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退變性小關節損傷性關節炎
来源:74U閱讀網
腹外疝
腹外疝百科
腹外疝是腹部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並以突出的解剖部位命名,其中以腹股溝疝發生率最高,占90%以上,股疝次之,占5%左右,較常見的腹外疝還有切口疝、臍疝和白線疝.此外,尚有腰疝等罕見疝.
腹外疝
腹外疝病因
(1)腹壁強度降低: 先天性因素: 某些組織穿過腹壁的部位, 如精索或子宮圓韌帶穿過腹股溝管、股動靜脈穿過股管、臍血管穿過臍環. 先天發育不全的腹白線也可成為腹壁的薄弱點,後天性因素: 腹部手術切口愈合不良,腹壁外傷或感染,腹壁神經損傷,老年體弱和過度肥胖致肌肉萎縮等,均導致腹壁強度降低.
(2) 腹內壓力增高: 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排尿困難、腹水、妊娠、舉重、嬰兒經常啼哭等原因可引起腹內壓力增高.
腹外疝
腹外疝癥狀
腹外疝的癥狀:
慢性咳嗽嘔吐便秘泌尿道狹窄膀胱結石呼吸音減弱
腹股溝疝:是指發生在腹股溝區的腹外疝,可分為腹股溝斜疝和腹股溝直疝兩種:
腹股溝斜疝:多見於嬰幼兒和中年男子,右側多見.起初癥狀不明顯,僅在站立、行走或劇烈咳嗽等腹內壓力增高時出現腹股溝區腫脹和輕微疼痛,以後在腹股溝區或陰囊內可有復性包塊,平臥或用手推後腫塊消失.可發生嵌頓、絞窄.
腹股溝區可見腫塊,墜入陰囊則多呈梨形,上端小、下端寬大,質軟,咳嗽時觸及包塊,有沖擊感.平臥或向外上方推擠時,包塊可還納、回納後按住內環口,令患者咳嗽,以增加腹壓,包塊不出現.
腹股溝直疝:多見於老年體弱者,特別是伴有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難、慢性支氣管炎和習慣性便秘者易增加腹壓而導致本病,表現為站立時腹股溝內側隆起,無疼痛及其它不適.
站立時腹股溝內側可見一半球形的包塊,不進入陰囊,平臥後可自行消失,常可在內環處觸及到明顯的腹壁缺損和薄弱.
股疝:多見於中年以上的經產婦女,一般癥狀輕微,易被忽略,當久站立或咳嗽使映內壓增高時,略有墜脹感.若出現局部劇烈的疼痛,要考慮嵌頓和絞窄的可能.
股疝的疝塊一般位於腹股溝韌帶下方的卵圓窩處,呈半球形隆起,體積不大,由於疝囊頸較狹小,咳嗽無明顯沖擊感.易發生嵌頓和絞窄.
臍疝:臍疝多見於小兒和肥胖的經產婦女.小兒臍疝在啼鬧,便秘時臍部出現半球形包塊,無其它不適.成人臍疝可發生腹痛、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小兒臍疝一般不超過2厘米,多在臍部上方可觸及腹壁的缺損,成人臍疝不易還納,可觸及疝環或臍部的腹壁缺損.當發生嵌頓時疝塊變硬,出現腹痛和腸梗阻的表現.
切口疝:有手術史.站立、行走、咳嗽、腹部用力時,腹壁切口處有腫塊突出,可伴有消化不良,腹脹、腹部隱痛等不適.檢查時腹部切口可見手術瘢痕處隆起,可能及質軟的腫塊,站立明顯,平臥後消失,並可觸及加周圍的腹肌裂開、腹壁缺損,及疝內容物.
腹外疝
腹外疝檢查
腹外疝檢查項目:
透光試驗胸部透視十二指腸鋇餐造影胸部平片臟器觸診
透光試驗,胸部透視,十二指腸鋇餐造影,胸部平片,臟器觸診.
腹外疝預防
確診腹外疝合並或繼發於前列腺肥大、慢性支氣管炎、習慣性便秘或其他腹腔內壓力增高的疾病,則尚應適當治療原發疾病,方可進行手術,尤其繼發於肝硬變腹水或腹腔內腫瘤者,更忌作手術治療.如忽視這一點,則必將導致治療失敗,保持大便通暢.預防感冒.患者咳嗽時,可用手輕壓創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