等關節肌肉疼痛的傷濕止痛膏,即以本品與草烏、馬錢子等為主藥配制而成。
6、治中風癱瘓,口眼㖞斜,配活血祛瘀的當歸、五靈脂同用,如《醫林類證集要》四生丸。
7、治外感風寒,惡風頭痛,及新久頭風,配川芎、細辛、白芷、薄荷等同用,以祛風散寒止痛,如《局方》通關散;或配細辛、茶葉同用,如《備急灸法》烏辛茶;或配天南星、生薑等同用,如《百一選方》頭風方;均有增強止痛的作用。
8、治陰寒內盛,心痛徹背、背痛徹心,配幹薑、附子、蜀椒相伍,峻逐陰邪,溫經止痛,如《金匱要略》烏頭赤石脂丸。
9、治寒疝腹痛肢冷,配白蜜煎湯服;若兼手足不仁,身疼者,更配桂枝湯以溫經散寒,如《金匱要略》大烏頭煎、烏頭桂枝湯。
10、治惡毒腫痛,久不出頭,配木鱉子水磨外塗能消腫潰堅,如《瘍醫大全》代針散;若惡瘡膿水不快者,配五靈脂、全蠍等研末外摻,以活血排膿,如《外科集驗方》追毒散。
11、治癰疽腫毒,配黃柏為末,調塗患處,如《僧深集方》。
12、用於外科術前麻醉止痛,配鬧洋花、蟾酥、川椒、半夏等,如《金鑒》瓊酥散。
13、治筋骨折傷,瘀腫疼痛,配自然銅、地龍、烏藥等,以散瘀止痛,如《跌損妙方》回生續命丹。
14、治牙痛,以附子研末為丸,以綿裹,於痛處咬之,如《聖惠方》烏頭丸。
相關配伍
1、制川烏配麻黃:烏頭善疏通痼陰冱寒,祛風寒濕,止痹痛;麻黃發散風寒,通調血脈。兩藥辛散宣通,徹裡徹外,徹外為主,合用相得益彰。適用於寒濕痹痛,疼痛劇烈,遇寒更甚,局部不溫。
2、制川烏配羌活:羌活氣味雄烈,善散肌腠風寒濕邪,合川烏能疏涸陰,破冱寒,疏利迅速,開通甚捷,可祛表裡寒濕而能蠲痹止痛。適用於小兒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證屬熱痹,發熱壯盛,煩悶口渴,但舌苔白潤,未轉黃燥,脈浮未去者。
3、制川烏配當歸:川烏藥性剛燥而烈;當歸藥性較柔潤。兩藥配伍,則養血活血與逐風寒濕邪並用,相輔相成,溫而不燥,養而能通。適用於風寒濕痹,風寒頭痛日久不愈者。
4、制川烏配白附子:白附子祛風痰,溫通經絡;川烏散寒濕,溫經止痛,祛風痰。合用有散寒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適用於慢性關節腫脹不仁,疼痛,屈伸不利等。
5、制川烏配生石膏:川烏辛散,疏利開通,溫經止痛,解外鬱之寒;石膏辛寒,清解宣透,除裡結之熱。兩藥寒熱合用,疏通清透並施。適用於表裡寒熱互結之痹痛,證與寒濕痹痛相似,但有舌紅苔黃便幹,脈有力等實熱內鬱之象;外寒鬱遏,裡熱上擾,或胃火上沖所致的劇烈頭痛。
鑒別用藥
1、生川烏與制川烏:生川烏有大毒,少量服用即可中毒,甚至引起死亡,故一般不予內服,多外用,以祛寒止痛為主,可用治風寒客於經脈,腰腳冷痛,活動不利;寒邪凝滯,陽氣被遏,頭痛日久不愈以及風毒侵入肌膚,生成疥癬,刺癢難忍等。也用於麻醉癌癥止痛等方面。因其毒性峻猛,臨床應用宜慎重。制川烏為生川烏經蒸或煮法炮制後而成,毒性大為降低,但藥效並未明顯減小。臨床應用仍以祛寒止痛為主,內服仍需先煎常用治風寒濕痹,肢節攣痛不利;中風後口眼歪斜,語言蹇澀,手足不遂;寒邪壅滯,寒疝腹痛,手足厥冷等。
2、川烏與威靈仙:兩藥均為祛風除濕的常用藥,功能祛風除濕,通絡止痛。但川烏味辛苦,性熱,有大毒,溫裡散寒作用較強,長於祛在裡之寒濕,也可散在表之風邪,最善除寒濕,引經,散風邪。故寒濕痹證日久,關節疼痛不可屈伸、中風手足不仁、痹證筋脈攣痛常用之。因川烏辛熱之性甚強,其性善破諸積冷毒,能溫裡散寒止痛,其功遠勝它藥。凡心腹冷痛、寒疝腹痛、胸痹心痛等均可用之。威靈仙性猛善行,能通行十二經脈,祛風除濕,無問上下新久,既可除在表之風,又能化在裡之濕,使經絡通達,故為治療風濕痹痛之要藥。凡風濕痹證,肢體關節麻木疼痛,不分上下,均可用之。又取其溫通走竄,通絡止痛之性,治療跌打損傷,外傷腫痛。此外,其味咸,既能軟堅散結,又可消癥瘕,消除骨鯁。
相關藥品
風濕骨痛丸(膠囊)、寒溫痹丸(天麻祛風丸)、復方小活絡丸、追風藥酒、寒濕痹顆粒(片)。相關方劑
小活絡丹(《和劑局方》)、川烏散(《普濟方》)、烏頭湯(《金匱要略》)。
川烏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根、須根及泥沙,曬幹。炮制方法
1、生川烏: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殘莖,洗凈,撈出,幹燥。
2、制川烏:
(1)煨、煮或蒸制:取川烏頭,大小個分開,用水浸泡全內無幹心,取出,置鍋內,加水煮沸4-6h或置蒸籠內蒸6-8h,至取大個及實心者切開內無白心,口嘗微有麻舌感時,取出,
晾至六成幹,切厚片,幹燥。
(2)黑豆制:先取凈黑豆煮至膨脹,再將浸透的川烏倒入鍋內,同煮至熟透為度。每川烏100kg,用黑豆10kg。
(3)甘草、黑豆制:取泡至稍有麻舌感的川烏,與黑豆、甘草湯共煮至內無白心、無麻辣味時,出鍋,曬至六七成幹,悶潤後切片,幹燥。每川烏100kg,用黑豆10kg,甘草5kg。
(4)生薑、甘草、皂角煮:取川烏揀去雜質,大小個分開浸泡,春冬3-4d,夏秋2-3d,每日換水1-2次,撈出。另取生薑、皂角、甘草搗碎,與川烏共傾入鍋中加熱煮沸(約2h),至透心為度,取出,除去輔料,晾至七成幹,切2-3mm厚片,曬幹或烘幹,篩去灰屑。每生川烏100kg,用生薑10kg,皂角3kg,甘草5kg。
(5)黑豆、甘草、白礬煮:取泡至微有麻辣感的川烏,與黑豆、甘草、白礬湯共煮至內無白心,取出,微晾,切1.5mm厚片子,晾幹。每川烏100kg,用甘草5kg,黑豆10kg,白礬2kg。
(6)甘草、黑豆、生薑煮:將泡透心的川烏頭與甘草、黑豆、生薑共煮,至內無白心,口嘗微有麻舌感時取出,晾至六成幹,悶潤切片,幹燥。每川烏100kg,用甘草5kg,黑豆10kg,生薑10kg。
(7)甘草、銀花制:將銀花煎湯去渣,再與泡煮過的川烏同煮,用大火煮至內無白心,晾6成幹,悶2-3d至透,去蘆,切1-2mm厚的片子,曬幹。每川烏100kg,用甘草2.5kg,銀花2.5kg;或甘草5kg,銀花2kg。
(8)甘草制:取泡過的生川烏與甘草同煮10h餘,至內外發軟,悶潤1d,切薄片,曬幹。每生川烏100kg,用甘草10kg。
(9)甘草、醋制:生川烏大小個分開,與甘草同置水中浸泡,夏秋天泡10d左右,每日換水3次;春冬天泡15d左右,每日換水2次。泡至口嘗稍有麻舌感為度,撈出,移置鍋內,加醋與適量水共煮,至中心無白心為度,取出,晾至半幹,切順刀片0.8-1mm厚,幹燥。每生川烏100kg,用甘草6kg,醋18kg。
(10)甘草、白礬制:將甘草煎煮2次,2次濾液與白礬混合,與泡好的川烏同煮,至內無白心,口嘗稍有麻辣感時,撈出,晾至七成幹,悶潤,切片,幹燥。每生川烏100kg,用甘草0.5kg,白礬3.5kg。
(11)黑豆、甘草、生薑、白礬制:將生川烏大小個分開,用水浸泡,夏天泡10d左右,每日換水3次;冬春泡15d左右,每日換水2次,泡至口嘗稍有麻舌感時,撈出,置鍋內,加生薑、甘草、黑豆、白礬煮,至透心為度,取出,除去輔料,晾至半幹,切順刀片0.8mm厚,幹燥。每生川烏100kg,用黑豆12kg,甘草、白礬、生薑各3kg。
川烏保存方法
貯幹燥容器內,置通風幹燥處,防蛀。生川烏按毒性中藥專管。川烏藥材鑒別
鑒別
1、本品橫切面:後生皮層為棕色木栓化細胞;皮層薄壁組織偶見石細胞,單個散在或數個成群,類長方形、方形或長橢圓形,胞腔較大;內皮層不甚明顯。韌皮部散有篩管群;內側偶見纖維束。形成層類多角形。其內外側偶有1至數個異型維管束。木質部導管多列,呈徑向或略呈“V”形排列。髓部明顯。薄壁細胞充滿淀粉粒,粉末灰黃色。淀粉粒單粒球形、長圓形或腎形,直徑3-22μm;復粒由2-15分粒組成。石細胞近無色或淡黃綠色,呈類長方形、類方形、多角形或一邊斜尖,直徑49-117μm,長113-280μm,壁厚4-13μm,壁厚者層紋明顯,紋孔較稀疏。後生皮層細胞棕色,有的壁呈瘤狀增厚突入細胞腔。導管淡黃色,主為具緣紋孔,直徑29-70μm,末端平截或短尖,穿孔位於端壁或側壁,有的導管分子粗短拐曲或縱橫連接。
2、取本品粉末2g,加氨試液2ml潤濕,加乙醚2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揮幹,殘渣加二氯甲烷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烏頭堿對照品、次烏頭堿對照品及新烏頭堿對照品,加異丙醇-三氯甲烷(1∶1)混合溶液制成每1m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6.4∶3.6∶1)為展開劑,置氨蒸氣飽和20分鐘的展開缸內,展開,取出,晾幹,噴以稀碘化鉍鉀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藥材性狀
為不規則圓錐形,稍彎曲,頂端常有殘莖,中部多向一側膨大,長2-7.5cm,直徑1.2-2.5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皺縮、有小瘤狀側根及子根痕。質堅實,斷面類白色或淺灰黃色,形成層環多角形。氣微,味辛辣、麻舌。以飽滿、質堅實、斷面色白者為佳。
飲片性狀
1、生川烏:參見藥材“性狀”項。
2、制川烏:為不規則的或長三角形厚片,表面黑褐色或黃褐色,有灰棕色多角形環紋(形成層)。周邊褐色。質堅脆。無臭,微有麻舌感。
川烏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毛茛科烏頭屬植物烏頭。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塊根倒圓錐形,長2-4cm,直徑1-1.6cmn,栽培品的側根通常肥大,直徑可達5cm,外皮黑褐色、莖直立,中部以上疏被反曲的短柔毛。葉互生;莖下部葉在開花時枯萎,中部葉有長柄;葉柄長1-2.5cm,疏被短柔毛;葉片五角形,長6-11cm,寬9-15cm,基部淺心形,3裂幾達基部,中央全裂片寬菱形、倒卵狀菱形或菱形,先端急尖或短漸尖,近羽狀分裂,二回羽裂片2對,斜三角形,具1-3枚牙齒,間或全緣;側全裂片不等2深裂,各裂片邊緣有粗齒或缺刻,上面疏被短伏毛,下面通常隻在脈上疏被短柔毛,革質或紙質。總狀花序頂生,長6-25cm;花序軸及花梗被反曲而緊貼的短柔毛;下部苞片3裂,上部苞片披針形;花梗長1.5-5.5cm;小苞片生花梗中下部;花兩性,兩側對稱;萼片5,花瓣狀,上萼片高盔形,高2-2.5cm,基部至喙長1.7-2.2cm,下緣稍凹,喙不明顯,側萼片長1.5-2cm,藍紫色,外面被短柔毛;花瓣2,瓣片長約1.1cm,唇長約6mm,微凹,距長1-2.5mm,通常踡卷,無毛;雄蕊多數,花絲有2小齒或全緣,無毛或被短毛;心皮3-5,被短柔毛,稀無毛,蓇葖果,長1.5-1.8cm。種子多數,三棱形,長3-3.2mm,兩面密生橫膜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分佈區域
分佈於遼寧南部、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北部、廣西、四川、貴州、雲南、陜西、甘肅。主要栽培於四川。湖北、湖南、雲南、陜西等地也有栽培。道地產區
主產於四川、雲南、陜西、湖南等地。生長環境
生於山地草坡或灌木叢中。生長見習
喜溫暖潮濕氣候,耐寒,怕高溫積水,在平壩和丘陵地區均可栽培,宜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水稻或玉米輪作4-5年以上的砂壤土或紫色土栽培,忌連作。繁殖方式
主要用烏頭塊根繁殖。栽培技術
塊根繁殖:選用四川中藥研究所選育出的川藥1號(南瓜葉型)、川藥6號(絲瓜葉型)和川藥5號(小花葉型)品種,產量較高。12月上、中旬為栽種適期。按行株距各16cm穴栽,每穴1個,每隔10穴,在穴外多栽1-2個,以備補苗用。栽後立即開溝,將畦溝泥土提到畦面覆蓋烏頭,厚約6cm,每畝可栽烏頭8500-10000個。病蟲防治
1、白絹病,夏季高溫多雨易發病,挖除病株病土,撒石灰消毒病穴,病株周圍鄰株用50%多菌靈500倍液灌穴。
2、霜黴病,苗期徹底拔除病株,用1∶1∶150波爾多液噴葉面和葉背。
3、葉斑病,發生在4-9月,可用多菌靈膠懸劑500倍液,或1∶1∶150波爾多液每10-15d噴1次。
4、萎蔫病,栽種時用40%多菌靈膠懸劑500倍液浸種3h。
5、白粉病,為害葉,可用25%粉銹寧2000倍液噴葉面。
6、黑絨鰓金龜,幼蟲為害烏頭。
7、烏頭翠雀蚜,發生在5-10月。
8、黑小卷蛾,發生在4-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