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香
来源:74U閱讀網
孔雀尾別名:見血生,青旗草,鳳尾蕨,細葉野雞尾,細葉路雞,地側柏,小鳳尾草,退血草,碎葉金花,小旋雞尾,矮金花草,痢藥,風水草,草黃連,
孔雀尾簡介:孔雀尾,中藥名。為鐵角蕨科植物華中鐵角蕨AspleniumsareliiHook的根莖或全草。分佈於陜西、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等地。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血,生肌之功效。常用於流行性感冒,目赤腫痛,扁桃體炎,咳嗽,黃疸,腸炎,痢疾,腸胃出血,跌打損傷,瘡腫疔毒,燒燙傷。
孔雀尾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利濕,止血,生肌。主治
流行性感冒,目赤腫痛,扁桃體炎,咳嗽,黃疸,腸炎,痢疾,腸胃出血,跌打損傷,瘡腫疔毒,燒燙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相關論述
1、《湖南藥物志》:“止血生肌,消炎解毒。治黃疸,腸胃出血,幹咳無痰,高血壓,瘡瘍或湯火傷。”
2、《全國中草藥匯編》:“清熱解毒,止咳利咽,利濕消腫,止血止痛。主治流行性感冒,感冒,扁桃體炎,腮腺炎,目赤腫痛,腸炎,痢疾,乳汁不下;外用治瘡腫疔毒,跌打損傷,濕疹,燒燙傷,刀傷出血。”
3、《浙江藥用植物志》:“治挫傷血腫。”
孔雀尾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黃疸:華中鐵角蕨30g,樓梯草30g,茵陳15g,青蒿15g,黃梔子15g,黑豆15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2、治幹咳無痰:(華中鐵角蕨)全草30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3、治高血壓:華中鐵角蕨12g,水蒿根6g,團魚膽1個,匍匐堇6g,白芍3g,散血蓮6g。水煎服,每日服3次。(《湖南藥物志》)
4、治乳汁不足:孔雀尾30g。水煎,沖黃酒服。(《秦嶺巴山天然藥物志》)
孔雀尾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去須根,洗凈,鮮用或曬幹。孔雀尾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狀莖粗短,密生黑色線狀披針形或鉆形鱗片。葉淡綠色,革質,葉柄長5-10cm,細弱,3回羽狀全裂,三角狀矩圓形,基部較寬,羽片卵形,末回裂片線形,有1-2細齒,兩面無毛。孔雀尾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鐵角蕨科植物華中鐵角蕨。形態特征
植株高10-23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先端密被鱗片;鱗片狹披針形,長3-3.5毫米,厚膜質,黑褐色,有光澤,邊緣有微齒牙。葉簇生;葉柄長5-10厘米,粗0.5-1毫米,淡綠色,近光滑或略被一二褐色纖維狀的小鱗片,上面有淺闊縱溝;葉片橢圓形,長5-13厘米,寬2.5-5厘米,三回羽裂;羽片8-10對,相距1-1.2厘米,基部的較遠離,對生,向上互生,斜展,有短柄(長0.5-1.5毫米),基部一對最大或與第二對同大(偶有略縮短),長1.5-3厘米,寬1-2厘米,卵狀三角形,漸尖頭或為尖頭,基部不對稱,上側截形並與葉軸平行或覆蓋葉軸,下側楔形,二回羽裂;小羽片4-5對,互生,上先出,斜展,基部上側一片較大,長5-11毫米,寬4-7毫米,卵形,尖頭,基部為對稱的闊楔形,下延,羽狀深裂達於小羽軸;裂片5-6片,斜向上,疏離,狹線形,長1.5-5毫米,寬0.5-2毫米,基部一對常為2-3裂,小裂片頂端有2-3個鈍頭或尖頭的小齒牙,向上各裂片頂端有尖齒牙;其餘的小羽片較小,彼此疏離。葉脈兩面均明顯,上面隆起,小脈在裂片上為二至三叉,在小羽片基部的裂片為二回二叉,斜向上,不達葉邊。葉堅草質,幹後灰綠色;葉軸及各回羽軸均與葉柄同色,兩側均有線形狹翅,葉軸兩面顯著隆起。孢子囊群近橢圓形,長1-1.5毫米,棕色,每裂片有1-2枚,斜向上,生於小脈上部,不達葉邊;囊群蓋同形,灰綠色,膜質,全緣,開向主脈,宿存。染色體2n=144。分佈區域
陜西、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等地。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00-3200m的林下溪邊或巖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