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米的營養價值
来源:74U閱讀網
八味平胃散常用名:
八味平胃散簡介:八味平胃散,中醫方劑名。出自《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主治飲食傷於胃脘,每晨吐清酸水數口,或膈間常如酸折。癥見每晨吐清酸水數口,日間無事,亦有膈間常如酸折。
八味平胃散組成
厚樸(去皮,薑炒 )、升麻 、射幹(米泔浸) 、茯苓各一兩半,大黃(蒸)、枳殼(去瓤,麩炒)、甘草(炙)各一兩,芍藥半兩。
八味平胃散用法用量
每服四錢,水一盞,煎七分,空心熱服。
八味平胃散主治
飲食傷於胃脘,每晨吐清酸水數口,或膈間常如酸折。八味平胃散運用
本方以每晨吐清酸水數口,日間無事,亦有膈間常如酸折為診斷要點。八味平胃散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論
1、《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厚樸去皮,薑炒、升麻、射幹米泔浸、茯苓各一兩半,大黃蒸、枳殼去瓤,麩炒、甘草炙各一兩,芍藥半兩。每服四錢,水一盞,煎七分,空心熱服。”
方論選錄
1、《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吞酸者,宿食所為,故曰中脘有飲。噌有宿食則酸。噫氣吞酸,暖宿腐氣,逆咽酸水,亦有每晨吐清酸水數口,日間無事者;亦有膈間常如酸折。皆飲食傷,兼中脘所致。生料平胃散加神曲、麥蘗各半錢,或八味平胃散。”
2、《素問·至真要大論》:“吐酸,證名,指吐出酸水之癥。多因宿食、濕痰、熱鬱、停飲等所致。常兼見氣悶飽脹,噯氣腐臭等。治宜和中消食化痰,用曲術丸、八味平胃散、幹薑丸等方;若從熱化,則梔連二陳湯、咽醋丸。有因肝鬱犯胃,濕鬱化熱所致者,癥見兩脅刺痛,口苦咽幹,心煩吐酸,脈弦數。治宜泄肝清火。用逍遙散合左金丸,或柴葛平胃傘,有因脾胃虛寒所致者,癥見面色萎黃,飲食減少,苔白,脈弦細。治宜溫養脾胃。用香砂六君子湯、理中湯、溫胃飲等方。參外感吐酸水,內傷吐酸水,吞酸等條。本證可見於慢性肥厚性胃炎、潰瘍病、消化不良、胃酸分泌過多癥等疾患。”
3、《私案》:“治諸泄瀉,百不失一。肉豆蔻五兩,面炮,縮砂二兩,炒丁香一兩,去花同炒,上細末。每服五錢匕或六七錢,以米飲或粟飲服,空心食前,日三四服,僅二三服,必有驗。若利止則可服嘉禾散、六味、八味平胃散;若微利不止,則嘉禾散、平胃散一服,各加肉豆蔻二三錢,可服之,徐得平愈也。貴賤老幼,大人小兒皆可用之。又方(口傳):肉豆蔻五個,丁子廿粒。上肉豆蔻每顆以錐作兩三穴,每穴串塞丁香,以面裹,炮去面,共丁香切抹,分作二服,以白粥頓服之,一劑不止則可至二三劑,必得安全。若渴飲即五苓散加肉豆蔻,入竹葉、燈心煎,可服。”
4、《要訣》:“噫氣吞酸,噯宿腐氣,逆咽酸水,亦有每晨吐清酸水數口,日間無事者,亦有膈間常如酸折(折當作蜇,蜇,螫也),皆飲食傷中脘所致(文有訛脫),生料平胃散加神曲,麥蘗各半錢,或八味平胃散。(按:八味平胃散,據《類方》系(《三因》厚樸、升麻、射幹、茯苓、大黃,積殼,甘草、芍藥水煎者,似不與證協,恐是別方。)。”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