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模
来源:74U閱讀網
青棉花藤別名:紅棉花藤,猴頭藤,
青棉花藤簡介:青棉花藤,中藥名。為虎耳草科植物冠蓋藤PileostegiaviburnoidesHook.f.etThoms.的根。分佈於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地。具有祛風除濕,散瘀止痛,消腫解毒之功效。常用於腰腿酸痛,風濕麻木,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癰腫瘡毒。
青棉花藤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除濕,散瘀止痛,消腫解毒。主治
用於腰腿酸痛,風濕麻木,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癰腫瘡毒。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相關論述
1、《全國中草藥匯編》:“祛風除濕,散瘀止痛,接骨。主治腰腿酸痛,風濕麻木;外用治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
2、《浙江藥用植物志》:“補腎接骨,活血散瘀,消腫解毒。治腎虛腰痛,風濕性關節炎,多發性膿腫,多年爛瘡。”
3、《福建藥物志》:“祛風行氣。”
青棉花藤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風濕關節痛:冠蓋藤根30g,豬腳250g。同煮後加酒酌量,服湯吃肉。(《福建藥物志》)
2、治婦女產後潮熱,腰痛腳酸,面黃肌瘦:(青棉花藤)根500g,白馬骨(茜草科六月雪)500g,金腰帶(豆科小槐花)根250g。同切細炒熟,再加黃酒250g,悶一夜。分成5劑,每日1劑,加水煎,沖紅糖、黃酒,早晚飯前各服1次。(《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3、治跌打損傷,骨折:(冠蓋藤)根或藤15-30g。水煎沖黃酒服。另用鮮根、藤搗爛敷於傷處,包紮固定。跌仆內傷者,可用藤、華山礬、連錢草各15g,丹參9g,加水3碗煎至1碗。頓服,3h後再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附註
尚有星毛冠蓋藤PileostegiatomentellaHand.-Mazz.又名:山枇杷《廣西藥用植物名錄》,在江西、湖南、廣西入藥,功效基本相同。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青棉花藤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洗凈,切片,曬幹或鮮用。青棉花藤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耳草科植物冠蓋藤。形態特征
冠蓋蕨又名請棉花、大一枝花。常綠木質藤本,長達20m。莖粗約10cm,以氣生根攀援於樹幹或巖石上;小枝圓柱形,無毛,皮孔不明顯。葉對生,革質;葉柄長1-3cm;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5-6cm,寬1.2-2.5cm,先端漸尖或短尖,基部楔形,上面暗綠色,無毛,有光澤,下面淡綠色,無毛或被極少的星狀毛,全緣,稍反卷;主脈於上面略下凹,下面隆起;側脈6-8對。花兩性,圓錐花序頂生,長10-20cm,徑可達15cm,花序梗與花梗常無毛或被極疏的星狀毛;萼齒4-5,三角形;花瓣4-5,卵形,白色,上部連合成冠狀;雄蕊8-10,花絲彎曲呈波狀,花藥近球形;於房下位,花柱短,柱頭4-5裂。蒴果陀螺狀半球形,有縱肋,無毛。種子多數。花期6-7月,果期7-10月。分佈區域
分佈於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地。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400-1300m的陰濕山谷、山坡巖石旁及雜灌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