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功能減退
来源:74U閱讀網
新生兒顱內出血治療
1.支持療法 保持患兒安靜,盡可能避免搬動、刺激性操作,維持正常的Pa02、PaCO2、PH、滲透壓及灌註壓.
2.止血 可選擇使用維生素K1、止血敏(ethamsylate)、立止血(reptilase)等.
3.控制驚厥 見缺血缺氧性腦病節.
4.降低顱內壓 如有顱內壓力增高癥狀可用呋塞米(速尿),每次0.5一lmg/kg,每日2-3次靜註.對中樞性呼吸衰竭者可用小劑量甘露醇,每次0.25~0.5g/kg,每6-8小時靜註1次.
5.腦積水 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可減少腦脊液的產生,每日50~lOOmg/kg,分3~4次口服;對腦室內或蛛網膜下腔出血可於病情穩定後(生後2周左右)連續腰椎穿刺,每日或隔日1次,防止粘連和腦積水,但對此法尚存在爭議.梗阻性腦積水上述治療多無效,可行腦室-腹腔分流術.
[預後]
主要與出血部位、出血量、胎齡及其他圍生期因素有關.早產兒、III、IV級PVH-IVH、慢性缺氧、頂枕部腦實質出血預後差,幸存者常留有神經系統後遺癥.
新生兒顱內出血飲食
乳母:多吃綠葉蔬苯及新鮮水果.
經常腹瀉服抗生素者:給維生素K50~100μg/天,或每月註射維生素K1mg.
患阻塞性黃疸或嬰兒肝炎者:給維生素K1.
新生兒顱內出血並發癥
1.常合並肺透明膜病,肺出血.
2.經常出現陣發性呼吸節律不整及呼吸暫停,伴發紺,晚期出現驚厥及昏迷,面色蒼白,前囪膨隆,雙眼凝視,瞳孔不等或散大固定,光反射消失,極度嚴重者可死於產程中或生後僅有微弱心跳,雖經積極復蘇,最後仍告無效.
3.發生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後遺癥,存活者常留有癲癇,腦癱,智力低下,視力或聽力障礙,共濟失調等後遺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