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槍魚
来源:74U閱讀網
開口箭別名:巴林麻,心不幹,巖芪,大寒藥,萬年攀,竹根七,牛尾七,竹根參,包谷七,巖七,石風丹,搜山虎,小萬年青,開喉劍,老蛇蓮,青龍膽,羅漢七,
開口箭簡介:開口箭,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開口箭TupistrachinensisBakerT.fargesiiBaill.;T.Watanabei(Hayata)WangetLiang;CampylandrapachynemaWangetTang及劍葉開口箭TupistraensifoliaWangetTang的根莖。開口箭分佈於中南及陜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四川、雲南等地;劍葉開口箭分佈於雲南。具有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散瘀止痛之功效。常用於白喉,咽喉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胃痛,癰腫瘡毒,毒蛇、狂犬咬傷。
開口箭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散瘀止痛。主治
用於白喉,咽喉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胃痛,癰腫瘡毒,毒蛇、狂犬咬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g;研末,0.6-0.9g。外用:適量,搗敷。禁忌
忌吃酸、辣食物。註意事項
孕婦禁服。
《陜西中草藥》:“禁忌煙及辣椒、醋或酸性食物。”
《全國中草藥匯編》:“孕婦忌服。本品有毒。用至9g有中毒報告,故用量不可過大。中毒時可見頭痛,眩暈。惡心,嘔吐等癥狀。”
相關論述
《雲南中草藥》:“辛、苦,溫。”
《陜西中草藥》:“味甘,微苦,性寒。”
《廣西本草選編》:“味辛,性涼。有毒。”
《雲南中草藥》:“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主治胃痛,胃潰瘍,跌打。”
《陜西中草藥》:“除風濕,清熱瀉火,鎮痛止血,調經活血,滋陰補虛。主治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疼痛,跌打損傷,勞傷,月經不調,骨蒸勞熱。”《廣西本草選編》:“清熱解毒,散瘀鎮痛。主治咽喉腫痛,扁桃體炎,白喉,暑熱腹痛,毒蛇咬傷,無名腫毒。”
《全國中草藥匯編》:“主治狂犬咬傷,外用治癰癤腫毒。”
開口箭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開口箭根狀莖磨酒塗。亦可研末酒送服,每次O.6-O.9g,不能過量。(《湖南藥物志》)
2.治胃痛,咽喉腫痛,扁桃體炎:開口箭鮮根狀莖5g。搗爛加溫開水擂汁,在1d內分多次含咽。(《湖南藥物志》)
3.治肝硬化腹水:開口箭根狀莖3g,田基黃、馬鞭草各30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4.治胃痛,膽絞痛:心不幹鮮根3g,生嚼吃;或幹根9g,枳實6g,共研末,分3次開水送服。
5.治流感,感冒,支氣管炎,咳嗽:心不幹根9g。煎服,或研末,每服0.6g,開水送服,日服3次。(《紅河中草藥》)
6.治瘡癤腫毒,毒蛇咬傷:開口箭鮮根狀莖搗爛敷或磨酒塗。蛇傷敷傷口周圍。(《湖南藥物志》)
附註
本品有毒,用至9克曾有中毒報告。故用量不可過大。中毒時可見頭痛、眩暈、惡心、嘔吐等癥狀,需立即停藥,及時搶救。開口箭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除去葉及須根,洗凈,鮮用或切片曬幹。開口箭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開口箭根莖扁圓柱形,略扭曲。長10-15cm,直徑約1cm。節明顯,略膨大,節處有芽及膜質鱗片狀葉,節間短。表面黃棕色至黃綠色,有皺紋。斷面淡黃白色,細顆粒狀。氣無,味苦澀。開口箭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百合科植物開口箭及劍葉開口箭。形態特征
開口箭,又名粗絲開口箭《雲南中草藥》。多年生草本。根莖長圓柱形,直徑1-1.5cm,多節,綠色至黃色。葉基生,4-8枚;葉片倒披針形、條狀披針形、條形,長15-65cm,寬1.5-9.5c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鞘葉2枚。穗狀花序側生,直立,密生多花,長2.5-9cm;苞片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有幾枚無花苞片簇生花序頂端;花被短鐘狀,長5-7mm,裂片6,卵形,長3-5mm,寬2-4mm,黃色或黃綠色,肉質;雄蕊6,花絲基部擴大,有的彼此聯合,上部分離,內彎,花藥卵形;子房球形,3室,花柱不明顯,柱頭鈍三棱形,先端3裂。漿果球形,直徑8-10mm,熟時紫紅色,具1-3顆種子。花期4-6月,果期9-11月。劍葉開口箭:多年生草本。根莖圓柱形,褐色或綠色,莖長達10cm,多節。葉多數,明顯成兩列,帶形,長35-50cm,寬5-12mm,先端長漸尖,基部擴大,抱莖,幹時邊緣稍反卷。穗狀花序側生,密生多花,長4-5.5cm;苞片披針形或三角狀披針形,長於花,有幾枚無花苞片簇生花序頂端;花被筒狀鐘形,長5-5.5mm,裂片6,卵形,開展,長2-2.5mm,寬1.5-2mm,肉質,褐色或綠色,邊緣白膜質,呈嚙蝕狀;雄蕊6,花絲粗,基部擴大而有皺褶,貼生於花被筒上,上部分離,短於花藥,花藥卵形;子房卵形,3室,花柱不明顯,柱頭鈍三棱形,先端3裂。漿果直徑5-8mm,紅黑色,具1-3顆種子。花期6月,果期10月。生長環境
開口箭:生於林下陰濕處、溪邊或路旁。分佈於中南及陜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四川、雲南等地。劍葉開口箭:生於海拔1100-3200m的林下。分佈於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