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幹膠質瘤
来源:74U閱讀網
蛔蟲病
蛔蟲病百科
蛔蟲病(ascariasis)是由似蚓蛔線蟲(簡稱蛔蟲Ascarislumbricoides)寄生於人體小腸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最常見寄生蟲病,國內流行廣泛,兒童發病為多.臨床表現依寄生或侵入部位,感染程度不同而有很大差異,僅限於腸道時稱腸蛔蟲病.多數腸蛔蟲病無自覺癥狀,兒童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癥狀.蛔蟲進入膽管、胰腺,闌尾及肝臟等臟器,或蚴蟲移行至肺部、眼、腦、甲狀腺及脊髓等器官時,可導致相應的異位性病變,嚴重時可引起膽管炎、胰腺炎、闌尾炎,腸梗阻,腸穿孔及腹膜炎等並發癥.
蛔蟲病
蛔蟲病病因
飲食因素(60%):
常由於誤食沾有蛔蟲卵的生冷蔬菜、瓜果或其他不潔之物而引起.蛔蟲寄生在小腸內,擾亂脾胃氣機,吸食水谷精微.由於蛔蟲具有喜溫,惡寒怕熱,性動好竄,善於鉆孔的特性,故當人體脾胃功能失調,或有全身發熱性疾患時,蛔蟲即易在腹中亂竄而引起多種病癥.若蛔蟲鉆人膽道、闌門,或蛔蟲數量較多,在腸中纏結成團,則出現多種病變及癥狀.
生活習慣(20%):
自然界的氣溫、雨量以及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習慣是流行病學上的重要的因素.
其他因素(10%):
不良的生活習慣可能會引發蛔蟲病.
蛔蟲病
蛔蟲病癥狀
臨床表現
1.幼蟲期致病:可出現發熱,咳嗽,哮喘,血痰以及血中嗜酸性粒細胞比例增高等臨床癥象.
2.成蟲期致病:a.患者常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以及間歇性臍周疼痛等表現.b.可出現蕁麻疹,皮膚瘙癢,血管神經性水腫,以及結膜炎等癥狀.c.突發性右上腹絞痛,並向右肩,背部及下腹部放射,疼痛呈間歇性加劇,伴有惡心,嘔吐等.
主要癥狀
1.蛔幼性肺炎:少量蛔蟲幼蟲在肺部移行時,可無任何癥狀,如短期內進食含大量感染期蛔蟲卵的蔬菜或其他食品,經7~10天潛伏期後,可出現全身與肺部癥狀,表現為咳嗽,咳痰,咯血,發熱,畏寒,乏力,伴胸悶,氣促等類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癥狀,重癥者可出現哮喘樣發作,表現為胸疼,咽部異物感,吼喘,端坐呼吸,少數可出現痰中帶血,鼻出血,聲嘶,腹痛及腹瀉等,體檢可聞及雙肺幹濕性囉音,偶有局部肺實變征,X線胸片檢查可見雙肺門陰影加深及肺紋增多,常於1~2周內消失,痰可查見嗜性粒細胞和夏科-萊登晶體(Charcot-Leydencrystals),偶可發現幼蟲,血嗜酸性粒細胞可明顯增高,病程持續7~10天後,上述癥狀逐漸消失,急性蛔幼性肺炎,哮喘和嗜酸性細胞增多等,臨床上稱為肺蛔蟲癥,即單純性肺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癥.
2.腸蛔蟲病:成人腸蛔蟲病多無特殊表現,也可出現情緒不穩定,易怒,頭昏,工作能力下降等,腸內大量蛔蟲者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癥狀,如多食或厭食,偏食,甚至異食癖等,兒童患者常有食欲減退與惡心,多有突然發生的臍周一過性隱痛或絞痛,常不定時反復發作,不伴腹肌緊張與壓痛,少數兒童患者可出現類似消化性潰瘍癥狀,但驅蟲治療後癥狀即消失,嬰幼兒患者多有消化不良表現,少數患兒可因高熱或其他原因而嘔吐出蛔蟲,或自肛門排出蛔蟲,嚴重感染的小兒可引起營養不良,發育遲鈍,智能低下,皮膚瘙癢,磨牙或驚厥等表現,極個別患者可出現神經性嘔吐,頑固性皮疹,視力障礙,聽力減退,肌肉麻痹,皮膚血管神經性水腫及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胃及十二指腸蛔蟲病可有反復發作的腹部飽脹,噯氣,上腹隱痛或劇痛,常有食欲缺乏,反酸,惡心,也可出現嘔吐等,常有嘔吐蛔蟲史,偶爾有嘔血及黑便.
腸蛔蟲病的體征較少,腹痛時臍周可有較輕而不恒定的深壓痛,腹壁脂肪較薄的兒童患者可見腸蠕動波,深壓可捫及條索樣腸型,嚴重感染的患兒,體型瘦小,腹部膨隆.
3.過敏反應:蛔蟲的變應原可引起宿主皮膚,結膜,腸黏膜的過敏反應,表現為蕁麻疹,腹脹痛及結膜炎等,文獻報道,蛔蟲感染是兒童對植物花粉等過敏而發生哮喘的誘因.
蛔蟲病
蛔蟲病檢查
1.血常規:白細胞數多為正常,急性大量感染初期及幼蟲移行期,白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據報道,急性蛔蟲性肺炎者嗜酸性粒細胞可達40%~80%,膽道蛔蟲病與膽道並發細菌感染時,白細胞與中性粒細胞常明顯增高.
2.病原檢查:大便直接塗片方法簡單,蛔蟲卵檢出率高,是目前診斷腸道蛔蟲病的主要方法,三片法陽性率達90%以上,直接塗片陰性者,采用沉淀集卵法或飽和鹽水漂浮法或改良加藤法可提高蟲卵檢出率,但方法較為復雜,肺蛔蟲病或蛔蟲幼蟲引起過敏性肺炎時,痰中可檢出蛔蟲幼蟲.
3.免疫學檢查:成蟲抗原皮內試驗陽性率可達80%以上,其陽性可提示早期蛔蟲感染或有雄蟲寄生,有助於流行病學調查,血清免疫球蛋白檢測顯示:IgG及IgE呈高水平,但並無特異性.
4.B型超聲檢查:腹部B超對膽道蛔蟲病者,可顯示蛔蟲位於擴張的膽總管內,但陽性率並不高.
5.X線檢查:胃蛔蟲病患者X線鋇餐檢查,可見胃內有大小與蛔蟲相似的可變性圓條狀陰影,若多條蛔蟲平行聚集,則陰影如“稻米狀”,蟲體截面投影則呈“豆粒狀”或“串珠狀”影像,擠壓後使蟲體舒展散開,則上述影像隨亦之變化,十二指蛔蟲病患者,X線檢查可見弧形,環形,“彈簧形”或“8”字形等影像.
6.纖維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可發現十二指腸及膽管內蛔蟲,取出鉆入壺腹孔的蟲體可使膽絞痛迅速緩解,並可對膽管阻塞進行減壓與引流.
蛔蟲病預防
1.控制傳染源:驅除人體腸道內的蛔蟲是控制傳染源的重要措施,應積極發現,治療腸蛔蟲病患者,對易感者定期查治,尤其是幼兒園,小學及農村居民等,抽樣調查發現感染者超過半數時可進行普治,在感染高峰後2~3個月(如冬季或秋季),可采集體服用驅蟲藥物,驅出的蟲和糞便應及時處理,避免其污染環境.
2.註意個人衛生: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不飲生水,不食不清潔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隨地大便等,對餐館及飲食店等,應定期進行衛生標準化檢查,禁止生水制作飲料等.
3.加強糞便管理:搞好環境衛生,對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不用生糞便施肥,不放牧豬等,使用無害化人糞做肥料,防止糞便污染環境是切斷蛔蟲傳播途徑的重要措施,在使用水糞做肥料的地區,可采用五格三池貯糞法,使糞便中蟲卵大部分沉降在池底,由於糞水中遊離氨的作用和厭氧發酵,蟲卵可被殺滅,同時也會增加肥效,利用沼氣池發酵,既可解決農戶照明,煮飯,又有利糞便無害化處理,可半年左右清除一次糞渣,此時,絕大部分蟲卵已失去感染能力,在用於糞做肥料的地區,可采用泥封堆肥法,三天後,糞堆內溫度可上升至52℃或更高,可以殺死蛔蟲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