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臌
来源:74U閱讀網
猩紅熱治療
一、西醫
寶寶患瞭猩紅熱,必須及早使用抗菌素治療,早期註射足夠的青黴素,可以縮短病程,加快病愈.目前,由於青黴素的廣泛使用,患病後癥狀較輕的寶寶已明顯增多,一般在註射青黴素1~2天後,皮疹即可消退,體溫也逐漸下降.但不可隨意停藥,需要聽從醫生的囑咐繼續用藥1周,直到癥狀完全消失、咽部紅腫消退才可停藥,切不可當成普通的感冒.否則,體內的溶血性鏈球菌並未完全消滅掉,會引起很多嚴重的並發癥.
患病的寶寶一定要臥床休息,多喝白開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如冬瓜湯,取新鮮冬瓜500克和少許鹽,把冬瓜切成絲,放入鍋內加水慢火煨湯,湯好後加一點點鹽,適合小便短赤、口渴的寶寶;取適量白蘿卜,洗凈後切成絲.把切成絲的白蘿卜酌情加蔥油、白糖、鹽拌勻,適合發燒後食欲不佳的寶寶;楊梅舌明顯的寶寶,可服用參麥綠豆粥,方法為取沙參15克,麥門冬10克,綠豆500克,粳米50~100克,然後將沙參和麥門冬用水煎,取汁500毫升,與綠豆、粳米一起按常用的方法煨粥.
溶血性鏈球菌可產生紅疹毒素,它可作為一種變態反應原刺激身體產生抗體,發生變態反應.這類變態反應發生的時間大多在患猩紅熱的2~3周,此時正是鏈球菌感染後體內產生抗體的時間.因此,媽媽切不可把猩紅熱當作一般的感冒來對待,它可能會引起多種嚴重並發癥.
預後
青黴素問世以來,本病預後大大改觀.隻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絕大多數病人很快治愈.嚴重並發癥,膿毒敗血癥等極少見.並發心肌炎者亦不多,並發腎炎似與猩紅熱輕重無關,與風濕熱的關系亦無一定規律性.中毒性猩紅熱雖少,但可危及生命,應予以註意.
二、中醫
1、中醫治療:
(1)風熱疫毒證
證候:發熱驟起,頭痛惡寒,咽喉腫痛或伴腐爛,口渴欲飲,皮膚潮紅,唇周蒼白,面部、胸部皮疹隱若可見,舌苔薄白或薄黃,或舌如草莓狀,脈浮數.
治法:疏風清熱、解毒透疹利咽.
主方:普濟消毒飲
加減:咽痛較甚者,加土牛膝、射幹;脊核腫痛,加夏枯草、紫花地丁;疹透不暢,加葛根、蟬蛻.
(2)氣營兩燔證
證候:壯熱面赤,煩渴引飲,咽喉腫痛伴有糜爛白腐,皮疹遍佈全身,色赤如丹,煩躁不寧,或便結溲赤,舌苔黃糙,舌質紅絳如楊莓,脈數有力.
治法:清氣涼營、瀉火解毒.
主方:涼營清氣湯
加減:壯熱無汗,丹痧不透,加淡豆豉、浮萍;大便秘結,加大黃、芒硝;皮疹紫黑,加紫草;咽痛腐爛,加土牛膝、青黛.
(3)熱毒內陷證
證候:高熱煩躁,神昏譫語,或四肢抽搐,角弓反張,疹色紫紅,或有斑色紫暗,舌絳脈數.
治法:清熱涼血、解毒開竅.
主方:清營湯
用法:合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
加減:高熱、抽搐,加山羊角、鉤藤;熱甚、出血,加仙鶴草、田三七等.
(4)肺胃陰虛證
證候:疹褪而皮膚幹燥脫屑或脫皮,精神疲乏,納食減少,口幹喜飲,咽喉幹燥而痛,大便幹結,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養肺胃.
主方:沙參麥冬湯
加減:口幹喜飲、咽喉燥痛,去桑葉,加蘆根、玄參;疲乏、短氣,加西洋參;納食減少,加山藥、石斛;大便幹燥,加火麻仁、柏子仁.
2、單方驗方:
(1)土牛膝、板藍根各30g,水煎服,每日1劑.
(2)野菊花30g,水煎服,每日2劑.
猩紅熱飲食
猩紅熱食療方(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1)橄欖蘿卜茶:生橄欖7枚,蘿卜250g,水煎代茶飲.用於咽喉腫痛.
(2)馬齒莧汁:用鮮馬齒莧30~60g,搗汁或水煎,酌加白糖或蜂蜜調服.用於毒熾氣營證.
(3)四汁飲:梨汁、荸薺汁、甘蔗汁、藕汁適量和勻,口服,每日1~2次,連服3~5日.用於疹後傷陰.
(4)綠豆薄荷湯:綠豆50g,加水兩碗煮沸後,再煮半小時,取汁一碗,再加薄荷3g,共煮數分鐘,濾渣,頻頻飲用.用於毒熾氣營證.
(5)荸薺蘿卜汁:鮮荸薺、白蘿卜各榨汁100ml,混勻,分次服,每日3~4次.或胡蘿卜、鮮荸薺各250g,煎湯代茶,頻頻飲用.用於疹後傷陰.
(6)生梨汁、西瓜汁、菠蘿汁、銀花露,酌情選用.用於疹後傷陰.
(7)組成:大蒜適量.
猩紅熱並發癥
(一)化膿性並發癥可由本病病原菌或其他細菌直接侵襲附近組織器官所引起,常見的如中耳炎,乳突炎,鼻旁竇炎,頸部軟組織炎,蜂窩織炎,肺炎等,由於早期應用抗菌療法,此類並發癥已少見.
(二)中毒性並發癥由細菌各種生物因子引起,多見於第1周,如中毒性心肌炎,心包炎等,病變多為一過性,且預後良好.
(三)變態反應性並發癥一般見於恢復期,可出現風濕性關節炎,心肌炎,心內膜炎,心包炎及急性腎小球腎炎,並發急性腎炎時一般病性輕,多能自愈,很少轉為慢性.
1.風濕病如風濕性關節炎,大小關節均可累及,為遊走性,可有紅腫,關節腔可積漿液性滲出液;一部分人可發生風濕性心肌炎,心內膜炎及心包炎,急性期後可出現瓣膜損害,發病與免疫反應有關,但與M蛋白抗體無關.
2.急性腎小球腎炎其發生與A群鏈球菌的型別有關1,4,12,18和25型,特別是12型感染後易發生腎炎,而被稱為“致腎炎型",疾病多持續1月左右,大部分可完全恢復,少數可遷延成慢性腎炎.
3.關節炎可出現於發熱開始後的2~3周,主要表現為大關節腫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