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
来源:74U閱讀網
蟾蜍膽別名:
蟾蜍膽簡介:蟾蜍膽,中藥材名。為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Cantor或黑眶蟾蜍B.melanostictusSchneider的膽囊。具有鎮咳祛痰,解毒散結的功效。主治氣管炎,小兒失音,早期淋巴結結核,鼻疔。
蟾蜍膽功效作用
功能
鎮咳祛痰,解毒散結。主治
氣管炎,小兒失音,早期淋巴結結核,鼻疔。用法用量
內服:開水沖服,3-6個。外用:適量,搗爛搽;或鮮取汁滴。
註意事項
孕婦忌服。
化學成分
蟾蜍的膽汁含高級膽汁酸和膽汁醇。高級膽汁酸中主要有三羥基蟾蜍甾族膽烯酸,三羥基異甾族膽烯酸,△23-3α,7α,12α-三羥基糞甾烯酸,三羥基蟾蜍甾族膽烷酸。日本產蟾蜍膽汁中含蟾蜍膽酸Ⅰ,尚含蟾蜍二羥基膽烷酸,蟾蜍Bufovulgarisformosus.的膽汁醇中有四羥基降蟾蜍烷,五羥基螗蜍烷,四羥基膽烷及異三羥基膽烯等。
藥理作用
強心作用:蟾蜍膽汁對離體心臟具有強心作用,能增加心輸出量,增強心肌收縮力,但對心率有抑制作用。膽汁的強心作用在一定范圍內有明顯的量效關系,其作用機制可能與心肌細胞膜鈣通道有關。
相關論述
1、《得配本草》:“蟾膽汁點舌,療小兒臍風失音。”
2、《常見藥用動物》:“鎮咳、祛痰、平瑞、消炎。主治氣管炎。”
蟾蜍膽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氣管炎:蟾蜍膽3個。開白水沖服,日服2次,連續服用。(《吉林中草藥》)
2、治小兒失音,不能言語:以鮮蟾蜍膽汁,滴於小兒懸雍垂上。(《青島中草藥手冊》)
3、治肺癌:蟾蜍膽7-10個。分2次口服,可連服1-2個月。(《甘肅中草藥手冊》)
4、治早期淋巴結結核:蟾蜍膽幾個,取膽汁塗患處。(《廣西藥用動物》)
5、治鼻疔:蟾蜍膽3隻,鮮人中白適量,梅片0.6g。共擂爛搽患處。(江西《草藥手冊》)
蟾蜍膽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捕捉,剖腹取膽,洗凈,鮮用。
蟾蜍膽動物學信息
動物屬種
蟾蜍科蟾蜍屬中華大蟾蜍或黑眶蟾蜍。形態特征
1、中華大蟾蜍:體長一般在10cm以上,體粗壯,頭寬大於頭長,吻端圓,吻棱顯著;鼻孔近吻端;眼間距大於鼻間距;鼓膜明顯,無犁骨齒,上下頜亦無齒。前肢長而粗粗壯,指、趾略扁,指側微有緣膜而無蹼,指長順序3、1、4、2,指關節下瘤多成對,掌突2,外側者大。後肢粗壯而短,脛跗關節前達肩部,左右跟部不相遇,趾側有緣膜,蹼尚發達,內蹠變形長而大,外蹠突小而圓。皮膚極粗糙,頭頂部較平滑,兩側有大而長的耳後腺,其餘部分滿佈大小不等的圓形瘰疣,排列較規則的為頭後之瘰疣,斜行排列幾與耳後腺平行。此外,沿體側之瘰疣排列亦較規則,脛部之瘰疣更大,個別標本有不明顯之跗褶,腹面皮膚不光滑,有小疣。顏色變異頗大,生殖季節雄性背面多為黑綠色,體側有淺色的斑紋;雌性背面色較淺,瘰疣乳黃色,有時自眼後沿體側有斜行之黑色縱斑,腹面乳黃色,有棕色或黑色細花紋。雄性個體較小,內側三指有黑色婚墊,無聲囊。2、黑眶蟾蜍:體長7-10cm,雄性略小;頭高,頭寬大於頭長;吻端圓,吻棱明顯,鼻孔近吻端,眼間距大於鼻間距,鼓膜大,無犁骨齒,上下頜均無齒,舌後端無缺刻。頭部沿吻棱、眼眶上緣、鼓膜前緣及上下頜緣有十分明顯的黑色骨質棱或黑色線。頭頂部顯然下凹,皮膚與頭骨緊密相連。前肢細長;指、趾略扁,末端色黑;指長序為3、1、4、2;指關節下瘤多成對,外掌突大,內側者略小,均為棕色,後肢短,脛跗關節前達肩後方,左右跟部不相遇;足短於脛;趾側有緣膜,相連成半蹼,關節下瘤不明顯;內蹠突略大於外蹠突。皮膚極粗糙,除頭頂部無疣外,其餘佈滿大小不等之圓形疣粒,疣粒上有黑點或刺;頭兩側為長圓形之耳腺;近脊中線由頭後至臀部有2縱行排列較規則的大疣粒。體大的黑眶蟾蜍腹面滿佈小棘。生活時體色變異較大,一般為黃棕色略具棕紅色斑紋。雄性第1、2指基部內側有黑色婚墊,有單咽下內聲囊。分佈區域
1、中華大蟾蜍:分佈於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及陜西、甘肅、青海、四川、貴州等地。2、黑眶蟾蜍: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人工制造
1、生活習性:喜隱蔽於泥穴中、潮濕石下、草叢內、水溝邊。皮膚易失水分,故白天多潛伏隱蔽,夜晚及黃昏出來活動。成年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內或陸地潮濕土壤下越冬。停止進食,以體內貯存的肝糖來維持最低的新陳代謝,到翌年氣溫回升到10-20℃時,才結束冬眠。夜間捕食、活動,以甲蟲,蛾類,蝸牛,蠅蛆等為食。人工飼養繁殖比其他蛙類容易。2、繁殖技術:蟾蜍種源可從野外捕獲,也可以撈取卵塊或蝌蚪進行飼養。每年春末夏初,5-8月份為蟾蜍的產卵季節。在氣溫升至6-8℃時,蟾蜍即開始雌雄抱對,人工養殖時雌雄比例以3∶1為宜,受精率可達90%以上。溫度在16℃時便可產卵。每次產卵量大約在5000枚左右。一般呈雙行排列在管狀膠質卵帶內,卵帶可長達幾米,纏繞在水生植物上。人工孵化時水溫應控制在10-30℃之間,以18-24℃為宜。並隨時註意調節水溫。若遇寒流或暴雨天氣,可用塑料薄膜覆蓋。經過3-4d即可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常成群向一個方向遊動。3、飼養管理:建立蟾蜍飼養場要靠近水源,四周有草,可利用池塘、水溝或田埂作為飼養池。場地四周應築圍墻,墻內留有草坪、菜地,以供蟾蜍棲息及活動。池中有水草生長,稀密適宜。另外,在棉田和稻田中也可以散養。蟾蜍的蝌蚪在孵出2-3d內開始吃食,先以卵膜為食,以後吃一些動植物碎屑、水中的微生物和浮遊生物。蝌蚪的食物有腐殖質、豬牛糞、糠麩、蔬菜、嫩草、魚類及畜禽糞、生熟廢棄物等。蝌蚪變態成幼蛙後,即以活餌為食。可以培養蚯蚓、蠅蛆等各種昆蟲,也可以用誘蟲燈誘引各種昆蟲,供蟾蜍食用。蝌蚪池水深要保持在0.2-0.4m深,註意及時排水,水溫在16-28℃時為生長發育最適溫度。隨著蝌蚪的生長變大,要註意及時分池,一般經過2個月後開始變態成幼蛙。幼蛙飼養要註意密度不宜過大,每1㎡放養30-50隻為宜。要防止逃失和天敵侵害。在陽光強烈時,可以噴灑水以防皮膚幹燥。在秋末即要為蟾蜍準備好越冬場所,可以在飼養池的角落處堆放幹草使其越冬,北方寒冷可另建越冬溫室或越冬深水池,池水應比冰凍層大1倍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