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爆震傷
来源:74U閱讀網
胸腺癌
胸腺癌百科
原發性胸腺癌是指具有惡性細胞結構特征的胸腺上皮腫瘤,在概念和實踐中,容易和惡性胸腺瘤和胸腺轉移癌相混淆.最常見的組織類型是鱗狀細胞癌和未分化癌,絕大多數患者有不同癥狀.治療上以手術切除和放療為主,但療效和預後較差.
胸腺癌
胸腺癌病因
病理因素(60%):
胸腺癌是指的來源於細胞學惡性的胸腺上皮的腫瘤,與侵襲性(同樣具生物學惡性)的異常新生物但細胞學良性的胸腺瘤在臨床行為上顯著不同.
遺傳因素(30%):
傢族中有癌癥病史的人會根據遺傳基因或染色體導致癌癥病癥的遺傳.
其他因素(10%):
其他部位的癌癥細胞通過淋巴等途徑進行轉移.
發病機制
病理分型:Marchevsky的組織學分型是目前最常采用的方法,胸腺癌可分為:鱗狀細胞癌,淋巴上皮瘤樣癌,基底細胞樣癌,黏液表皮樣癌,肉瘤樣癌,小細胞未分化細胞混合癌,透明細胞癌和未分化癌;Mtiller Hermelink(1989)分型對預後有一定價值,根據他的觀點,胸腺癌可分為:分化良好型,腫瘤組織中可見少許皮質和髓質結構存在;Ⅱ型惡性胸腺瘤型,腫瘤組織中完全無皮質及髓質結構存在.
胸腺癌
胸腺癌癥狀
胸腺癌的癥狀:
盜汗呼吸困難咳嗽消瘦胸痛重癥肌無力
胸腺癌多見於成年男性,平均年齡50歲(19~74歲),其中類淋巴上皮癌也可見於兒童,基底細胞樣癌多見中老年男性,黏液表皮樣癌與腺鱗癌也可見於中老年女性,臨床表現和胸腺瘤相似,但發展較快且容易導致縱隔結構的移位,多數患者就診時有不同癥狀,大多數病人表現為胸痛或胸部不適,部分病人可有消瘦,盜汗,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若腫瘤較大,可出現上腔靜脈阻塞表現,個別病人可同時伴有重癥肌無力,大多數胸腺癌病人在首次發現時已有外侵或轉移表現,一般多侵犯周圍器官或向前縱隔淋巴結,無名靜脈,胸膜,肺,心包擴散轉移,個別病人也可表現出胸腺瘤的一些從屬綜合癥狀,如伴有全身紅斑狼瘡等,極少胸腺癌病人也可僅在體檢時偶爾被發現,而無任何臨床癥狀.
胸腺癌的臨床表現與胸腺瘤很相似,除有縱隔結構轉移癥狀較頻繁,且進展較快的特點外,胸腔外轉移或臨床轉移的證據也更有可能在診斷中出現,重癥肌無力,後天性紅細胞再生不良,或低丙種球蛋白血癥與胸腺癌的聯系尚未見報道.
胸腺癌
胸腺癌檢查
胸腺癌需做的檢查項目
EB病毒抗體(EBV-Ab)EB病毒殼抗原IgA抗體細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尿常規胸部平片胸部MRI胸部CT檢查
1.免疫組化檢查:是診斷胸腺癌以及將胸腺癌與惡性胸腺瘤,肺癌及其他惡性腫瘤相鑒別的最主要手段,多數學者通過大量的研究發現,細胞角蛋白單克隆抗體幾乎和所有的胸腺癌呈陽性反應,並且不同的細胞角蛋白單抗的應用有助於胸腺癌亞型的診斷.
2.EB病毒抗體測定:Herle(1976)報道淋巴上皮瘤有EB病毒(EBV)抗體滴定升高的表現,Leyvraz(1985)報道瞭EBV在胸腺類淋巴上皮癌發生學上的作用,病人血清檢查提示存在有EBV的感染,以後又陸續有胸腺類淋巴上皮癌存在EBV基因,其瘤細胞內檢測到EBV相關抗原的報道,因此目前在診斷胸腺類淋巴上皮癌時,可進行EBV抗體測定,患胸腺類淋巴上皮癌時其抗體滴度往往明顯升高.
3胸部X線檢查:最常見表現是實質性腫塊陰影大多位於前上縱隔胸腺區域,其塊影大小不一,形態多不規則,密度較濃尚均勻,為典型的實質性腫塊表現,腫塊若突向一側胸腔,可與肺門及大血管陰影相重疊,少數病例可見胸骨骨質破壞表現.
4.CT掃描:對判斷胸腺癌有無外侵及外侵的程度有重要價值,常表現為前上縱隔呈類圓形或不規則形腫塊,並可清晰地顯示胸腔或心包積液的程度,增強CT片可清晰顯示腫塊與大血管關系,對手術方案的設計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胸腺癌預防
平時註意一下生活細節,註意生活規律,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1.有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可見壓力是重要的癌癥誘因,中醫認為壓力導致癌癥預防過勞體虛從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體內代謝紊亂,導致體內酸性物質的沉積;壓力也可導致精神緊張引起氣滯血淤、毒火內陷等.
2.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多在陽光下運動,多出汗可將體內酸性物質隨汗液排出體外,避免形成酸性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