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醫療 > 疾病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乳頭溢液

乳頭溢液

乳頭溢液

乳頭溢液百科

乳頭溢液(nippledischarge)是乳腺疾病的常見癥狀,乳頭溢液在乳腺疾病的發生率僅次於乳腺腫塊和乳腺疼痛.可分為生理性溢液及病理性溢液.生理性溢液是指妊娠和哺乳期的泌乳現象,口服避孕藥或鎮靜藥引起的雙側乳頭溢液及絕經後婦女單側或雙側少量溢液等.病理性溢液是指非生理情況下,與妊娠、哺乳無關的一側或雙側來自一個或多個導管的自然溢液,間斷性、持續性從數月到數年者.乳頭溢液主要是指病理性溢液.

乳頭溢液

乳頭溢液

乳頭溢液病因

真性溢液(28%):

是指非妊娠,非哺乳期乳頭自然溢液,真性乳頭溢液的病因可因血友病,紫癜病,內分泌失調,導管本身病變及乳腺內病變引起,如導管內乳頭狀瘤,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導管擴張癥,乳腺導管炎,乳腺導管內癌等所引起,且占全部乳頭溢液80%以上.

多管溢液(25%):

單側性多管溢液常見於乳腺導管擴張癥,乳腺囊性增生病.雙側性多管溢液多見於內分泌紊亂,藥物反應,閉經-溢乳綜合征或某些乳腺良性疾病.

假性溢液(25%):

假性溢液是由於乳頭其他疾病導致乳頭有溢液,如乳頭淺表糜爛或乳瘺的滲液.

單管溢液(22%):

乳頭溢液常為單側性,亦可兩側同時發生,溢液的乳管可為單管,也可多管溢液,單側性單管乳頭溢液,常見於導管內乳頭狀瘤.

發病機制

乳頭溢液是不同性質的異常分泌液體由乳腺導管排出,其病變均發生在或累及乳腺管,系真性乳頭溢液,造成乳頭溢液的基本病理變化為乳腺的大導管系統受到不同病變的侵犯,而產生炎癥,糜爛,出血等現象,或者惡性腫瘤侵犯大導管而產生上述的病理改變.

1.臨床分型,根據發病機制,真性乳頭溢液分為2型:

(1)乳腺導管內型:包括原發於乳腺導管上皮的新生物,導管乳頭狀瘤,導管擴張癥,囊性增生性疾病等.

(2)乳腺導管外型:包括乳腺的化膿性炎癥,結核,腫瘤等導管以外的病變,累及或侵犯導管而使分泌物由乳頭溢出,產生乳頭溢液的導管系統原發疾患的發病率繼發損害為多,這是因為臨床上導管外型的疾患能引起乳頭溢液的較導管內型多的緣故,而導管內型病變多為良性,導管外型病變能引起乳頭溢液,惡性良性之比基本相等.

2.乳頭溢液性質:乳頭溢液溢出的部位和性狀,對推斷疾病的性質具有重要臨床意義,根據乳頭溢液的肉眼觀察可分為以下7種類型.

(1)乳樣液:溢液顏色似去脂乳汁,常見於閉經-溢乳綜合征(乳溢癥),垂體前葉功能亢進綜合征,或口服避孕藥後,因垂體被抑制泌乳素釋放過多所致,部分乳腺增生癥病人也可出現,此時常為兩側多管溢液,自動性流出.

(2)粉刺樣溢液:多由乳腺導管擴張癥引起,病人多有先天性乳頭凹陷,乳頭有脂質粉刺樣帶有臭味的分泌物溢出,此種溢液黏稠,多種顏色混雜,自動外溢,通常也是雙側多管,患者常伴有灼熱,腫脹,瘙癢,還可見於更年期或中青年婦女性腺功能低下者.

(3)水樣液:溢液稀薄如水樣,多由導管內乳頭狀瘤,乳腺囊性增生病及乳腺癌等疾病引起,近來有人認為水樣溢液大約50%可能為癌.

(4)膿性液:溢液似膿汁,常見於產後急性乳腺炎,乳腺膿腫.

(5)漿液性液:呈淺黃色,大部分病例為乳頭下部的導管內乳頭狀瘤引起,亦可見於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導管擴張癥及乳腺癌.

(6)血性液或漿液血性液:血性液呈紅色,漿液血性呈粉紅色,血性溢液以導管內乳頭狀瘤較為多見,若50歲以上病人單側乳頭血性溢液,常提示可能為導管內乳頭狀癌,應高度重視,漿液血性既可由導管內乳頭狀瘤,乳腺囊性增生引起,也可由導管內乳頭狀癌所引起.

(7)淡綠色溢液:分泌物為淺色較淡的綠色液體,較少見,常見於乳腺囊性增生癥.

乳頭溢液

乳頭溢液

乳頭溢液癥狀

1.乳腺導管擴張癥:乳腺導管擴張癥又稱“漿細胞性乳腺炎",常因乳頭內陷或乳腺上皮細胞脫落,以及大量含脂質的分泌物淤積阻塞導管,以致分泌物排泄不暢,管內壓力不斷增高而引起導管擴張,其臨床特點為:

①好發於40~60歲非哺乳期或絕經期婦女,多有哺乳障礙史,病因以一側常見.

②乳頭溢液為早期首發癥狀,常為多個導管溢液,呈棕黃色或灰白色稠厚物.

③常觸及乳暈區腫塊,直徑多小於3cm以內,邊緣規整,早期常與皮膚粘連,同側腋窩淋巴結不腫大.

④選擇性乳腺導管造影顯示擴張導管的部位,范圍和程度.

⑤乳頭溢液及腫物針吸細胞學檢查可見大量導管上皮,泡沫細胞,漿細胞,淋巴細胞,細胞殘核及壞死物.

2.導管內乳頭狀瘤:多見於40~50歲的中年人,瘤體多位於乳暈下方較大的輸乳管內,可單發亦可同時累及數支大導管,腫瘤為多數細小分支的乳頭狀新生物構成,外型似小楊梅,有蒂且與受累的擴張導管壁相連,其主要臨床表現:

①乳頭間歇性自然排出陳舊性血水,少數為棕黃色或黃色漿液.

②約1/3病人在乳暈區可捫及腫塊,呈圓形,質軟,光滑,活動,直徑小於1cm.

③選擇性乳腺導管造影顯示1~2級導管內有沙粒大小的圓形或橢圓形充盈缺損,近端導管擴張,管腔無完全中斷.

④溢液細胞學和腫物針吸細胞學檢查可見腫瘤細胞.

3.乳腺囊性增生病:本病較為常見,據文獻報道其發病率約為育齡期婦女的50%左右,因有部分病例可發展為癌,故有人稱為癌前病變,病變主要累及小導管及腺胞,也可累及大中導管,其臨床特點是:

①與月經周期有關的乳腺疼痛,有時乳腺有隱痛,刺痛.

②兩乳內可捫及單一或多個囊性腫塊或區段性顆粒結節.

③少數有乳頭溢液,呈漿液性,漿液血性,血性.

④鉬靶X線攝影,顯示乳內有棉花狀或毛玻璃狀,邊界模糊不清的密度增高影,若有囊腫形成時可見圓形,透亮陰影.

⑤近紅外線乳腺掃描,顯示點狀,片狀灰影,血管增粗,增多.

⑥B超顯示增生部位:不均勻低回聲區及無回聲囊腫.

4.導管內乳頭狀癌:多見於老年多產婦女,是乳腺癌的一種特殊類型,平均發病年齡為56歲,其臨床特點:

①發病緩慢,病史長,一般病程5年以上.

②乳暈區腫塊質硬,常與皮膚粘連.

③約1/4病人有血性乳頭溢液,常為單管溢液.

④選擇性乳腺導管造影檢查,顯示近端導管擴張,管壁有凹凸不平的充盈缺損,管壁梗阻完全中斷.

⑤溢液細胞學檢查可見癌細胞.

⑥近紅外線乳腺掃描檢查,可見腫塊灰影及異常血管.

乳頭溢液

乳頭溢液

乳頭溢液檢查

1.溢液細胞學檢查:溢液細胞學檢查簡單,方便,能早期發現乳腺癌,為病人容易接受的診斷方法,有的學者提出所有乳頭溢液均應常規進行細胞學檢查.

2.腫塊針吸細胞學檢查:乳頭溢液伴有乳內腫塊者,針吸細胞學檢查對乳腺癌的診斷正確率可達96%,對乳頭溢液的良性疾病的正確診斷率則較低,常需和臨床所見及其他輔助檢查結合起來綜合考慮.

3.活體組織檢查:是確診乳頭溢液病因的最可靠方法,尤其對早期微小瘤灶,影像學,細胞學診斷為陰性而臨床又可疑時,需進一步確診的可靠方法,若能在影像學定位基礎上行穿刺活檢,則確診率尚可提高.

4.近紅外線乳腺掃描:此法對乳暈區導管疾病所引起的溢液的陽性診斷率可達80%~90%,方法簡便,無創傷性,又可反復檢查,有學者報告采用近紅外線乳腺掃描時,輔以溢液乳管內註入2%美蘭行導管造影,可顯示溢液與導管之間的病變關系,可提高乳暈區導管疾病的病因診斷率.

5.B超檢查:此法對良性乳腺疾病的病因診斷符合率可達80%~90%,超聲檢查可見到擴大的乳管,極小的囊腫,有時可見到管內乳頭狀瘤或充盈缺損情況,對乳腺惡性疾病的診斷符合率可達71%~90%,有人報告普遍B超與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聯合應用,可大大提高乳腺疾病的診斷符合率,此法對病人無損傷,無痛苦,簡便易行,具有分辨率高等優點.

6.選擇性乳腺導管造影:對乳頭溢液良惡性乳腺疾病均有較大的診斷價值,尤其對有乳頭溢液而體檢無腫塊及其他特征,或其他檢查均為陰性者,選擇性乳腺導管造影能在術前明確溢液的部位,性質和程度,導管內乳頭狀瘤多位於主導管及2,3級分支導管,其造影特征為單發或多發的局限性圓形或橢圓形充盈缺損,遠端導管擴張,少見導管梗阻,若主導管梗阻可見梗阻處呈弧形杯口狀腫塊影,管壁光滑,完整,無浸潤現象,乳腺囊性增生病造影,顯示終末導管,腺胞呈較均勻的小囊狀或串珠狀擴張,或表現乳管及其分支變細,呈線狀,細小分支減少,管壁光滑,管腔通暢,乳腺導管擴張癥表現為乳暈下大導管顯著擴張,迂曲,嚴重者呈囊狀,乳腺癌造影表現為導管梗阻,管壁不規則浸潤,僵硬,狹窄及截斷等現象.

乳頭溢液預防

1.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避孕藥,鎮靜藥,防止因藥物使用不當而引起乳頭溢液.

2.發生非生理性,妊娠,哺乳以外的乳頭溢液現象應及時到醫院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治療.

染色體異常  內門  中國武術  食全食  諾博士  中華民族  武壇  聽濤  夢華錄  瑞欣  北大嶺  就行  腥味  私事  幹嶺子  大井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