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肌痛綜合癥
来源:74U閱讀網
遷延性昏迷
遷延性昏迷百科
遷延性昏迷是指病人傷後長期處於昏迷狀態(持續3個月以上),失去對外界的正常反應,可表現為去皮質綜合征、無動性緘默癥或植物生存狀態,由於這是一種很特殊的昏迷狀態,更有人稱之為“尋求命名綜合征”(syndromeinsearchofaname).
遷延性昏迷
遷延性昏迷病因
(一)發病原因
遷延性昏迷是由於原發或繼發性腦幹損傷,持續顱內壓增高引起嚴重的腦皮質缺血,缺氧,廣泛而較重的腦挫裂傷,彌漫性軸索損傷,腦復蘇不及時而引起.
(二)發病機制
1.皮質細胞受損重發生廣泛的不可逆的變性壞死,處於抑制狀態,而皮質下中樞及腦幹損傷較輕功能已恢復,病人可出現去皮質狀態,二者功能皆未恢復時,呈現去皮質強直.
2.腦幹上部及丘腦的網狀激活系統受損,而大腦半球及其傳導通路未受損害時可出現無動性緘默癥,又稱睜眼昏迷.
3.皮質及皮質下,腦幹均發生較重損害時,病人即腦死亡或呈植物生存狀態.
據Jennett(1976)觀察,嚴重腦外傷深昏迷的病人,如果眼球尚可遊動,約有31%最終呈植物狀態或死亡;若為眼球活動減少時,其中64%呈植物狀態或死亡;若為眼球活動完全消失則高達95%,還發現這些患者如果對痛刺激隻有回縮反應時,約有63%死亡或呈植物狀態;如果僅有伸直反應或四肢完全弛緩時,則高達83%.
遷延性昏迷
遷延性昏迷癥狀
患者多為重型腦損傷後持續昏迷不醒,或因原發性腦幹損傷過重;或有顱內出血,因腦疝造成繼發性腦幹損害;或屬持續顱內高壓引起嚴重腦缺血,缺氧;甚或發生呼吸心跳驟停而行復蘇,經搶救之後,雖然病情漸趨穩定,顱內壓亦恢復正常,但意識卻處於長期昏迷狀態,傷後病人初期為深昏迷,強痛刺激時出現四肢伸直反應,呈去皮質強直狀態,其後1~2個月後疼痛刺激時,逐漸出現睜眼動作,繼而可有本能的自發睜眼,或有漫無目的的眼球遊動,但不能遵囑活動,對語言毫無反應,與此同時,原有的去皮質強直隨之消失,逐漸對痛刺激有緩慢的肢體回縮反應,且肌張力仍較強,並常有強握,吸吮,磨牙和咀嚼等動作出現,病人有明顯的醒覺和睡眠節律,對外界環境漠不關心,有時眼球可以追隨人或物的移動,但缺乏有目的的動作,不能自動調整不適的臥姿,也不主動索食,檢查四肢肌張力較高,雙上肢多呈屈曲狀態,被動強伸時可有痛苦表情,偶爾呻吟,雙下肢內旋,內收,置於伸位或屈位,雙足蹠屈,淺反射檢查腹壁反射消失,但往往提睪反射尚存,角膜反射,瞳孔光反應,吞咽及咳嗽反射均存在.
遷延性昏迷
遷延性昏迷檢查
1.腦電圖
腦電圖明顯異常,呈彌漫性的高慢波活動或呈低波幅8~9Hzα樣波,以前額和中央區明顯,對聲,光,疼痛,被動睜眼等外界刺激無反應,又稱α波昏迷.
2.CT,MRI
可有整個大腦半球,基底節及小腦白質區呈廣泛低密度或長T1長T2信號,中腦,腦橋可有出血,軟化灶,延髓往往完好,最後隨著腦萎縮的發展,可出現腦溝,池加寬,腦室擴大等改變.
遷延性昏迷預防
應重視顱腦損傷初期處理,及時心肺復蘇,降低顱內壓,防治腦水腫,搶救腦疝,改善微循環可望降低遷延性昏迷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