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醫療 > 男性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眶隔脂肪釋放消除腫眼泡

眶隔脂肪釋放消除腫眼泡常用名:

眶隔脂肪釋放消除腫眼泡簡介:眶隔脂肪釋放消除腫眼泡是指在保留眶脂弓緣的基礎上,根據個性化差異,精確設計、計算選擇脂肪釋放或轉移的數量,再去除多餘皮膚,從而達到消除腫眼泡目的一種手術,其效果通常可以長期維持。

眶隔脂肪釋放消除腫眼泡適用人群

1、存在腫泡眼,有求美意向者。

2、下瞼眶脂肪明顯外突但皮膚和眼輪匝肌不松弛者。

眶隔脂肪釋放消除腫眼泡禁忌人群

1、患有嚴重心、肝、腎、腦等重要器官的活動性和進行性疾病者。

2、患有嚴重的出血性疾病者。

3、精神病患者或心理障礙者。

4、有先天弱視、慢性結膜炎、紅眼病、眼部急性感染等眼科疾患者。

5、月經期、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婦女應避免手術。

6、各種原因導致的眼球突出者。

7、面神經癱瘓且伴有瞼裂閉合不全者。

8、對手術期望值過高、有不切實際的要求者。

9、過敏體質、瘢痕體質者最好不做。

10、親屬不同意或本人對手術的心理準備不充分者不應急於手術。

眶隔脂肪釋放消除腫眼泡技術/手術風險

1、感染

不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在眼部存在感染情況下進行手術;不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皮膚、器械、縫線消毒不嚴;手術操作粗暴、組織創傷,降低瞭組織的抵抗力等,均可能引起感染的發生。

2、血腫

可發生於皮下、肌肉下或眶隔內,由於止血不徹底或術後壓迫不夠所致。輕者讓其自行吸收,術後4天可做濕熱敷促進早期吸收;重者須及時就醫處理,醫生可能會切開切口,清除血腫,重新止血並予以縫合。

3、下瞼外翻和瞼球分離

是常見且較難處理的並發癥。常見原因為脂肪切除量過多,或者因切口感染引起瘢痕形成,牽拉下瞼導致。此外,老年人眼輪匝肌松弛,瞼板彈性減弱,術後也有發生輕度下瞼外翻的可能。

4、下瞼凹陷

由於切除眶隔脂肪過多所致。一旦發生,輕者不必矯治,重者待術後3~6個月後前往專業正規醫療美容機構,釆用遊離脂肪或真皮脂肪移植充填等方法進行治療。

5、眼袋存留

脂肪去除不均勻可導致眼袋存留。術前仔細觀察脂肪團突出情況並做好標記,可避免此種情況發生。必要時可行第二次手術,再次去除眶脂。

6、雙側不對稱

多因術前雙側設計不對稱,術中切除組織量不對稱,術前雙側眶隔脂肪膨出程度不同等所致。可待恢復後,前往專業正規醫療美容機構行矯正術。

眶隔脂肪釋放消除腫眼泡效果說明

維持時間:手術效果一般可長期維持。

影響因素:受個人體質、操作規范、術後護理等因素的影響,不同患者術後的效果及維持時間會有差異。

時間變化: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眼周皮膚會逐漸衰老、松弛,導致手術的美容效果逐漸消失。求美者可在咨詢醫生後考慮進行二次手術。

眶隔脂肪釋放消除腫眼泡術後護理

1、嚴重腫脹期(術後當天~3天)

腫脹比較明顯,術後當天會有少許滲血,輕微疼痛。處理方式包括:術後可遵醫囑口服抗生素和消腫藥;24小時後復診、換藥、解除包紮;術後72小時內可冰敷15~20分鐘,不要用手去揉眼睛,術後當日有少許滲血可用無菌棉簽擦拭;術後采取頭高平臥位休息,減少眼部活動,防止術後出血,減輕術後腫脹。

2、快速消腫期(術後4天~6天)

此期眼部消腫迅速,皮膚淤青基本吸收,眼周圍皮膚發黃是淤青吸收標志,耐心等待幾日後可完全消失。註意事項:保持手術部位傷口清潔幹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3、拆線日(術後7天)

7天到院拆線。註意事項:應保持傷口清潔,防止感染;拆線後24小時內,傷口不能沾水;不可用力揉搓傷口,可塗抹祛疤軟膏,淡化疤痕;註意飲食清淡,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4、組織恢復期(術後8天~30天)

逐漸恢復,效果逐漸顯現。註意事項:可正常洗漱沾水;術後需在安靜舒適的環境休養;2周內不要看電視、報紙,臥床休息時最好半臥位,避免眼睛過度疲勞或頭部位置過低而加重傷口腫脹;應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同時多吃水果和新鮮蔬菜,促進傷口的愈合;一個月內戴墨鏡或眼睛防護、防曬工作。

5、效果穩定期(術後31天~180天)

形態效果逐漸穩定。耐心等待最終效果,及時回診,檢查術後恢復情況。

眶隔脂肪釋放消除腫眼泡術前註意

1、患者需與醫生充分交流,瞭解手術的具體流程、術後可能達到的效果以及可能存在的風險。

2、如有結膜炎、瞼緣炎、嚴重沙眼者必須治愈後才能進行手術。眼周有炎癥者暫緩手術。

3、配合醫生進行相關檢查,如血常規、出血及凝血時間、肝腎功能等,排除手術禁忌。

4、眼部近期做過其他手術者需提前與醫生進行溝通,必要時延期本次手術。

5、手術前1周停止飲酒,戒煙。

6、遵醫囑停用阿司匹林、維生素E及其他擴血管藥物。

7、女性要避開生理期,妊娠期及哺乳期。

8、術前不要化妝,保持面部清潔。

眶隔脂肪釋放消除腫眼泡相關醫學知識

腫眼泡即通常所說的眼袋,其相關醫學知識如下:

1、眼袋形成的原因

(1)先天性遺傳因素所致眼輪匝肌肥厚,使下眼瞼皮膚呈現輪狀突起,特別在微笑時尤為明顯。

(2)自然因素是指人體隨著年齡增加,皮膚、皮下組織、肌肉及其相關結構發生退行性變化,使皮膚變薄、彈性降低、松弛,而眶隔脂肪向松弛的皮膚突出呈現眼袋變化。

(3)外傷性因素致眼輪匝肌與眶隔損傷,眶隔脂肪隨薄弱的皮膚突出形成下瞼袋狀畸形。

(4)此外,勞累、睡眠欠佳、夜生活過度及全身或慢性疾病等,均易誘發或加速眼袋形成,甚至於眼周呈現黑眼圈。

2、依據眼袋形成的原因分型

(1)單純皮膚松弛型:以單純皮膚松弛、皺紋增多為主要表現。

(2)眶脂肪疝岀型:眶隔後脂肪並無明顯增多,但眶隔外的組織松弛、張力降低,導致眶脂肪疝出。在手術中尚未打開眶隔膜,脂肪組織就自動暴露出來。

(3)眶脂肪增多型:主要表現為眶內脂肪組織增多,同時存在皮膚、眼輪匝肌的松弛,在下眼瞼形成明顯的松垂、臃腫。

(4)單純眼輪匝肌肥厚型:主要表現為眼輪匝肌肥厚,在下瞼形成臃腫,但皮膚並不松弛。多見於年輕人,實際上是指肌性眼袋。

3、依據臨床表現和解剖學特點分型

(1)皮膚松弛型:以下眼瞼皮膚無彈性、松弛為主,並形成很多皮膚皺紋,同時伴有眼輪匝肌松弛,但無眶脂肪突出移位。

(2)眶脂肪脫垂型:由於眼瞼皮膚、眼輪匝肌、眶隔膜松弛無力,使眶脂肪移位、脫垂,使下瞼向外膨突或呈袋狀形態。

(3)眼輪匝肌肥厚型(特殊型):表現為瞼緣下方的水平狀橫行隆起,常發生於經常微笑或習慣性瞇眼者,以年輕人多見。

(4)混合型:指兼有上述兩型或兩型以上特點者,特別是皮膚松弛型和眶脂肪脫垂型,或皮膚松弛型和眼輪匝肌肥厚型,但三種類型同時存在者罕見。隨年齡增長,混合型下瞼眼袋逐漸增多。

4、依據瞼皮膚、眼輪匝肌、眶脂肪的狀況分型

(1)Ⅰ型:表現為皮膚松弛,皮下脂肪萎縮。

(2)Ⅱ型:表現為皮膚和眼輪匝肌松弛。

(3)Ⅲ型:表現為皮膚和眼輪匝肌松弛,眶脂肪下垂突出。

(4)Ⅳ型:表現為眶脂肪膨出,皮膚和眼輪匝肌緊張度尚好。

5、依據眼袋所處的水平位置分型

可分為瞼板前眼袋(肌性瞼袋)、眶隔前眼袋、眶區眼袋和顴部眼袋(面頰部眼袋)。

6、依據眼袋前壁和袋內容物的病變程度和臨床表現分型

(1)輕度下瞼眼袋:眼袋前壁病變程度輕,袋內容物膨岀不明顯。坐位平視檢查時,下瞼皮膚、眼輪匝肌、眶隔膜略顯松弛,眶脂肪稍向前膨隆移位或不明顯。松弛、隆起的范圍局限於眶下緣以上區域。此種類型多見於中老年人、眼袋初發期或年輕人的下瞼眼袋。

(2)中度下瞼眼袋:眼袋前壁病變程度較明顯,袋內容物增加,前隆明顯。坐位平視檢查時,可見下瞼皮膚、眼輪匝肌、眶隔膜明顯松弛、下垂,眶脂肪明顯向前下方隆起、脫垂移位。松弛、隆起、脫垂的范圍較廣,以眶骨下緣區域最為明顯。此種類型多見於中老年人,往往伴有明顯的外眥部魚尾紋,下瞼鼻顴溝、顴溝往往連成一體或形成一弧狀溝紋。臨床上要求手術整復者以此型最多。

(3)重度下瞼眼袋:眼袋前壁病變程度重,袋內容物顯著增加,並向下移位、脫垂。坐位平視檢查時,可見下瞼皮膚、眼輪匝肌、眶隔膜明顯松弛,眶脂肪推擁袋前壁向下方隆起、脫垂移位,呈兜袋狀,下瞼鼻顴溝與顴溝連成一體,且往往被脫垂的眼袋遮掩。松弛、脫垂、隆起的范圍較大,主要位於眶骨下緣以下區域,可波及面顴部。此種類型多見於老年人,且面部老化明顯,多皺紋,常常伴有眉及外眥角下垂,表現為外眥遮蔽,呈特有的三角形瞼部形態。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昌平東  喜多  佛首  木旺  秘笈追蹤  嗜血破曉  韓墅  藝名  原鰭  文淵  伯隆  孫營路  不見君  誇大其詞  傳播快  國傢公務員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