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腫痛緊急處理方法
来源:74U閱讀網
【秋季飲食】
秋季是指從立秋至霜降的三個月,八月又稱桂月,時令進入白露之後,夜間的溫度驟然下降,露水開始凝結,這是自然界陽消陰長的一個標志。九月又叫霜月,時令進入寒霜後,天氣就慢慢變涼瞭,陰氣漸長,萬物趨向收藏,露水也因氣溫的不斷下降漸漸凝結成霜。
秋季的特點是由熱轉寒,陽消陰長。立秋後,由於氣溫隻是下降,餘熱尚存,秋陽肆虐,仍可見到夏日餘威,加上入秋後雨水較多,濕氣較重,濕熱蘊蒸,故有“秋老虎”之說,但處暑過後,氣候便開始涼起來瞭。
秋季飲食應以防燥養陰、滋陰潤肺為準。古代最重要的營養專著(《飲膳正要》中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事實證明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而應該少吃一些辛辣的食品,如蔥、薑、蒜、辣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食品,如廣柑、山楂、新鮮蔬菜等。因為肺主辛味,肝主酸味,應防肺氣太過,損傷瞭肝脾功能。
【秋季飲食宜忌原則】
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立秋一到,天氣雖然早晚涼爽,但白天仍有秋老虎肆虐,所以人的身體極易出現倦怠、乏力等情況。秋季養生保健必須遵循“養收”的原則,其中飲食保健當以潤燥益氣為中心,以健脾補肝清肺為主,以清潤甘酸為大法,以寒涼調配為要。所以適宜吃些生津養陰、滋潤多汁的食物,忌吃辛辣香燥,煎炸炒爆的助火傷陰之物。
暮秋時節,人體精氣開始封藏,進食滋補食品較易被吸收藏納,有利於改善臟腑功能,增強身體素質,故宜逐漸進食一些雞、鴨、牛肉、魚、蓮子、銀耳、大棗之類營養豐富的清補食品。忌吃性屬寒涼、破氣傷正的食物。
中醫認為立秋的養生要訣是,護陽養心防暑濕。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秋季進補是十分必要的,但進補不可以亂補,應註意養生之道。
【秋季宜食】
秋季適宜食用下列食物。
1.百合:其性平,味甘、微苦,具有補肺潤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勞、潤燥止咳之功效。立秋以後,用百合幹品作粉煮食,或用鮮百合煨服,均有滋補營養之功。尤其是秋燥幹咳之時,或平素肺氣虛弱、肺氣腫、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等久咳傷肺,咳嗽無痰或少痰或痰中帶有血絲之人食之更宜。
2.芡實:其性平,味甘澀,具有補脾腎、祛暑濕、止遺泄、滋養強壯之功效,十分適宜秋季食用。尤其是立秋之後,暑熱未去;秋燥漸起,食芡實既能祛餘暑,又能滋補強身,是秋天適時補品。腎虛脾虛,如遺精、遺尿多尿或尿頻,或婦人帶下,或大便溏薄之人食之更佳。
3.紅棗:其性平,味甘,具有健脾胃、補氣血、生津液之功效,屬於滋陰潤燥、益肺補氣的清補食品,適宜秋季進補。
4.蓮子:是秋季成熟的果實,具有養心、益腎、補脾之功。正所謂:“秋令進補,蓮子第一。”王孟英說:“可磨以和粉作糕,或同米煮為粥飯,健脾益腎,頗著奇勛。”
5.花生:其性平,味甘,具有潤肺補肺之功,適宜秋燥幹咳或肺燥咳嗽時食用,深秋後花生成熟,選用鮮花生仁,或生研沖湯服,或水煮煎服,但不宜炒食。《滇南本草》雲:“鹽水煮食治肺病,炒用燥火行血。”
此外,在秋季還宜多食粥和豆類的湯,因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有效補充體內的蛋白質不足,滿足機體代謝,更主要的是它不含膽固醇,沒有吃肉制品的後顧之憂。豆類多具有健脾利濕的功能,正合此節氣之用。年老胃弱的人可采用晨起食粥的方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蓮子粥、生地汁粥、麻仁栗子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還有其他宜食的豆類粥品有紅豆粥、綠豆粥、眉豆粥、赤小豆粥、扁豆粥等;還有一些如小麥粥、黑米粥、蓮子粥等都是對秋季養生十分有益的。
【秋季忌食】
在秋季,首先要註意吃瓜果不要過量,因為秋涼,人的脾胃比較弱,吃太多生冷食物容易拉肚子。下面列出一些秋季忌食的食物。
1.狗肉:《飲膳正要》:九月“勿食犬肉,傷神”。狗肉溫熱壯陽,而秋冬宜養陰,九月屬晚秋季節,陰虛之人不宜多食狗肉。陽虛之人,但食無妨。
2.螃蟹:《飲膳正要》:“八月後可食蟹,餘月勿食。”螃蟹味道鮮美,為民間傳統佳肴,但吃蟹有一定季節。最好在秋末冬初,下霜後吃,俗話說“菊黃蟹正肥。”陶宏景日:“蟹未被霜,甚有毒,乃食水茛所致,人中之,不療多死也。”李時珍也說:“蟹,霜前食物故有毒,霜後將蟄故味美。”蟹至中秋後始生黃,重陽節蟹黃飽滿正堪食。
3.蜂蜜:《本草綱目》:“七月勿食生蜜,令人暴下霍亂”。蜜蜂采瞭有毒植物的花,釀成的蜜也是有毒的,如鉤吻植物的花蜜中,可以分離出鉤吻堿甲;山躑躅花蜜,含有一種毒甙;曼陀羅花蜜中含有顛茄生物堿(或東莨菪堿),這些有毒物質,都能引起中毒。
4.雁肉:陶宏景日:“雁在江湖,夏當產伏,故皆往北,因雁門此人不食之也。”農歷七月雁在孵化幼雛,同“抱窩雞”一樣,其體內雌性激素分泌旺盛,此時雁也比較瘦,肉不好吃。孫思邈也說:“七月食雁,傷人神。”
此外,大魚大肉等容易生火的食物要少吃;在吃海鮮和燒烤時,要註意新鮮度。同時食用蔥、薑、蒜、韭菜、辣椒等燥熱食物時要適量,防止燥熱上火。還應當根據各自身體狀況,忌吃或少吃綠豆、茄子、柿子、炒花生、炒瓜子、炒蠶豆、炒黃豆、爆米花、生地瓜、生黃瓜、小蒜、西瓜、香瓜、香蕉、辣椒、食茱萸、肉桂、羊肉、狗肉、金銀花、冷茶、薄荷、菊花等。
【秋季飲食宜忌的文獻參考】
《本草從新》:“芡實補脾固腎,解暑熱。”
《千金月令》“八月可食韭菜、露葵。九月宜進地黃湯。其法取地黃洗凈,以竹刀切薄曬幹,用時火焙為末,碾細,沖湯服,煎如茶法。”“立秋勿多食煮餅及水溲餅,勿多食豬肉,損人神氣。九月勿食脾,季月土旺在脾也。”
《雲笈七簽》:“九月采白術,蒸曝九次,曬幹為末,日服三次,不饑,延年益壽。”“秋季節約生冷以防痢疾。勿食新薑,食之成痼疾;勿食小蒜,傷神損壽,魂魄不安;勿食蓼子;勿以豬肝同飴食,冬成嗽病。經年不瘥;匆食雉肉,損人神氣勿多食雞肉,令人魂魄不安。”
《修真指要》:“立秋日,用水吞赤小豆十四粒,一秋可免赤白痢疾。”
《藥性考》:“花生生研用下痰,幹咳者宜餐,滋燥潤火。”。
《遵生八箋》:“秋氣燥,宜食麻仁以潤其燥。”
《本草綱目》:“八月勿食獐肉,動氣,勿食芹菜,恐病瘕,發則以顛,小腹脹。勿食生蜜,勿多食生果,勿食雞子,傷神。勿食蟹,霜降後方可食。”
《神仙餌松實法》:“七月初七,取赤小豆,其他飲食宜忌·四季男女各吞七粒,令人終歲無病。”
《杏林醫學》:“治久咳,秋燥:花生(去嘴尖),煎湯調服。”
《食療本草》:“九月後宜食野鴨,多年小熱瘡不愈,多食即瘥。”
《雜纂》:“八月采百合,曝幹蒸食之,甚益氣力。”
《四時纂》:“九月取枸杞子浸酒飲,令人耐老。”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