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萎縮
来源:74U閱讀網
皮膚幼蟲移行癥
皮膚幼蟲移行癥百科
幼蟲移行癥(larvamigrans)的術語首先在1952年由Beaver等提出,當時主要指弓首線蟲病(toxocariasis),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現其他一些蠕蟲如顎口線蟲,四川並殖吸蟲等也以幼蟲為主要形式寄生於人體,並引起疾病.幼蟲移行癥可分為皮膚幼蟲移行癥和內臟幼蟲移行癥兩種,有時兩者也可同時存在.皮膚幼蟲移行癥是幼蟲蟲體侵人人體的皮膚並長期在皮膚組織中移行,引起皮膚損害及遊走性病變.
皮膚幼蟲移行癥
皮膚幼蟲移行癥病因
皮膚幼蟲移行癥主要表現為匐行疹,常由一些寄生於動物如貓,犬的鉤蟲如巴西鉤蟲(Ancylostoma braziliensis),犬鉤蟲(A.caninum)等的幼蟲鉆入人體皮膚而引起的,寄生於人體的鉤蟲如十二指腸鉤蟲或美洲鉤蟲的感染期幼蟲偶也可引起此病,此外一些線蟲如棘顎口線蟲(Gnathostoma spinigerum)的幼蟲也可引起匐行疹.
(二)人體皮膚與被動物糞便污染的土壤接觸後,其中的感染性幼蟲即從皮膚侵入,不能穿達生發層下,僅能在真皮和粒層間以每日數毫米至數厘米的速度移行,產生蜿蜒隧道並引起速發型變態反應,隧道外觀呈紅色硬斑,局部出現皮損,水泡形成,組織學檢查顯示隧道周圍有嗜酸性粒細胞浸潤.
皮膚幼蟲移行癥
皮膚幼蟲移行癥癥狀
當上述線蟲的幼蟲侵入患者皮膚並移行時,可引起:
1、局部癥狀:幼蟲移行時可引起劇烈的皮膚瘙癢.局部出現紅色丘疹,繼而形成彎曲前進的線狀紅斑性皮損,並可隆起形成水皰.
2、特征癥狀:由於幼蟲在患者皮膚內竄行,其皮損每天可延伸數毫米,而舊的皮損則可愈合結痂.在皮膚深部可出現遊走性的結節或腫塊.幼蟲在皮下可存活移行數周至數月以上.
3、繼發癥狀:水皰或皮損被抓破後常可感染細菌,繼發化膿性感染.
依據臨床表現及流行病學史如與動物糞便所污染泥土的接觸史等可診斷.顎口線蟲引起皮損時,患者常食入未熟的受染魚肉.
皮膚幼蟲移行癥
皮膚幼蟲移行癥檢查
血嗜酸粒細胞通常增多.肺部短暫性浸潤可借肺部X線檢查顯示出來.
病理:動物幼蟲對人體不能適應,在人體內一般不能發育成熟,多停留在幼蟲階段.因此.在人體內無成蟲或蟲卵可見;同時,幼蟲也不能達到其正常寄生的部位,而在移行經過的組織和器官內產生異位性病變.
幼蟲在皮膚內通常穴居於粒層或棘層.隧道附近的皮膚內特別是在血管周圍有圓細胞及嗜酸粒細胞浸潤,線蟲蚴在皮膚內移行位置稍深,但炎性反應基本相同.
皮膚幼蟲移行癥預防
加強健康教育,宣傳寄生蟲防范知識.
在給農作物施糞,避免赤腳勞作及接觸土地.
註意個人飲食衛生,不吃生或不熟的淡水魚.
加強貓、犬等動物的管理,防止貓、犬的排泄物污染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