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醫療 > 疾病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淋巴絲蟲病

淋巴絲蟲病

淋巴絲蟲病

淋巴絲蟲病百科

淋巴絲蟲病(lymphaticfilariasis)由班氏、馬來和帝汶絲蟲引起.其臨床特征主要是急性期的淋巴管炎與淋巴結炎,以及慢性期的淋巴管阻塞及其產生的一系列癥狀.亦有不出現明顯癥狀而僅於血內有微絲蚴者,即所謂“絲蟲感染".這幾種絲蟲的微絲蚴都具有較嚴格的夜間出現於外周血流中的特性.在我國絲蟲病流行於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864個縣、市(未包括臺灣省).據防治前調查統計,全國有絲蟲病人3099.4萬,居當時世界第一位,很多患者有象皮腫、鞘膜積液、乳糜尿等癥狀和體征.經過努力防治,取得瞭很大成績,截止到1994年,經考核已有864個縣、市達到基本消滅絲蟲病的標準,有效控制瞭絲蟲病的傳播.

淋巴絲蟲病

淋巴絲蟲病

淋巴絲蟲病病因

微絲蚴感染 (20%):

系胎生,主要出現於外周血液,遊動如蛇,班氏微絲蚴長約280μm,寬約7μm,馬來微絲蚴較班氏微絲蚴為短細,在光學顯微鏡下可見微絲蚴細長,頭端鈍圓,尾端尖細,外被鞘膜,體內有圓形的體核,頭部無核部位稱頭端空隙,神經環位於蟲體前1/5處,其後為排泄孔,排泄細胞,蟲體後部有G,R2,R3和R4四個細胞,其後腹側有肛孔,尾核位於尾部,班氏和馬來微絲蚴的形態有顯著不同,微絲蚴超微結構與光鏡下所見基本相同,體壁與成蟲相似,包括多膜層角皮,背,腹和側索,皮下層和肌細胞等,無分化的假體腔,微絲蚴的壽命,在人體內可活2~3個月,甚達3年者,班氏絲蟲微絲蚴在實驗動物身上可活9個月以上.

淋巴絲蟲病

淋巴絲蟲病

淋巴絲蟲病癥狀

本病潛伏期自感染期幼蟲侵入人體至血液內發現微絲蚴為止,一般1年左右,但亦可早至4個月或遲至1.5年.帝汶絲蟲病潛伏期為3個月.從人體淋巴結檢查最早查到班氏絲蟲成蟲為感染後3個月.絲蟲病的臨床表現輕重不一,在流行地區可有50%~75%的“無癥狀"的感染者.馬來絲蟲主要寄生在淺部淋巴系統,因此四肢淋巴管炎和皮腫最為明顯.班氏絲蟲不僅寄生於四肢淋巴管,同時還寄生於深部淋巴系統的泌尿、生殖器官,引起精索、附睪、睪丸、陰囊等的炎癥和結節.

淋巴絲蟲病

淋巴絲蟲病

淋巴絲蟲病檢查

1.白細胞計數與分類:早期有過敏反應的患者白細胞總數與嗜酸性粒細胞增加,前者大多在(10~20)×109/L之間,後者在20%以上,如有細菌繼發感染,除白細胞總數增加外,中性粒細胞亦顯著增加.

2.血液微絲蚴的發現絲蟲病的確診有賴於微絲蚴的發現,通常采用外周血液的檢查,大多自夜10時至次晨2時微絲蚴最易找到,如夜間血中超出150條/60μl,白晝亦可找到.

(1)鮮血法:用血紅蛋白計吸管吸取耳垂血20μl,在低倍顯微鏡下找微絲蚴,陽性者可見微絲蚴自由擺動,前後卷曲,頗為活躍.

(2)塗片法:耳垂取血三大滴(約等於60μl)置於玻片中心,塗成厚薄均勻邊緣整齊的長方形或橢圓形厚血片,約2cm×3cm大小,自20世紀80年代起,又統一規定為120μl,即六大滴雙片法,染色可用品藍或硼砂亞甲藍染色法,如鑒別蟲種有困難時可用吉姆薩或蘇木精染色,采用熒光色素吖啶橙染色法,亦可提高微絲蚴檢出率.

(3)濃集法:微絲蚴的濃集法很多,都是將血液內的紅細胞溶解後,離心沉淀,吸取沉渣,尋找被集中在沉渣內的微絲蚴,常用的溶血劑為蒸餾水.

淋巴絲蟲病預防

一、預防

1、普查普治有組織有計劃地對流行區1歲以上人群進行普查.凡微絲蚴陽性的有癥狀或無癥狀的患者,或微絲蚴陰性但有典型絲蟲病病史和體征者,均應進行普治.在絲蟲病中、高流行區推行普查普治結合全民(5歲以上)服用乙胺嗪或乙胺嗪藥鹽.全民服乙胺嗪劑量為:班氏絲蟲病3g療法(療程3天或5天)或4.2g療法;馬來絲蟲病為0.5~1、0g,1次或2次分服,第2年重復1次.

WHO1999年推薦的群體防治淋巴絲蟲病:①阿苯達唑600mg加伊維菌素400μg/kg體重或加乙胺嗪6mg/kg體重,1次/年,連續5~6年;②0.2%~0.4%藥鹽防治1~2年,可有效控制淋巴絲蟲病流行.

2、切斷傳播途徑主要是滅蚊.掌握“滅早、滅小、滅瞭"的原則.滅蚊地區,重點是廣大農村.搞好環境衛生,清潔畜舍,填平窪地.在蚊蟲棲息較多的場所,用藥物滯留噴灑.結合農業生產防治病蟲害等措施,控制稻田中的幼蟲.

非誠勿擾  鹽堿地  散熱技術  同甫  樂明  身體護理  人大代表  嬰兒貧血  東邑  後杜  三教  五五  丹東市  側柏葉  李幼斌  肺栓塞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