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子
来源:74U閱讀網
紅毛五加皮別名:五爪刺,川加皮,刺加皮,五加皮,蜀五加,
紅毛五加皮簡介:紅毛五加皮,中藥名。為五加科植物紅毛五加AcanthopanaxgiraldiiHarms的莖皮或根皮。分佈於河北、山西、陜西、寧夏、青海、河南、湖北、四川等地。具有祛風濕,強筋骨,活血利水之功效。常用於風寒濕痹,拘攣疼痛,筋骨痿軟,足膝無力,心腹疼痛,疝氣,跌打損傷,骨折,體虛浮腫。
紅毛五加皮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濕,強筋骨,活血利水。主治
風寒濕痹,拘攣疼痛,筋骨痿軟,足膝無力,心腹疼痛,疝氣,跌打損傷,骨折,體虛浮腫。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5g;或泡酒。外用:適量,研末調敷。註意事項
陰虛火旺者慎服。藥理作用
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2、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3、抗炎作用。
4、抗應激作用。
5、抗輻射作用。
6、對造血功效保護作用。
7、對免疫功效的影響。
8、其他作用。
9、毒性。
相關論述
1、《滇南本草》:“主治傷寒,不問陰癥似陽癥,陽癥似陰癥,傳經不傳經。”
2、《四川常用中草藥》:“祛風濕,通關節,強筋骨;治痿痹,拘攣疼痛,風寒濕痹,足膝無力,皮膚風濕,陽痿,陰囊潮濕等癥。”
3、《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治水腫,小便不利。”
4、《全國中草藥匯編》:“主治跌打損傷。”
紅毛五加皮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風濕關節痛:五加皮15g,蒼術、秦艽、豨薟草各9g,老鶴草12g。水煎服或泡酒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2、治跌打損傷:(紅毛五加)9-15g。水煎服,或泡酒服。(《恩施中草藥手冊》)
紅毛五加皮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6-7月間,砍下莖枝,用木棒敲打,使木部與皮部分離,剝取莖皮,曬幹。全年均可采根,洗凈,剝取根皮,曬幹。紅毛五加皮保存方法
(飲片)貯幹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幹燥處紅毛五加皮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1、藥材性狀
莖皮呈卷筒狀,長20-30cm,直徑0.5-1.5cm,厚0.5-1mm。外表面黃色或黃棕色,密生黃棕色、紅棕色或棕黑色的皮刺;皮刺下向,細長針形,長3-7mm,基部直徑約0.5mm;節部有芽痕及葉柄痕。內表面黃綠色或淡棕色,平滑。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面纖維性。氣微,味淡。
2、飲片性狀
為不規則空心圓形薄片。貯幹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幹燥處,防潮、防蛀。
紅毛五加皮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五加科植物紅毛五加。形態特征
紅毛五加,又名紀氏五加、陜甘五加。落葉灌木,高1-3m。老枝灰色,新枝黃棕色,無刺或密被細長剛毛狀針刺,刺向下或開展。葉互生或數葉簇生於短枝上,掌狀復葉;柄長3-7cm,無毛或疏生短刺毛,基部近枝處具一輪紅棕色剛毛狀針刺;小葉通常5,稀3-4,無柄或幾無柄,近基部背面常簇生刺毛狀針刺,葉片倒卵形或倒披針形,有時略呈菱形,長2.5-5cm,寬1.5-2.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兩面脈上均疏生短剛毛,邊緣有鋸齒;側脈約5對。傘形花序單生於枝端,直徑約2cm,總花梗長約7mm,偶達2cm;花多數,甚小,白綠色;萼筒與子房合生,邊緣有不明顯的5小齒;花瓣5,倒卵形;雄蕊5,花絲細長;子房下位,5室,花柱5,下部結合,中部以上分離。核果漿果狀,近球形,直徑可達8mm,有5棱,成熟時黑色,具宿存花柱。花期5-7月,果期6-10月。分佈區域
分佈於河北、山西、陜西、寧夏、青海、河南、湖北、四川等地。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300-3500m的丘陵、林緣或灌木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