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醫療 > 疾病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小兒肝豆狀核變性

小兒肝豆狀核變性

小兒肝豆狀核變性

小兒肝豆狀核變性百科

肝豆狀核變性(hepatolenticulardegeneration,HLD)又稱Wilson病,是一種遺傳性銅代謝缺陷病,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其特點是由於銅沉積在肝、腦、腎和角膜等組織,而引起一系列臨床癥狀.發病率約為1/(50萬~100萬).

小兒肝豆狀核變性

小兒肝豆狀核變性

小兒肝豆狀核變性病因

本病致病基因定位在13q14.3.其發病機制迄今未明,現認為其基本代謝缺陷是肝臟不能正常合成血漿銅藍蛋白(ceruloplasmin),銅與銅藍蛋白的結合力下降以致自膽汁中排出銅量減少.人銅藍蛋白基因位於3q23-25,其基因突變與本病相關,目前發現6種移碼突變導致編碼蛋白功能障礙,銅藍蛋白無法與銅結合.

銅是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體新陳代謝所需的許多重要的酶,如過氧化物歧化酶、細胞色素C氧化酶、酪氨酸酶、賴氨酸氧化酶和銅藍蛋白等,都需銅離子的參與合成.但機體內銅含量過多,高濃度的銅會使細胞受損和壞死,導致臟器功能損傷.其細胞毒性可能是銅與蛋白質、核酸過多結合,或使各種膜的脂質氧化,或是產生瞭過多的氧自由基,破壞細胞線粒體、過氧化物小體、溶酶體等.

小兒肝豆狀核變性

小兒肝豆狀核變性

小兒肝豆狀核變性癥狀

該病的發病年齡、臨床表現有明顯的個體差異,與地理環境、飲食結構、基因突變在不同組織的表達不同等有關.患兒肝內銅的貯積在嬰兒期即已開始,大都在學齡期發病,但亦有早在3

歲或晚至成人期發病的.整個病程大致可分為

3

個階段:首先是從出生後開始的無癥狀期,除輕度尿銅增高外一切正常,甚少被發現.以後隨著肝細胞中銅貯積量的增加,逐漸出現肝臟損害.繼而銅開始在腦、眼、腎和骨骼沉積,發生肝外組織損害.

(

)

肝臟損害

肝臟是最常見的受累器官,多表現為慢性肝炎、肝硬化,反復出現疲乏、食欲差、嘔吐、黃疸、浮腫或腹水等.有少數表現為急性肝炎,甚至迅速發展至急性肝功能衰竭.輕者僅見肝脾大而無臨床癥狀.約15

%的患兒在出現肝病癥狀前或同時發生溶血性貧血,一般是一過性的,但亦可發生嚴重溶血合並爆發性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溶血原因是由於大量銅由肝臟釋放人血循環,直接損傷紅細胞膜所致.此時患兒常無

K

-

F

環出現,因此對凡是非球形紅細胞性溶血性貧血,且

Coombs

試驗陰性的患兒都應註意排除本病的可能性.除溶血外,患兒尿銅明顯增高,血清銅藍蛋白低下.

(

)

神經精神損害

神經系統損害僅次於肝損害,其癥狀出現亦多晚於肝損害.早期主要是構語困難(

納吃

)

、動作笨拙或震顫、不自主運動、表情呆板、肌張力改變等,到晚期精神癥狀更為明顯,常有行為異常和智能障礙.顱腦

CT

MRI

可顯示基底節低密度灶,嚴重時可累及丘腦、腦幹和小腦.

(

)

腎臟損害

大都繼發於肝損害,少數可作為首發癥狀,主要表現為腎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礙,如蛋白尿、糖尿、氨基酸尿和腎小管酸中毒表現,少數患兒可有Fanconi

綜合征癥狀.

(

)

其他損害

角膜K

-

F

環常隨神經系統癥狀出現,是本病特有的體征,初期需用裂隙燈檢查.部分患兒有骨骼系統損害,發生背部或關節疼痛,雙下肢彎曲,可有自發性骨折.

X

線檢查常見骨質疏松、關節間隙變窄或骨贅生等病變.

少數患者可並發甲狀旁腺功能減低、葡萄糖不耐受、胰酶分泌不足、體液或細胞免疫功能低下等.

小兒肝豆狀核變性

小兒肝豆狀核變性

小兒肝豆狀核變性檢查

主要是血清銅藍蛋白降低,血清中非銅藍蛋白的銅增多,尿銅排出量增加,肝含銅量增加.

1.血清銅藍蛋白測定 正常小兒為200-400mg/L(或血清氧化酶測定為0.25~0.49O.D);患兒通常低於200mg/L(或<0.25O.D)甚至在50mg/L以下.但有5%的患兒正常或在正常低限.

2.24小時尿銅排出量測定 正常小兒尿銅低於40ug/24小時;患兒明顯增高,常達100-1000ug/24小時.由於其他原因所致肝病,包括慢性活動性肝炎、膽汁滯留、肝硬化等,亦常有尿銅排出量增高,在診斷時應予以鑒別.該項指標對估價治療效果和指導藥物劑量頗有幫助.

3.肝細胞含銅量測定 上述銅生化測定未能確診的病例,可采用肝穿刺方法測定肝組織內的銅含量.正常人肝含銅量多在20ug/g(幹重)以下,患兒可高達200~3000ug/g(幹重).采集肝標本時須註意勿被污染,送檢標本量應>5mg,以保證檢測數據可靠.肝銅量增高還可見於肝內、外膽管阻塞性膽汁瀦留、膽汁性肝硬化,應予以區別.

4.同位素銅結合試驗 根據正常人在經靜脈給銅後肝細胞能迅速將其合成銅藍蛋白並分泌入血循環的特點,可一次給患者靜註64Cu或67Cu(半衰期分別為12和61小時)0.3~0.5uCi.在註射後5~10分鐘、1、2、4、24和48小時各采集血樣一次,檢測其放射量.正常人在4~48小時之間呈持續上升,而患者則在4小時以後持續下降,其48小時血樣的計數僅為小時的一半.

小兒肝豆狀核變性預防

是否為缺陷基因攜帶者可檢出本癥雜合子,以便做遺傳咨詢;本病產前診斷已有可能,必要時可終止妊娠.

白南  楓隱路陽羨  皂素  高黎  檔案室  杜郵之賜  金鉆  實化  強力推薦  量刑  伯玉  派鎮  九康路九如  同異  盤龍苑橋  黑鯊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