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脂肪母細胞瘤
来源:74U閱讀網
臟躁治療
1.心血不足治法:養心安神,甘緩和中.
方藥:甘麥大棗湯加味.
炙甘草10克淮小麥30克大棗10枚炒棗仁10克柏子仁10克生地12克麥冬10克仇燈心2紮合歡皮12克鬱金10克加減:頭暈者,加生石決明15克(先煎)、白蒺藜10克;痰多者,加制半夏10克、陳皮6克;哭笑無常者,加菖蒲10克、遠志10克.
2.陰虛火旺治法:滋陰降火,平肝清心.
方藥:百合地黃湯加味.
野百合30克大生地15克知母12克珍珠母30克(先煎)煅龍骨20克生石決20克(先煎)杭白芍15克麥冬12克炒棗仁10克夜交藤15克懷牛膝10克加減:胸悶抑鬱者,加蘇梗10克、合歡皮12克;
便秘者,加柏子仁10克、瓜萎仁10克(打).
3.痰火上擾治法:清熱滌痰,安神開竅.
方藥:溫膽湯加味.
制半夏10克陳皮6克雲茯苓12克枳實10克竹茹12克遠志10克菖蒲10克鬱金10克生地15克赤芍10克黃連5克大棗9枚加減:痰迷心竅,神識不清者,加猴棗散1.5克(吞);苔白膩者,加蘇合香丸1粒,吞服.
4.肝腎不足治法:補益肝腎,平調陰陽.
方藥:二仙湯加減.
生地12克知母10克黃柏6克仙茅10克仙靈脾10克女貞子12克首烏12克淮小麥20克炙甘草10克大棗10枚加減:精神抑鬱者,加遠志10克、菖蒲10克、鬱金10克;夜不成寐者,加炒棗仁10克、柏子仁10克、夜交藤30克.
中成藥
1.知柏地黃九每日2次,每次6克,吞服.適用於陰虛火旺者.
2.猴棗散每日2次,每次1克,吞服.適用於痰火擾心,神識不清者.
3.蘇合香丸每日工~2次,每次1粒,吞服.
適用於痰濁內閉、舌苔白膩者.
4.礞石滾痰丸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適用於痰迷心竅、狂躁不安者.
簡便方
1.驗方丹參15克、遠志10克、磁石30克(先煎)、琥珀末2克(後下),煎服.
2.百合雞子黃湯百合45克,浸一宿,出白沫,去其水,用清水煮,加雞蛋黃攪勻再煮,放白糖或冰糖調味.
其它療法
1.耳針神門、心區(埋針).
2.體針針期門、少沖、內關、心俞、隔俞,輕刺激.
臟躁飲食
臟躁適宜食物
排骨: 排骨,指豬、牛、羊等動物剔肉後剩下的肋骨和脊椎骨,上面還附有少量肉類,可以食用,如:紅燒排骨,是一道中國傢常菜.排骨,也可用來形容人非常瘦,多指男性.
青頭菌: 青頭菌是群眾喜愛的一種食用菌.青頭菌主產於雲南滇西"三江並流"區原始森林地帶,生長環境極其純凈,主要生長在樹林中的草叢裡,每年六至九月出菇.菌內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植物纖維等成份,入口細嫩,香味悠長,有濃鬱的大自然清香氣息.剛出土時有點象球形,以後逐漸展開呈扁圓形,菌帽質地堅固,呈青綠色,表面有一片青褐色的鱗片.
黑棗: 黑棗產各地山區,野生於山坡、谷地或栽培;分佈於遼寧、河北、山東、陜西、中南及西南各地. 材質優良,可作一般用材;果實去澀生食或釀酒、制醋,可提取供醫用;種子入藥,能消渴去熱.
千層面皮: 千層面皮是做意大利菜----千層面的材料,是一種意大利硬質小麥做的面皮.
荷葉餅: 荷葉餅是由秦漢時的“白餅”演變發展而來,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宋代《東京夢華錄》中有“荷葉餅”的記載.據清代 《調鼎集》記載:“薄餅:秦人制小錫罐,裝餅三十張,每客一罐餅,小如柑,罐有蓋,可以貯.餡用炒肉絲,其細如發,蔥亦如之,豬羊並用,號曰‘西餅’”.
小麥: 小麥為禾本科植物,是世界上分佈最廣泛的糧食作物,其播種面積為各種糧食作物之冠,是重要的糧食之一.小麥在我國已有5000多年的種植歷史,目前主要產於河南、山東、江蘇、河北、湖北、安徽等省. 小麥播種季節不同分為春小麥和冬小麥.按麥粒粒質可分為硬小麥和軟小麥;按麥粒顏色可分為白小麥、紅小麥和花小麥. 小麥是我國北方人民的主食,自古就是滋養人體的重要食物.《本草拾遺》中提到:“小麥面,補虛,實人膚體,厚腸胃,強氣力.”小麥營養價值很高,所含的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對人體健康很有益處.
小麥粉(標準粉) 小麥經磨制加工後,即成為面粉,也稱小麥粉 .
貓耳朵 貓耳朵是杭州的名小吃,它是一種面條,因形似貓的耳朵,故名.
臟躁並發癥
血虛臟躁則內火擾心而神不寧,悲傷欲哭.易發生抑鬱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