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
来源:74U閱讀網
陰香別名:山玉桂,桂樹,八角,山桂枝,連粘樹,土山肉桂,
陰香簡介:陰香,中藥名。為樟科樟屬植物陰香Cinnamomum burmannii(Nees)Blume的樹皮、根皮、葉、枝。具有祛風散寒,溫中止痛的功效。主治虛寒胃痛,腹瀉,風濕關節痛;外用治跌打腫痛,瘡癤腫毒,外傷出血。
陰香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散寒,溫中止痛。主治
虛寒胃痛,腹瀉,風濕關節痛;外用治跌打腫痛,瘡癤腫毒,外傷出血。用法用量
內服:6-9g,水煎服或1.5-3g研粉吞服。外用:適量,研粉酒調塗敷或幹粉撒患處。化學成分
葉含揮發油0.2%-0.3%,主要成分為丁香油酚和芳樟醇。雲南地區的陰香,鮮葉含揮發油0.4%-0.6%,其成分為檸檬醛,甲基庚烯酮,香茅醇,芳樟醇,黃樟醚,丁香油酚,樟烯及二戊烯等。
陰香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采收,陰幹。陰香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樟科樟屬植物陰香。形態特征
喬木,高達14m,胸徑達30cm;樹皮光滑,灰褐色至黑褐色,內皮紅色,味似肉桂。枝條纖細,綠色或褐綠色,具縱向細條紋,無毛。葉互生或近對生,稀對生,卵圓形、長圓形至披針形,長5.5-10.5cm,寬2-5cm,先端短漸尖,基部寬楔形,革質,上面綠色,光亮,下面粉綠色,晦暗,兩面無毛,具離基三出脈,中脈及側脈在上面明顯,下面十分凸起,側脈自葉基3-8mm處生出,向葉端消失,橫脈及細脈兩面微隆起,多少呈網狀;葉柄長0.5-1.2cm,腹平背凸,近無毛。圓錐花序腋生或近頂生,比葉短,長(2)3-6cm,少花,疏散,密被灰白微柔毛,最末分枝為3花的聚傘花序。花綠白色,長約5mm;花梗纖細,長4-6mm,被灰白微柔毛。花被內外兩面密被灰白微柔毛,花被筒短小,倒錐形,長約2mm,花被裂片長圓狀卵圓形,先端銳尖。能育雄蕊9,花絲全長及花藥背面被微柔毛,第一、二輪雄蕊長2.5mm,花絲稍長於花藥,無腺體,花藥長圓形,4室,室內向,第三輪雄蕊長2.7mm,花絲稍長於花藥,中部有一對近無柄的圓形腺體,花藥長圓形,4室,室外向。退化雄蕊3,位於最內輪,長三角形,長約1mm,具柄,柄長約0.7mm,被微柔毛。子房近球形,長約1.5mm,略被微柔毛,花柱長2mm,具棱角,略被微柔毛,柱頭盤狀。果卵球形,長約8mm,寬5mm;果托長4mm,頂端寬3mm,具齒裂,齒頂端截平。花期主要在秋、冬季,果期主要在冬末及春季。分佈區域
產中國廣東、廣西、雲南及福建。印度,經緬甸和越南,至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也有。生長環境
生於疏林、密林或灌叢中,或溪邊路旁等處,海拔100-1400米(在雲南境內海拔可高達2100米)。生長見習
喜陽光,喜暖熱濕潤氣候及肥沃濕潤土壤。常生於肥沃、疏松、濕潤而不積水的地方。自播力強,母株附近常有天然苗生長。適應范圍廣,中亞熱帶以南地區均能生長良好。宜溫暖濕潤氣候。稍耐陰,喜排水良好,深厚肥沃的砂質壤土栽培。繁殖方式
用種子繁殖。栽培技術
種子成熟期各地不一,海南天然林木,3-4月果熟。成熟時果皮黑色,采回後,堆漚數天,待果肉充分軟化後,用冷水浸漬,搓去果皮,用清水沖去果肉,攤開晾幹。宜采後即播或沙藏,沙藏最好不超過20d。陰香種子較大,千粒重達150g,故播種宜采用穴播或條播,發芽率為60%-70%。幼苗期間適當遮蔭,以免日灼。用於四旁綠化造林的,最好培育3-5年生的大苗栽種2.田間管理造林後的當年春末夏初撫育1次,進行松土、培蔸、正苗、補蔸,保證幼林全苗。秋天再撫育1次,以後,每年至少撫育2次,連續撫育3-4年,直到閉鬱成林。病蟲防治
陰香粉實病是陰香上一種重要的病害,主要為害果實,使果實畸形腫大,嚴重影響采種繁殖。癥狀:陰香果實受害後,初生黃色小點,漸擴大並突起成銹黃色,先成痂狀,漸成瘤狀,後全果畸形腫大,呈球形或不規則形。病果內部初呈橄欖綠色,後成褐色並粉末化。
病原及發病特點:陰香粉實病是由擔子菌亞門的樟外擔子菌侵染引起。病原菌以擔孢子在病果內越冬,擔孢子借氣流傳播,潛育期7-17天,生長季節有多次感染。擔孢子萌發出菌絲在寄主細胞內擴展蔓延,刺激寄主組織增生,形成腫瘤。在高濕條件易發病,種植密度大、水肥管理差等會導致病情加重。
防治方法
1、冬春季節徹底清除上年殘留在病樹上和脫落在地面的病果,並集中燒毀,以減少侵染來源。
2、加強肥水管理,尤其註意多施磷、鉀肥,少施氮肥,以增強植株抗病能力。
3、春季陰香孕花期至秋季果實成熟期,每隔15-20天噴1次殺菌劑,殺菌劑用1%等量式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N800-1000倍、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70%甲基托佈津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波美0.3-0.5度石硫合劑。最好幾種藥物交替使用,以防止病菌產生抗藥性。
陰香葉斑病。主要為害陰香葉片。病菌大部分從葉尖或邊緣侵入。感病葉片初期出現赤褐色,周圍有較寬黃色環暈的小點,擴大後為圓形或不規則的病斑,黃褐色,最後中央灰白色,上散生黑色小點。病部與健部交界處有一明顯深褐色的緣帶。一般在高溫高濕的環境條件下易發生,夏、秋季病害發生較重。
病原及發病特點:陰香葉斑病由半知菌亞門、腔孢綱、球殼孢目引起。病菌以分生孢子器或菌絲體在病部越冬,環境適宜,植株抽出嫩葉時,在病部的分生孢子器釋放孢子侵染傳播。一般夏、秋季病害發生較重。
防治方法:25%火把可濕性粉劑對陰香葉斑病病原菌菌落生長的速率、孢子的萌發率及葉片感染率的抑制作用最大,其次為露易和腈福2種殺菌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