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煙霧病
来源:74U閱讀網
膝關節脫位
膝關節脫位百科
膝關節骨性結構雖不穩定,但關節周圍和前節內有較堅強的韌帶和肌肉保護,故膝關節脫位較為少見.偶有脫位也是在強大的直接暴力撞擊脛骨上端或間接暴力使膝關節受旋轉或過伸性損傷,致脛骨上端向後、向前兩側脫位(圖1).完全脫位時,不僅關節囊破裂,十字韌帶、內外側副韌帶、半月板以及周圍肌肉的撕裂;甚至合並脛骨棘、脛骨結節撕脫性骨折和股骨髁骨折.內側脫位嚴重者可發生腓總神經牽拉性損傷.嚴重後脫位者,可致膕動、靜脈破裂、栓塞、壓迫,引起肢體壞死和缺血性攣縮.
膝關節脫位
膝關節脫位病因
一、發病原因
脛骨上端受到強大的直接暴力或間接暴力使膝旋轉、過伸時致傷.
二、發病機制
由於膝關節周圍及關節內有許多結構特殊的韌帶維持著關節的穩定性與功能,且較為堅韌;因此,膝關節創傷性脫位並不多見.而在脛骨上端遭受強大的直接暴力時,如車禍、劇烈對抗的競技運動等,可造成某些韌帶結構的嚴重撕裂傷.當暴力超出穩定結構提供的力學強度時,膝關節則可發生脫位.因此可以認為:膝關節脫位肯定伴有膝關節穩定結構的創傷.在某些情況下,暴力還可能在造成韌帶結構損傷的同時,引起脛骨髁的骨折,並導致膝關節骨折-脫位.但膝關節穩定損傷的暴力強度尚不足以引起膝關節完全脫位時,則因股骨在脛骨上發生異常移動而導致完全脫位前的半脫位.而脛股關節半脫位很容易立即復位而不留任何畸形,因此在臨床上常常診斷為膝關節不穩癥.
膝關節脫位
膝關節脫位癥狀
按照脫位的程度和是否伴有骨折將膝關節脫位分為以下3類:
1、膝關節(全)脫位按照脫位時脛骨髁與股骨遠端的相對合的位置分為:①膝關節前脫位;②膝關節後脫位;③膝關節外側脫位;④膝關節內側脫位;⑤膝關節旋轉脫位.
膝關節脫位時關節移位方向之發生頻率一般按下列次序排列:前脫位、後脫位、外側脫位、旋轉脫位和內側脫位.膝關節前脫位的發生率是後脫位的兩倍,向內側脫位之病例約是前脫位的1/8.
2、膝關節骨折脫位通常是在脫位形成過程中,由於股骨髁對脛骨髁的撞擊,可以導致脛骨髁的骨折,並隨著外力的持續而引起骨折移位;當然,附著處之肌肉收縮亦起重要作用.在臨床上,對韌帶附著點處之骨塊撕脫也可看作是伴有骨折的關節脫位.
3、膝關節半脫位膝關節半脫位通常是膝關節相應的韌帶結構斷裂導致的脛骨前移、後移或旋轉.有些作者不主張將半脫位作為膝關節脫位的分類,建議將其視為膝關節不穩定癥一類.
膝關節受傷後,疼痛劇烈,小腿可能向前、後、內、外側面移位或扭曲畸形,失去正常連接關系.局部觸痛明顯,皮下有波動空虛感,並有大片淤血斑,前後抽屜試驗、內外翻應力試驗、過伸應力試驗均陽性,應註意有無血管損傷或神經損傷,仔細檢查足背、脛後動脈搏動及肢體遠端感覺情況.
1、外傷史多有典型的外傷史,應詳細詢問,以求判定與推測傷情及韌帶受累時的損傷情況等.
2、臨床表現主要為膝關節腫脹及疼痛,如有脫位所形成的畸形,則更易診斷.應註意是否合並神經血管損傷.局麻下膝關節內外側加壓試驗及前後抽屜試驗等均有助於明確診斷、分類及治療方法選擇等.
膝關節脫位
膝關節脫位檢查
無相關實驗室檢查.
影像學檢查:標準的正、側位X線平片,有助於診斷及鑒別診斷,若需進一步明確韌帶損傷情況,可借助於MRI檢查;CT掃描則有助於對骨折情況的判定.
膝關節脫位預防
1、關節脫位的預防對本病的預防最主要的是要加強勞動保護,防止創傷發生,體育鍛煉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動作,防止損傷,對兒童應避免用力牽拉.
2、在運動前進行充分的熱身活動,提高肌肉組織的興奮性、反應能力和對抗能力,循序漸進地加大對抗程度,對減少關節脫位是有幫助的.
3、順勢翻滾專業運動員在跌倒時的一些自我保護措施,也值得普通人借鑒.例如,排球運動員在魚躍救球或足球運動員在沖撞後跌倒時,都會順勢翻滾,將直接伸手撐地改為手掌撐地後逐步由肘部、肩部依次著地完成翻滾.有時,運動員在地上翻滾瞭好幾個圈,好像受力很嚴重,但馬上就能站起來繼續投入對抗,原因就在於,他們著地時的巨大沖擊力在翻滾中被身體多個部位分擔,從而不會集中在某個位置導致嚴重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