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花瘡
来源:74U閱讀網
白粱米別名:
白粱米簡介:白粱米,中藥名。為禾本科狗尾草屬植物梁Setaria italica(L.)Beauv.或粟Setaria italica(L)Beauv.var.germanica(Mill.)Schred.品種之一的種仁。具有益氣,和中,除煩止渴的功效。主治胃虛嘔吐,煩渴。
白粱米功效作用
功能
益氣,和中,除煩止渴。主治
胃虛嘔吐,煩渴。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90g;或煮粥。
化學成分
種子中含有甾醇類:菜子甾醇,麥角甾二烯醇,24-甲基膽甾-7-烯醇,24-乙基膽甾-7-烯醇,燕麥甾醇,24-亞甲基膽甾醇,巖藻甾醇,異巖藻甾醇,24甲基-5α-24(28)-膽甾烯-3β醇。
相關論述
1、《別錄》:“除熱,益氣。”
2、《食療本草》:“除胸膈中客熱,移五臟氣,續筋骨。”
3、《綱目》:“炊飯食之,和中,止煩渴。”
白粱米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胃虛並嘔吐食及水者:(白梁)米汁二合,生薑汁一合服之。(《食療本草》)
2、治老人噎食,入口即塞澀不下,氣壅欲吐:白米四合(研),春頭細糠米一兩。煮飲熟,下糠末調之,空心服食。(《古今醫統》)3、治霍亂吐痢,心煩不止:梁米粉五合。水一升半,和之如煮粥服。(《千金方》)
4、治蓐勞:豬腎一具(切,去筋),淡豆豉五合(綿裹),白梁米三合,蔥白(切)一升,人參、當歸各一兩。水三升,煎八合,分二服。(《普濟方》粱豉湯)
白粱米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9-10月果實成熟時收割,打下種仁,曬幹。
白粱米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禾本科狗尾草屬植物梁或粟。形態特征
1、粱:一年生栽培作物,須根粗大。稈直立,粗壯,葉鞘松裹莖稈;葉片長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上面粗糙,下面稍光滑。圓錐花序呈圓柱狀或近紡錘狀;小穗橢圓形或近圓球形,黃色,橘紅色或紫色;第一顆長為小穗的1/3-1/2,具3脈,第二穎稍短於或長為小穗的3/4,具5-9脈;第一外稃與小穗等長,具5-7脈,第二外稃等長於第一外稃,成熟後,自第一外稃基部和穎分離脫落;鱗被先端不平,呈微波狀;花柱基部分離。花、果期夏、秋季。2、粟:本變種的主要特征在於:植物體矮小,高20-70cm。圓錐花序呈圓柱形,緊密;小穗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黃色,剛毛長為小穗的1-3倍,小枝不延伸。分佈區域
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