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
来源:74U閱讀網
鱈魚別名:鳘,大頭魚,大頭腥,大口,
鱈魚簡介:鱈魚,中藥名。為鱈科動物鱈魚Gadusmacrocephalus(Tilesius)的肉。分佈於渤海、黃海及東海北部。具有活血止痛,通便之功效。常用於跌打骨折,外傷出血,便秘。
鱈魚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止痛,通便。主治
跌打骨折,外傷出血,便秘。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適量。外用:適量,研末,水調敷。註意事項
鱈魚與臘肉同食會在腸胃中合成致癌物亞硝酸。
痛風、尿酸過高患者忌食。
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藥理作用
1、抗炎、抗癌、增強免疫功效。
2、防治心血管病。
3、抑菌、降血糖。
相關論述
《中國動物藥》:“活血,消腫止痛。治跌打骨折。”鱈魚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外傷出血、瘀血:鱈魚焙幹研粉,用水調糊,塗於患處。(《海味營養與藥用指南》)
2、治便秘:鱈魚煮食。(《海味營養與藥用指南》)
鱈魚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常年均可捕撈。捕後,除去鱗片及內臟,洗凈,鮮用或焙幹。鱈魚動物學信息
動物屬種
鱈科動物鱈魚。形態特征
體稍側扁,尾部向後逐漸狹小。體長一般為20-30cm,大者可達50-70cm。頭大,吻長,鈍尖。眼中大,上側位。口大,前位,上頜突出,上頜骨後延達瞳孔前緣下方;下頜略短,下頜前端下方有一觸須。兩頜與犁骨均具牙群,牙圓錐形,外行牙較大。鰓孔寬大,鰓蓋膜與頰部相連。鰓蓋條6,鰓耙3+18。體被小圓鱗,側線前部高位,漸向下彎,成側中位。側線鱗150。背鰭3個,鰭條分別為13-15、16-20、15-21,第2背鰭基較其他兩背鰭基為長。臀鰭2個鰭條分別為17-22、16-20。分別與第2、3背鰭相對。胸鰭短。腹鰭喉位。尾鰭後緣略凹。體背灰褐色,具很多不規則棕色和黃色斑紋,各鰭灰色,腹面灰白色。分佈區域
我國分佈渤海、黃海及東海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