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茶
来源:74U閱讀網
小薊別名:貓薊,青刺薊,千針草,刺薊菜,刺兒菜,青青菜,萋萋菜,槍刀菜,野紅花,刺角菜,木刺艾,刺桿菜,刺刺芽,刺殺草,薺薺毛,小惡雞婆,刺蘿卜,小薊姆,刺兒草,牛戳刺,刺尖頭草,小刺蓋,
小薊簡介:小薊,中藥名。為菊科薊屬植物刺兒菜Cirsium setosum(Wld.)MB.的地上部分。具有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的功效。主治血熱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衄、尿血、崩漏等血熱出血證,火熱毒盛的癰腫瘡毒。
小薊功效作用
功能
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主治
1、主要用於血熱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衄、尿血、崩漏等血熱出血證,火熱毒盛的癰腫瘡毒。
2、西醫診為功能性子宮出血、消化道出血屬於血熱迫血妄行,泌尿系感染屬火熱灼傷血絡,外科皮膚感染屬火毒壅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鮮品可用30-60g,或搗汁。外用:搗敷。
註意事項
虛寒出血及脾胃虛寒者禁服。化學成分
主要含生物堿、黃酮、三萜以及簡單酚酸。其中止血活性成分有刺槐素-7-鼠李糖苷、蕓香苷、咖啡酸、綠原酸、原兒茶醛以及蒲公英甾醇等。藥理作用
1、對血液系統的影響:小薊能收縮血管,升高血小板數目,促進血小板聚集以及增高凝血酶活性,抑制纖溶,從而加速止血。
2、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小薊煎劑有直接的擬交感神經藥的作用。
3、抑菌作用:小薊煎劑對白喉桿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消炎作用:動物實驗證明,對甲醛性關節炎有一定程度的消炎作用。
5、此外,小薊尚有一定的降脂、利膽、利尿、鎮靜、抑瘤等作用。
相關論述
1、《日華子本草》:小薊根涼,無毒,治熱毒風並胸膈煩悶,開胃下食,退熱,補虛損。苗,去煩熱,生研汁服。小薊力微隻可退熱,不似大薊能補養下氣。
2、《醫學衷中參西錄》:鮮小薊根,味微辛,氣微腥,性涼而潤。為其氣腥與血同臭,且又性涼濡潤,故善入血分,最清血分之熱,凡咳血、吐血、衄血、二便下血之因熱者,服者莫不立愈。又善治肺病結核,無論何期,用之皆宜,即單用亦可奏效。並治一切瘡瘍腫疼、花柳毒淋、下血澀疼,蓋其性不但能涼血止血,兼能活血解毒,是以有以上種種諸效也。其涼潤之性,又善滋陰養血,治血虛發熱;至女子血崩赤帶,其因熱者用之亦效。
小薊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多種出血證,常與大薊、側柏葉、茅根、茜草等同用,如十灰散(《十藥神書》)。因本品兼能利尿通淋,故尤善治尿血、血淋,可單味應用,也可配伍生地、滑石、山梔、淡竹葉等,如小薊飲子(《濟生方》)。
2、治熱毒癰腫,可與乳香、沒藥同用,如神效方(《普濟方》)。
相關配伍
1、小薊配白茅根:小薊涼血止血,為常用涼血止血藥;白茅根味甘性寒,為清熱涼血的良藥,用於血熱妄行的多種出血,兼具清熱涼血利尿之功。二藥相配,適用於尿血,血淋等。
2、小薊配茜草:小薊涼血清熱;茜草活血化瘀。兩藥相配,適用於血病證,有涼血止血而無留瘀之弊的妙用。
3小薊配車前草:小薊善於涼血止血,兼能利尿;車前草善於利尿通淋,清熱解毒者配伍,功能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涼血止血。適用於濕熱下註膀胱之熱淋、小便不利、尿血血淋。
4、小薊配鉤藤:鉤藤味甘,微寒,能清肝熱、平肝風、降血壓、除眩暈;小薊味微辛,主入心、肝經。兩藥相合為用,適用於肝經有熱、頭脹頭痛及肝陽上亢、頭暈目眩以及風熱頭脹頭暈等。
5、小薊配生地黃:小薊和生地黃均能清熱涼血止血,生地黃尚能滋陰養血。二藥相配,適用於血淋和月經過多等血熱出血證。
鑒別用藥
1、鮮小薊、生小薊、小薊炭:鮮小薊散瘀消癰之力較強,可治療癰腫瘡毒。生小薊以涼血消腫之功較好,常用於熱淋,瘡癰腫毒及邪熱偏盛之岀血證。炒炭後涼性減弱,收斂止血作用增強,廣泛用於吐血、嘔血、咯血、嗽血等多種出血證。
2、小薊與白茅根:兩藥均為涼血止血藥,有涼血止血之功,多用於治療血熱迫血妄行的各種出血證。但小薊味甘、苦,性涼,歸心、肝經,具有涼血止血,兼有散瘀消癰的作用。主要用於血熱吐衄,尿血崩漏,癰瘡腫毒。白茅根性味甘寒,歸肺、胃、膀胱經,具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之功。主要用於血熱妄行之各種出血證,但以小便淋漓澀痛多用,尚可用於水腫,小便不利以及溫熱煩渴,胃熱嘔吐,肺熱咳嗽及濕熱黃疸等。
相關藥品
止血寶膠囊、腎炎靈膠囊、荷葉丸、傷可貼。相關方劑
小薊飲子(《濟生方》)、十灰散(《十藥神書》)、清熱止血方(《濟生方》)。
藥膳食療
小薊紅米粥:
1、功效:解毒消癰、涼血止血,對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有療效。
2、原材料:小薊15g,紅糯米50g。
3、做法:小薊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煎成藥湯,濾渣取汁,再用藥汁煮紅糯米,粥煮至熟爛後再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紅糖即可。
4、用法:一次吃完。
小薊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5-6月盛開期,割取全草曬幹或鮮用。可連續收獲3-4年。
炮制方法
1、小薊: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搶水洗凈,稍潤,切段,幹燥,篩去灰屑。
2、小薊炭:取小薊段置鍋內,用中火炒至焦褐色,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再炒至水氣逸盡,取出涼透。
3、炒小薊:取小薊段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表面焦黃並有香氣逸出,取出放涼。小薊保存方法
貯幹燥容器內,置通風幹燥處,小薊炭散熱防復燃。小薊藥材鑒別
鑒別
1、本品葉表面觀:上表皮細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表面角質紋理明顯;下表皮垂周壁波狀彎曲,上下表皮均有氣孔及非腺毛。氣孔不定式或不等式,非腺毛3-10餘細胞,頂端細胞細長呈鞭狀,皺縮扭曲。葉肉細胞中含草酸鈣結晶,多呈針簇狀。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5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小薊對照藥材0.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蒙花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1μl,分別點於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酰丙酮-丁酮-乙醇-水(1:3:3:1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噴以三氯化鋁試液,晾幹,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藥材性狀
莖圓柱形,長30-45cm,直徑2-4mm,表面綠色或微帶紫棕色,有縱棱和柔毛;質脆,易折斷,斷面纖維性,中空。葉多皺縮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後呈長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12cm,寬0.5-3cm;全緣或微波狀,有細密的針刺,上表面綠褐色,下表面灰綠色,兩面均有白色蛛絲狀毛。頭狀花序頂生,總苞鐘狀,苞片黃綠色,5-6層,線形或披針形,花冠多脫落,冠毛羽狀常外露。氣弱,味微苦。以色綠、葉多者為佳。
飲片性狀
1、小薊:參見藥材性狀。
2、炒小薊、小薊炭:形如小薊炒小薊表面焦黃色並有香氣。
3、小薊炭:焦褐色。
小薊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菊科薊屬植物刺兒菜。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長。莖直立,高30-80cm,莖無毛或被蛛絲狀毛。基生葉花期枯萎;下部葉和中部葉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7-15cm,寬1.5-10cm,先端鈍或圓形,基部楔形,通常無葉柄,上部莖葉漸小,葉緣有細密的針刺或刺齒,全部莖葉兩面同色,無毛。頭狀花序單生於莖端,雌雄異株;雄花序總苞長約18mm,雌花序總苞長約25mm;總苞片6層,外層甚短,長橢圓狀披針形,內層披針形,先端長尖,具刺;雄花花冠長17-20mm,裂片長9-10mm,花藥紫紅色,長約6mm;雌花花冠紫紅色,長約26mm,裂片長約5mm,退化花藥長約2mm。瘦果橢圓形或長卵形,略扁平;冠毛羽狀。花期5-6月,果期5-7月。分佈區域
分佈於除廣東、廣西、雲南、西藏外的全國各地。道地產區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河旁或荒地、田間。生長見習
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耐旱。適應性較強,對土壤要求不嚴。繁殖方式
用種子繁殖。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6-7月待花苞枯萎時采種,曬幹,備用。早春2-3月播種,穴播按行株距20cm×20cm開穴,將種子用草木灰拌勻後播入穴內,覆土,以蓋沒種子為度,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至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