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吃飯的怎麼辦
来源:74U閱讀網
【別名】
凈腸草。
【註解】
蕎麥為蓼科植物蕎麥的種子,在中國各地均有分佈和栽培,特別是以北方最多。
【營養成分】
蕎麥中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以及多種礦物質等營養成分。
【藥性功效】
蕎麥性涼,味甘,具有健胃、消積、止汗之功效,能有效輔助治療胃痛胃脹、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腸胃積滯、慢性泄瀉等病癥。同時蕎麥能幫助人體代謝葡萄糖,是防治糖尿病的天然食品;而且蕎麥秧和葉中含多量蘆丁,煮水經常服用可預防高血壓引起的腦溢血。此外,蕎麥所含的纖維素可使人大便恢復正常,並預防各種癌癥。
【宜食】
蕎麥適宜食欲不振、飲食不香、腸胃積滯、慢性泄瀉等病癥患者食用;對出黃汗、夏季痧癥者、糖尿病患者更適宜;蕎麥的蛋白質中缺少精氨酸、酪氨酸,與牛奶搭配食用為好。
【忌食】
體質敏感的人食用時要謹慎,主要由於蕎麥中含有多量蛋白質及其他易導致過敏的物質,所以可引起或加重過敏者的過敏反應。而且蕎麥內含紅色熒光色素,食後可導致對光敏感癥,出現耳、鼻、咽喉、支氣管、眼部黏膜發炎及腸道、尿路的刺激癥狀。此外,體虛氣弱、癌癥、腫瘤患者、脾胃虛寒者等不宜食用;同時蕎麥忌與野雞肉、豬肉等一同食用。
【文獻參考】
《千金·食治》:“蕎麥食之難消。”
《本草圖經》:“蕎麥不宜多食,亦能動風氣,令人昏眩。”
《食療本草》:“蕎麥實腸胃,益氣力,續精神。”
《本草綱目》:“氣盛有濕熱者宜蕎麥。”“蕎麥,若脾胃虛寒人食之,則大脫元氣而落須眉,非所宜矣。”
《本草求真》:“蕎麥,凡白帶,白濁,泄痢,痘瘡潰瘍,氣盛濕熱等癥,是其所宜。”
《中國藥植圖鑒》:“蕎麥,可收斂冷汗。”
《醫林纂要》:“蕎麥,春後食之動寒氣,發痼疾。”
《得配本草》:“蕎麥,脾胃虛寒者禁用。”
【食療偏方】
公雞膽汁蕎麥
原料:3個公雞的膽汁,蕎麥適量。
制法:取公雞膽汁和蕎麥,做成綠豆大的丸藥。
用法:一日2次,每次6克。
功效:清熱解毒,消痔。適宜痔瘡患者食用。
蕎麥面糊
原料:蕎麥面10克。
制法:取蕎麥面,炒香,加水煮成稀糊。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清熱止痛。適宜急性腹痛患者食用。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