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退變性小關節損傷性關節炎
来源:74U閱讀網
丙肝治療
丙型病毒性肝炎西醫治療方法
1.α-幹擾素(α-IFN)
治療慢性丙型肝炎有一定療效.治療後血清HCVRNA轉陰率可達50%~80%,但停藥後約半數HCVRNA又轉陽,再用α-幹擾素仍有效.在HCV復制指標轉陰同時可見肝功能改善及肝臟病變好轉.提示幹擾素對HCV有抑制作用,但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復發時間多在治後6~12個月,若治後12個月ALT持續正常,血清HCVRNA陰性,則可能治愈.其復發原因為:
①病毒基因型不同,一般Ⅲ型IFN療效好,Ⅱ型療效較差.
②出現突變株.
③未完全清除病毒.
④耐抗病毒藥物:有報告用幹擾素治療散發性丙型肝炎效果較輸血後丙型肝炎好.急性丙型肝炎如ALT持續異常超過6個月,應用幹擾素治療.常用有幹擾素α-2b(幹擾能),用法為:每次300萬U,肌肉註射,每日1次,用2周;後改為每次300萬U,肌肉註射,隔日1次,用14周.一般療程3月至6月.若增加幹擾素劑量,延長治療時間(12月或更長),可望提高療效.近期療效50%.
2.三氮唑核苷(rilavirin,病毒唑):為一廣譜抗病毒藥,治療慢性丙型肝炎療效不如幹擾素.對血清和肝HCV-RNA無明顯降低作用.
3.幹擾素(interferon,IFN)治療:IFN治療輸血後慢性丙型肝炎的持久應答率為25%,可防止30%的急性丙肝向慢性化發展,到目前為止,IFN仍是公認的治療丙型肝炎病毒的藥物.
Omata報道,輸血後丙肝1年後ALT恢復正常者,IFN治療組為64%,對照組為7%,輸血後3年HCVRNA陰性者,IFN治療組為90%,對照組為0%.一般認為,HCV感染時間越短,肝組織學病變越輕,血中病毒水平越低則療效越好.因此對急性丙型肝炎,血ALT持續不降者,應考慮IFN抗病毒治療.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具下述指標者,亦可應用IFN治療:
①血清ALT持續異常.
②肝組織學檢查有慢性肝炎特征.
③既往有註射毒品史或從事醫務工作者等.
④除外其他原因所致肝病,特別是自身免疫性肝病.
⑤HCV血清指標陽性.
IFN劑量目前一般用3~5mV,每周3次,療程6月.據報道,在幹擾素治療過程中,50%以上慢性丙型肝炎病人的生化和組織學指標好轉,但部分病人於6~12個月內復發.但如病人於治療後12個月ALT持續正常,血清HCVRNA陰性,則可能治愈.延長療程可提高應答率.
影響IFN療效的因素除年齡、病程長短外,主要與下列因素有關:
①基因型:基因Ⅱ型IFN治療效果差,Ⅲ型治療效果好.
②血清HCVRNA含量:一般認為,患者初始HCVRNA滴度與IFN療效高度相關.HCVRNA初始滴度低者,IFN治療效果好.
③病毒變異:有人提出IFN敏感性和耐受性HCV的理論.Enomoto等分析瞭各感染HCV-1b株病人體內HCV全長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發現病人對IFN治療反應與HCV-1b準種的變化有關.其中一名病人在IFN治療前有兩種HCV準種,一個在IFN治療後不久即從病人體內消失,而另一個準種在整個.IFN治療期間均未發生變化.比較兩個準種序列差異時發現,主要在HCVNS5A蛋白羥基端的密碼子序列(2209~2248)間發生突變.把此區稱為“IFN敏感性決定區(ISDR)",認為凡具有原型HCV-1b的準種,均對IFN-耐受,而具有ISDR突變形的HCV-1b準種則對IFN敏感,後者IFN療效明顯高於前者.
2.利巴韋林(三氮唑核苷,Virazole,Ribavirin)當前國內外學者多數認為利巴韋林治療慢性丙型肝炎,在改善肝功能,抗病毒方面顯示一定療效,但這種作用停藥後不能維持,可與IFN或免疫調節劑並用,以提高療效.
4.肝移植慢性丙型肝炎晚期可用肝移植治療.但新移植的肝常發生HCV感染,系由肝外HCV傳入所致,也可發生急性重型肝炎.
預後:
雖然丙肝臨床癥狀相對較輕,但易向慢性化轉變,血清轉氨酶常呈波浪起伏性升高,持續達6個月者(占57%)比乙肝(占28%)更為多見.長潛伏期和輕型或無黃疸型者,易發展為慢性;女性較男性更易發展為慢性;老年和高劑量丙肝病毒急性感染者易發展為慢性;經皮傳播者,特別是輸血後丙肝較非腸道外傳播者更易發展為慢性.其中10%-2o%發生肝硬變,有時在急性起病後幾個月至三年之內,在無癥狀的情況下,不知不覺地演變為肝硬變,而且,少數患者病情發展迅速,預後不良.
丙肝飲食
病毒性肝炎的食療:
虎杖甘草粥
組成虎杖20克,甘草10克,大米10克.
制作用法先將虎杖、甘草洗凈,浸入600毫升水中約1小時後,入砂鍋中放火上煎取水500毫升,去虎杖、甘草,加入淘洗幹凈的米,用慢火燉成粥,放冷食用.
功效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補益脾胃的作用,適用於病毒性肝炎急性期伴有黃疸者.
黑豆燉豬肉
組成黑豆150克,瘦豬肉250克.
制作用法黑豆、豬肉洗凈,將豬肉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塊,與黑豆一起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煮沸,去浮沫,後改用文火煨燉,待肉熟豆爛後,加入鹽、味精調味,飲湯食肉功效具有滋陰潤燥作用,尤其適用於慢性肝炎恢復期食用.
地耳粥
組成地耳草30克(鮮品60~90克),大米50克.
制作用法取地耳草洗凈,用水800毫升,煎取500毫升,去地耳草,將大米淘凈,加入地耳草汁中,用慢火熬至粥成,放溫,1日分次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除邪,又能健脾和胃補虛,適用於急慢性肝炎(有黃疸或無黃疸)患者.
柳枝茶
組成一寸左右的帶葉嫩柳枝2兩.
制作用法嫩柳枝放入鍋中,加水2000毫升,煎至200毫升,分次當茶服,每日1劑.
功效柳枝、葉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早期病毒性肝炎患者飲用效果更好.
泥鰍豆腐羹
組成活泥鰍5條,豆腐1塊.
制作用法泥鰍剖腹去腸洗凈,切段;豆腐切成小塊備用.於炒鍋中加入少量的油,至油燒至八成熟時,放入泥鰍爆炒後加入適量水煮沸,再加入豆腐,開鍋後煮2分鐘,加入鹽、味精調味,並加適量的芡粉勾芡即成.
功效祛濕和中,清熱散血,對肝炎病人具有輔助治療的作用.對促使黃疸消退及轉氨酶下降,比較明顯,尤以急性肝炎更為顯著.
馬齒莧瘦肉湯
組成瘦豬肉250克,馬齒莧300克.
制作用法豬肉洗凈,切成2~3厘米見方的小塊;馬齒莧除去根、泥沙,洗凈.先將豬肉於湯鍋內加冷水煮沸,去浮沫,放入洗凈的馬齒莧,武火煮沸後,轉用文火煮至肉爛,加入精鹽、味精調味即成.去馬齒莧,吃肉喝湯.
功效豬肉滋肝補虛;馬齒莧清熱解毒.兩味燉煮,扶正祛邪,用治肝炎病效果較好.
佛手炒肉片
組成佛手1隻,豬裡脊肉100克.
制作用法佛手洗凈,切成薄片;豬肉洗凈,切成薄片,用少量濕淀粉拌勻.炒鍋中加入適量的色拉油,燒至七成熟,入豬肉於鍋中略炒,再加佛手同炒片刻,放少量水於鍋中略煮,最後加入鹽、味精調味.佐餐食用.
功效佛手色澤金黃,氣味芳香,具有舒肝理氣的作用.是輔助治療慢性肝炎的有效食療方.
首烏豬肝片
組成新鮮豬肝250克,首烏50克,黑木耳25克.
制作用法首烏洗凈,入鍋中加水適量,煎取濃汁備用;豬肝洗凈,切成薄片,加入少量的鹽、淀粉及首烏汁拌勻;黑木耳放入冷水中泡開.將炒鍋置火上,加入適量的油,燒至七、八成熟時,加入少量薑絲略炒,然後倒入拌好的豬肝,翻炒片刻後,起鍋;將餘下的首烏汁倒入鍋內,加入料酒、醬油、精鹽、黑木耳,略煮,後入濕淀粉勾芡,並倒入炒好的豬肝,翻炒片刻後,加入小蔥,起鍋裝盤,佐餐食用.
功效方中首烏具有補肝、益腎、養血、祛風的作用對肝炎患者,尤其是慢性肝炎患者能起到保肝解毒的作用.
葉下珠煮豬肝
組成鮮珍珠草30克,豬肝250克.
制作用法珍珠草揀去泥沙洗凈,切成段;豬肝洗凈.鍋中加水500毫升,入前二物,用武火煮沸後,去浮沫,轉用文火燉煮,至水幹即成.將煮好的豬肝切成薄片,蘸醬油作佐餐食用.
功效清肝熱、去水濕、退黃疸,又能補肝血,祛邪而不傷正,適合肝炎病人食用.
荸薺湯
組成荸薺250克.
制作用法荸薺洗凈,削去皮,加水1000毫升,煮至500毫升,飲湯吃荸薺.
功效荸薺中含有粗蛋白、粗脂肪、淀粉及鈣、磷、鐵、維生素C等,對肝炎患者的康復極為有利.
葫蘆炒筍幹
組成葫蘆300克,筍幹50克.
制作用法將葫蘆刨去皮,洗凈,切片;筍幹洗去鹽,冷水浸泡1小時左右,先撕成絲,再切成段.炒鍋內放入適量的油,燒至七、八成熟時,加入葫蘆翻炒,並入筍幹同炒片刻,再加入少量的水,加鍋蓋燜燒至葫蘆熟,加鹽、味精調味,起鍋裝盤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葫蘆味甘淡,性平,具有較強的清熱利尿、除煩解毒.民間常用於治療黃疸、肝硬化腹水等疾病.
枸杞燉烏骨雞
組成烏骨雞一隻,重約750克,枸杞子20克.
制作用法烏骨雞殺後去毛及內臟,洗凈,斬去爪、頭;枸杞子洗凈.取大砂鍋一隻,放入烏骨雞、薑片、蔥段,加足量的水,以淹沒烏骨雞為度.先用武火燒開,去浮沫,再轉文火慢燉,至雞肉五成爛時,再加入枸杞子同燉至熟,用精鹽、味精調味即可,食肉喝湯.
功效烏骨雞與枸杞同煮,滋補作用極強,適用於慢性肝炎恢復期肝腎陰虧者.
南瓜根燉牛肉
組成南瓜根15克(鮮品60克),黃牛肉250克.
制作用法南瓜根去泥洗凈,牛肉切成塊.將牛肉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煮沸,去浮沫,加入南瓜根,加入料酒、醬油、桂皮、茴香等,用慢火燉至牛肉酥爛為度.佐餐食用.
功效民間常用於治療黃疸型肝炎,對急慢性肝炎(有無黃疸者均可)較為適宜.需要註意的是,牛肉比較難以消化,烹飪過程中應燒至爛酥,且不宜過多食用,以免影響脾胃的消化功能.
大青粥
組成鮮大青葉60克,大米50克.
制作用法大青葉去泥洗凈,切成段;大米淘洗幹凈.先將大青葉入鍋中加水1000毫升煮至500毫升,去滓取汁,將大米加入大青葉汁中同煮至米爛粥成.
功效民間常用本品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感冒等各種細菌、病毒感染疾病,對急性傳染性肝炎的效果也非常顯著.胃納不佳患者服食,效果較好.
醬爆田螺
組成田螺500克,生薑、小蔥少許.
制作用法田螺用清水靜養24小時,去泥土,用針挑出螺肉,洗凈.炒鍋於火上燒熱,加入色拉油,燒至八成熟,放入生薑爆香,再倒入螺肉略炒,並加入適量的豆瓣醬一同翻炒,然後加入少許料酒、糖,翻炒後加少許水,加蓋燜燒片刻後,加鹽、味精調味,起鍋裝盤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田螺有清熱利濕退黃作用,本品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種微量元素,對肝炎患者的康復極為有利.
茵陳子排湯
組成茵陳30克,瘦子排250克.
制作用法茵陳揀去雜草,洗凈,切段;子排切成小塊,少洗凈.砂鍋中加水,放入子排,滾沸後將水傾出,洗凈子排,再於砂鍋中加水,入子排、茵陳同煮,沸後轉小火燉,至子排肉酥爛為度,加入鹽、味精調味即可.吃肉喝湯.
功效民間常用本品治療肝炎身目黃染,常獲良效.清熱利濕退黃,益肝養血補虛,對病毒性肝炎伴有黃疸者尤為適宜.
鯽魚五味湯
組成鯽魚一條,重約400克,五味子30克,生薑、小蔥適量.
制作用法鯽魚去鱗、腮、內臟,洗凈;五味子冼凈,有紗佈包好,紮緊,生薑切片,小蔥切段.將魚及五味子、生薑片放入醬爆佐餐食用,對提高肝炎患者食欲,也是大有好處的.
功效本品民間常用作久病體虛、產後虛乏之人的滋補佳品.本湯適合於病毒性肝炎谷丙轉氨酶持續不降患者食用.
車草燉魚頭
組成胖頭魚頭一隻,車前草15克,雞骨草10克.
制作用法魚頭去鰓洗凈,車前草、雞骨草洗凈,切段.將車前草、雞骨草先放入砂鍋底部,再將魚頭放在藥材上面,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燉煮,約40分鐘左右,加入少量的鹽、味精調味即成.
功效清肝熱,又能除濕退黃,對黃疸型肝炎、慢性肝炎均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溪黃草蒸鵪鶉
組成鵪鶉三隻,溪黃草30克.
制作用法鵪鶉殺後去毛,腹部剖一小口,挖去內臟,洗凈,用少量鹽淹漬;溪黃草洗凈,放入洗凈的鵪鶉腹中,裝碗內,於蒸籠上蒸30分鐘左右,鵪鶉肉酥爛為度.
功效常用於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療效明顯.對肝炎病人食欲減退者尤為適宜.
病毒性肝炎的飲食要求:
1、熱量:若無發熱及並發癥時,成人每日熱能宜2000千卡左右.若有發熱等情況時可供給熱量2400千卡左右.肥胖者應根據具體情況適當限制熱量、控制飲食,避免影響肝功能的恢復及脂肪肝的發生.
2、蛋白質:肝炎患者宜供給高蛋白質飲食,每日每千克體重l.5~2克,全日蛋白質100~120克,蛋白質占總熱能的15%.
丙肝並發癥
常見並發癥有關節炎(12%~27%),腎小球腎炎(26.5%),結節性多動脈炎等,應用直接免疫熒光法及電鏡檢查,發現關節滑膜上有HBV顆粒,血清HBsAg持續陽性的膜性腎小球腎炎患者,腎活檢腎小球組織中曾發現有HBcAg沉積,本院對180例腎小球腎炎患者作腎穿刺檢查,發現腎內有HBcAg沉積者33例(18.3%),並發結節性多動脈炎者的病變血管壁上可見HBcAg,IgG,IgM,C3等組成的免疫復合物沉積,少見的並發癥有糖尿病,脂肪肝,再生障礙性貧血,多發性神經炎,胸膜炎,心肌炎及心包炎等,其中尤以糖尿病和脂肪肝值得重視,少數患者可後遺肝炎後高膽紅素血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