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醫療 > 疾病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圍絕經期綜合征

圍絕經期綜合征

圍絕經期綜合征

圍絕經期綜合征百科

圍絕經期綜合征又稱更年期綜合征(MPS),指婦女絕經前後出現性激素波動或減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為主,伴有神經心理癥狀的一組癥候群.絕經可分為自然絕經和人工絕經兩種.自然絕經指卵巢內卵泡用盡,或剩餘的卵泡對促性腺激素喪失瞭反應,卵泡不再發育和分泌雌激素,不能刺激子宮內膜生長,導致絕經.人工絕經是指手術切除雙側卵巢或用其他方法停止卵巢功能,如放射治療和化療等.單獨切除子宮而保留一側或雙側卵巢者,不作為人工絕經.

圍絕經期綜合征

圍絕經期綜合征

圍絕經期綜合征病因

卵巢功能衰竭(35%):

更年期綜合征出現的根本的原因是由於生理性或病理性或手術而引起的卵巢功能衰竭,女性特征和生理功能都與卵巢所分泌的雌激素有密切關系,卵巢功能一旦衰竭或被切除和破壞,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就會顯著減少,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女性全身有400多種雌激素受體,這些受體分佈在幾乎女性全身所有的組織和器官,接受雌激素的控制和支配,一旦體內分泌的雌激素減少,就會引發器官和組織的退行性變化,出現一系列的癥狀.

神經遞質水平下降(35%):

神經內分泌的有關研究表明:下丘腦神經遞質阿片肽(EOP)腎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等與潮熱的發生有明顯的相關性,5羥色胺(5-HT)對內分泌,心血管,情感和性生活等均有調節功能,已有報道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的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與血中5-HT明顯降低有關,動物實驗進一步證明下丘腦的5-HT水平在卵巢切除後明顯降低,用雌激素後可發生明顯逆轉,故認為圍絕經期綜合征所表現的功能紊亂癥狀,可能與隨年齡的增長5-HT下降有關,研究發現,絕經後婦女血中β內啡肽(β-EP)及其抗體明顯低於生殖期婦女,而β-EP抗體的下降表示免疫系統調節神經內分泌的功能發生紊亂而出現各種神經精神癥狀.

其他因素(15%):

有報道11對孿生姐妹圍絕經期綜合征開始時間完全相同,癥狀和持續時間也極相近.個體人格特征,神經類型,文化水平,職業,社會人際,傢庭背景等與圍絕經期綜合征發病及癥狀嚴重程度有關,大量的臨床資料表明性格開朗,神經類型穩定,從事體力勞動者發生圍絕經期綜合征者較少或癥狀較輕,而且癥狀消失較快,性格孤僻,神經類型不穩定,有精神壓抑或精神上受過較強刺激,文化層次較高,社會地位與生活條件優越的婦女癥狀較重,說明該病的發生可能與高級神經活動有關.

發病機制

圍絕經期最早的變化是卵巢功能的衰退,繼之表現為下丘腦-垂體功能退化.

1.雌激素:卵巢功能衰退的最早征象是卵泡對促性腺激素(FSH)敏感性降低;卵泡對促性腺激素刺激的抵抗性逐漸增加,絕經過渡期早期的特征是雌激素水平波動很大,甚至高於正常卵泡期水平,系因FSH升高對卵泡過度刺激引起雌二醇過多分泌所致,整個絕經過渡期雌激素不呈逐漸下降趨勢,而是在卵泡生長發育停止時,雌激素水平才下降,絕經後卵巢分泌雌激素極少,婦女體內低水平雌激素主要是由來自腎上腺皮質以及來自卵巢的雄烯二酮經周圍組織中芳香化酶轉化的雌酮,轉化的部位主要在肌肉和脂肪,肝,腎,腦等組織也可促進轉化,雌酮在周圍組織也與雌二醇互相轉化,但與生育期婦女相反,雌酮高於雌二醇.

2.孕酮:在絕經過渡期,卵巢仍有排卵功能,因此仍有孕酮分泌,但因為卵泡發育時間長,黃體功能不全,孕酮量減少,絕經後卵巢不再分泌孕酮,極少量孕酮可能來自腎上腺.

3.雄激素:卵巢產生的雄激素是睪酮和雄烯二酮,絕經前,血液中50%的雄烯二酮和25%的睪酮來自卵巢;絕經後雄烯二酮產生量約為絕經前的一半,其中85%來自腎上腺,15%來自卵巢間質細胞,絕經後卵巢主要產生睪酮,而且量較絕經前增多,系因卵巢間質細胞受到大量的促性腺激素刺激所致.

由於絕經後雌激素的顯著降低,使循環中雄激素與雌激素的比例顯著上升;性激素結合蛋白降低,使遊離雄激素增高,因而絕經後有些女性出現輕度多毛.

4.促性腺激素:絕經過渡期仍有排卵的婦女,其FSH在多數周期中升高,而LH還在正常范圍,但FSH/LH仍小於1,絕經後,FSH,LH明顯升高,FSH升高更為顯著,FSH/LH>1,在自然絕經1年內,FSH能上升13倍,而LH僅上升3倍,絕經2~3年內,FSH/LH達最高水平,以後隨年齡增長漸下降.

5.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圍絕經期GnRH的分泌增加,並與LH相平行.

6.抑制素:絕經後婦女血抑制素濃度下降,較雌二醇下降早且明顯,可能成為反映卵巢功能衰退更敏感的標志,抑制素有反饋抑制垂體合成分泌FSH作用,並抑制GnRH對自身受體的升調節,從而使抑制素濃度與FSH水平呈負相關,絕經後卵泡抑制素極低,而FSH升高.

圍絕經期綜合征

圍絕經期綜合征

圍絕經期綜合征癥狀

更年期綜合征中最典型的癥狀是潮熱,潮紅,更年期綜合征多發生於45~55歲,90%的婦女可出現輕重不等的癥狀,有人在絕經過渡期癥狀已開始出現,持續到絕經後2~3年,少數人可持續到絕經後5~10年癥狀才有所減輕或消失,人工絕經者往往在手術後2周即可出現更年期綜合征,術後2個月達高峰,持續2年之久.

1.月經改變:月經周期改變是圍絕經期出現最早的臨床癥狀,大致分為3種類型:

(1)月經周期延長,經量減少,最後絕經.

(2)月經周期不規則,經期延長,經量增多,甚至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斷,然後逐漸減少而停止.

(3)月經突然停止,較少見,由於卵巢無排卵,雌激素水平波動,易發生子宮內膜癌,對於異常出血者,應行診斷性刮宮,排除惡變.

2.血管舒縮癥狀:主要表現為潮熱,出汗,是血管舒縮功能不穩定的表現,是絕經期綜合征最突出的特征性癥狀,約3/4的自然絕經或人工絕經婦女可以出現,潮熱起自前胸,湧向頭頸部,然後波及全身,少數婦女僅局限在頭,頸和乳房,在潮紅的區域患者感到灼熱,皮膚發紅,緊接著爆發性出汗,持續數秒至數分鐘不等,發作頻率每天數次至30~50次,夜間或應激狀態易促發,此種血管功能不穩定可歷時1年,有時長達5年或更長.

圍絕經期綜合征

圍絕經期綜合征

圍絕經期綜合征檢查

本征癥狀復雜,對其主要癥狀應給予正確的估計,並能對器質性病變及早予以鑒別診斷.

1.病史:仔細詢問癥狀,治療所用的激素,藥物;月經史,絕經年齡;婚育史;既往史,是否切除子宮或卵巢,有無心血管疾病史,腫瘤史及傢族史.

2.體格檢查:包括全身檢查和婦科檢查,對復診3個月未行婦科檢查者,必須進行復查.

3.實驗室檢查:主要是激素水平的測定.

婦女在圍絕經期容易發生高血壓,冠心病,腫瘤等,因此必須除外心血管疾病,泌尿生殖器官的器質性病變,要與神經衰弱,甲亢等鑒別.

圍絕經期綜合征預防

1.醫療保健人員應以積極主動與更年期婦女進行衛生保健知識的宣傳教育,幫助他們掌握必要的科學知識,消除恐懼與疑慮,以樂觀和積極的態度對待更年期.

2.對更年期婦女的傢人,主要是對她們的丈夫也要進行衛生保健知識的宣傳,幫助他們瞭解婦女更年期可能出現的癥狀,在一旦出現某些神經功能失調癥狀時,應給予關懷,安慰,鼓勵和同情.

3.更年期婦女最好半年至1年進行1次體格檢查,包括婦科檢查和防癌檢查,有選擇地做內分泌檢查,醫療保健人員應向更年期婦女提供優質咨詢服務,幫助他們預防更年期綜合征的發生,或減輕癥狀,縮短病程.

4.絕經前行雙側卵巢切除術者,適時補充雌激素.

姬莊  急性咽峽炎  雙營村南  急救包  黃耀明  直腸陰道隔  無道  句容市  魏傢墩  肩手綜合征  以人為本  上申  李迥秀  皋陶  煙墩坡  慢性中耳炎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