頜面部骨巨細胞瘤
来源:74U閱讀網
鉤端螺旋體病治療
鉤端螺旋體病治療方法
(一)治療
對鉤體病各型均應特別強調“三早、一就地",也就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並不宜長途轉送患者而就地治療.
1.一般治療強調早期臥床休息,給予易消化飲食,保持體液與電解質的平衡,如體溫過高,應反復進行物理降溫至38℃左右.在患者傢中、門診或入院24h內特別在6~24h內密切觀察病情,警惕青黴素治療後的雅-赫反應與肺彌漫性出血的出現.患者尿應采用石灰、含氯石灰等消毒處理.
2.早期及鉤體血癥型的治療
(1)抗菌藥物:青黴素國外常用大劑量,國內多用首次肌內註射40萬U,以後每6~8h再用同等劑量重復,直到體溫下降2天後,或治療共7天,兒童量酌減[5萬U/(kg?d)].發病急驟、中毒癥狀特重者,可給160萬~240萬U/d,分4~6次肌內註射.為瞭預防發生雅-赫反應,可在應用首劑青黴素肌內註射的同時或稍前用氫化可的松200~500mg,用5%葡萄糖註射液稀釋後靜脈滴註或以不稀釋液緩慢靜脈註射.青黴素過敏者,可改用慶大黴素,16萬~24萬U/d,肌內註射.也可采用四環素0.5g/次,4次/d,口服,7天,或多西環素0.1g/次,2次/d,口服,7天.
青黴素治療後的雅-赫反應,一般是在註射首劑青黴素0.5~4h,多數在2h內突然出現寒戰、高熱、頭痛、身痛、脈速、呼吸快等,比原有癥狀更重,或體溫驟降,出現低血壓、休克、冷厥等.反應一般在30min至1h即消失.少數患者可誘發肺彌漫性出血,應立即加強鎮靜劑如哌替啶或氯丙嗪、異丙嗪合劑,氫化可的松200~300mg緩慢靜脈註射或靜脈滴註,必要時還可采用物理降溫,嚴格控制輸液速度,糾正酸中毒,必要時可輔以強心.
(2)鎮靜藥物:對一般鉤體患者,均宜首先肌內註射苯巴比妥鈉0.1~0.2g或異丙嗪、氯丙嗪25~50mg或口服地西泮5mg以控制躁動,有助於防止肺彌漫性出血等重癥的發生.(3)腎上腺皮質激素:如發病特急,體溫超過40℃,或有其他嚴重感染中毒性表現如煩躁不安、神志淡漠、呼吸脈搏偏快、血壓偏低等則可能是肺彌漫性出血的前兆.可酌情用氫化可的松200~500mg加入5%葡萄糖註射液100~200ml靜脈滴註,20~30滴/min.病情緊急時可靜脈緩慢直接推註,並視病情變化重復使用.
3.肺彌漫性出血型的治療
(1)抗菌藥物:首選青黴素,首劑40萬U肌內註射,以後根據病情給藥.先兆期患者,40萬U/8h,肌內註射;極期(出血期)或垂危期患者首劑後40萬U/4h,肌內註射,連續3次,以後每6~8小時40萬U,肌內註射.體溫正常、病情穩定後酌情減量,直到血痰、?音消失超過7天,雖有低熱,仍可停藥.對垂危期患者亦可用青黴素首次40萬U,靜脈緩註,以後24h內每4~6小時1次,肌內註射,待病情好轉後,仍改為每6~8小時1次,肌內註射.國外對鉤體器官損害期患者用大劑量青黴素治療,達320萬~640萬U/d,且未發現雅-赫反應.推測除患者病情可能較輕外,與給藥途徑為靜脈持續滴註,量雖然很大,但單位時間進入體內的並不多.此種給藥方式值得在國內試用、觀察.
(2)鎮靜藥物:應保持患者完全安靜,避免一切不必要的檢查和搬動.鎮靜劑的選擇、劑量、用法,應根據病情決定.對先兆期患者采用異丙嗪、氯丙嗪各25~50mg,肌內註射,0.5~1h仍不能達到有效鎮靜者,可再用1次,如仍無效,可用10%水合氯醛20~30ml灌腸,直至較好的鎮靜.如效果仍不滿意,可在糾正缺氧及水鹽代謝紊亂的同時,用哌替啶50~100mg肌內註射.病情穩定24h後可停止應用.對垂危期患者,因多有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使用大劑量哌替啶和氯丙嗪應特別謹慎,此時極度煩躁者可選用異丙嗪50mg肌內註射或10%水合氯醛30ml灌腸.
(3)腎上腺皮質激素:主要用氫化可的松,對因缺氧引起的腦水腫的病例,可加用地塞米松10~20mg靜脈註射.氫化可的松成人總劑量一般為400~600mg/d靜脈滴註,個別毒血癥特別嚴重者,可達1000~2000mg/d,劑量大小應根據起病早晚與病情決定.對先兆期患者,病情不太嚴重者,用200~500mg/d即可.對極期患者首劑500mg加入5%葡萄糖註射液100ml,靜脈滴註,對垂危期患者可用琥珀酸鈉氫化可的松500mg靜脈緩慢註射,必要時,直至病情穩定好轉以後,酌情減量,稀釋靜脈滴註.
(4)輸液:應酌情靜脈輸液.但輸液速度在病情嚴重的患者不宜過快,特別是對肺彌漫型出血患者伴發低血壓時,一般為20滴/min左右.如對此種病例采用一般常規擴容補液以提高血壓,常可迅速誘發肺彌漫性出血的嚴重後果.若確定為合並感染中毒性休克,可在嚴密觀察下適當加快輸液速度.
(5)強心藥物:如有第一心音減弱、奔馬律、心臟擴大,或有竇性心動過速,心率>120次/min,或其他快速室上性心律者,可采用毒毛花苷K0.25mg加入10%葡萄糖註射液10ml由緩慢靜脈註射或靜脈滴註;必要時3~4h後可重復應用0.125~0.25mg,1次,24h用量不超過1mg.其他如去乙酰毛花苷亦可選用.
經上述治療2~4h後,若患者仍高熱、煩躁不安、脈搏有力,可用30%溫乙醇全身擦浴,使皮膚發紅,反復數次,直至病情穩定,體溫下降到38℃左右後停止.對經搶救後肺部?音已減少或消失而缺氧無改善者,多有陳舊黏液血痰梗阻呼吸道,可用中西藥物氣熏,強力化痰、祛痰.極個別患者,經口鼻不斷湧血阻礙呼吸,一般吸氧無效時,近年有報道經氣管切開後用呼吸器呼氣末加壓給氧,自氣管內直接吸出積血並連續輸新鮮血、血小板等,因而得以脫險的病例.國內左鵬鷗采用較大劑量山莨菪堿治療本型患者5例.方法為10mg/15min靜脈註射,1~4h好轉後改10mg/1~2h,靜脈滴註.一般12h後即顯著好轉,5例痊愈,每例用山莨菪堿總量50~140mg.肺彌漫性出血型病情較重,但如在先兆期或極期處理恰當,患者反應較好則病情常在2~4h開始穩定,6~12h逐漸進步,24h後一般即脫離危險,且恢復後常不留任何後遺癥.
4.黃疸出血型的治療對輕、中度患者,在抗菌療法的基礎上,適當對癥治療即可,對重癥患者,應加強下述療法.
(1)出血處理:維生素K110~20mg靜脈滴註,或維生素K38mg/次,2次/d,肌內註射.同時可用大劑量維生素C3~5g,1次/d,靜脈滴註,亦可用雲南白藥及其他止血劑.出血嚴重或有失血性休克者,爭取多次少量輸新鮮血,靜脈適量輸液,補充血容量.
(2)精心護理:患者應臥床休息,記錄出入量,給予易消化飲食,胃腸道出血者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昏迷患者應註意口腔衛生,勤翻身,保持皮膚清潔,預防褥瘡及繼發性感染,給予鼻飼,保證充足的營養等.
(3)保護肝臟:可適當的應用保護肝細胞的藥物,如多烯磷脂酰膽堿(易善復)、硫前列酮(前列腺素E)等細胞膜保護劑.亦可給予抑制肝臟炎癥的藥物,如復方甘草酸等降酶退黃藥物.同時預防和糾正肝性腦病.(4)保護腎臟:參閱腎衰竭型的治療.
5.腎衰竭型的治療對輕癥患者,在抗菌療法的基礎上,適當對癥治療,腎臟損害大多可自行恢復.對重癥患者,需進行透析治療,並註意水電解質平衡.
6.腦膜腦炎型的治療除青黴素劑量宜偏大、療程宜偏長外,可配合中醫中藥處理.中醫稱“暑痙型",是暑熱之邪亢盛,深入營分,熱極風動.方藥為清營湯加減,另服紫雪丹或安宮牛黃丸.
7.後發癥的治療後發熱、反應性腦膜炎等後發癥,一般僅采取對癥治療,短期即可緩解.必要時,可短期加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則恢復更快.
(1)眼後發癥的治療:擴瞳,用1%阿托品溶液滴眼一至數次.如瞳孔不能充分擴大或虹膜後粘連未能拉開,則可用10%去氧腎上腺素溶液滴眼,1%去氧腎上腺素結膜下註射或用強力擴瞳劑(1%阿托品,4%可卡因,0.1%腎上腺素各0.1m1)結膜下註射等,使瞳孔擴大至最大限度,將已形成的虹膜後粘連盡可能拉開.瞳孔擴大後以1%阿托品點眼1~3次/d,保持至痊愈後數日到2周.眼部熱敷,20min/次,2~4次/d,局部應用可的松滴眼或結膜下註射.重癥患者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內服或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靜脈滴註.其他可用1%~2%乙基嗎啡(狄奧寧)滴眼劑滴眼,內服水楊酸鈉.對後部葡萄膜炎可用煙酸、妥拉唑林、山莨菪堿、碳酸氫鈉靜脈滴註等,以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恢復期內服碘化鉀合劑.重癥患者當其他治療無效時,可考慮應用免疫抑制劑.
(2)神經系統後發癥的治療:早期應用大劑量青黴素,並給與腎上腺皮質激素.如有癱瘓,可給針炙、推拿治療.口服維生素B1、B6、B12及血管擴張藥,亦可選用中藥治療.早期治療,患者多能恢復.晚期開始治療者,可能遺留不同程度的後遺癥.
(二)預後
鉤體病的預後與治療的早晚個體差異、疾病類型有關.起病48h內接受抗生素與相應對癥治療者,恢復快,很少死亡.但如遷延至中、晚期,則病死率增高.肺彌漫性出血型垂危期、黃疸出血型出現廣泛出血或肝、腎衰竭與腦膜腦炎型有深昏迷、抽搐者,則預後不良.葡萄膜炎與腦內動脈栓塞者有時可遺留長期眼部與神經系統後遺癥.
鉤端螺旋體病飲食
飲食方面要做到規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為主.選擇營養價值高的植物或動物蛋白,如牛奶、蛋類、魚類、瘦肉、各種豆制品等.各種新鮮蔬菜、瓜果富含維生素,營養價值高.
鉤端螺旋體病並發癥
一、並發病癥
並發癥有心肌炎、肺彌漫性出血、溶血性貧血、腎衰竭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