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肝纖維化
来源:74U閱讀網
不隨意運動治療
一原則:
1.保持對稱性姿勢,一切動作從中線位開始,
2控制肌張力的障礙,促通隨意收縮,
3提高頭及四肢運動的穩定性,減輕不自主運動,
4治療計劃應於患兒的實際水平相一致,
5應有確切能達到的治療目標,
6治療與遊戲結合,提高患兒自主性,使其能自主的控制動作和姿勢.使肌張力趨於正常化,
7治療中給患兒更多正常動作體驗.
二方法:
1頭部抗重力伸展訓練:
頭部的控制能力是所有運動的開始,頭部抬起並維持在身體中立位上,建立起平衡,並進一步控制瞭軀幹和腰部的伸展.
2翻身促通訓練:
腿部控制式翻身
手臂控制式翻身
3坐位保持訓練:
將患兒兩腳並攏彎曲,並用手抓住其肩膀,向前內方旋轉,讓他用雙手撐在兩旁支持自己.
4爬行訓練:
是立位的基礎,尤其不隨意運動型腦癱患兒,通過爬行可以提高患兒四肢的控制能力及協調性.爬行訓練可分為四個階段:
手膝位保持訓練.
中心轉移模擬爬行訓練:左右手交替抬起,協調後再進行雙下肢交替爬行.
輔助爬行:雙手控制患兒踝關節,並用口令‘左右’引導下向前推進.
獨自爬行:由不協調動作向協調爬行發展.
5.雙上肢運動功能訓練:
雙肩關節控制訓練;
雙上肢肩、肘、腕控制訓練;
雙手中線位對稱姿勢促通訓練;
雙手正確姿勢下粗大抓握能力訓練;
雙手精細動作訓練.
6.非對稱性頸反射抑制:
a.治療墊上的“球型姿勢”的保持訓練.
b.矯正椅的抑制訓練.
c.對稱姿勢的促通訓練.
7.日常生活動作訓練
(1)進食動作訓練原則:
a.穩定:保持頭和軀幹的穩定,讓孩子感到安全和放松,不緊張.
b.對稱和垂直:保持全身對稱性及軀幹與地面的垂直且頭在正中線位.
c.頸部挺直、下頜內收:最大程度保護氣管,防止食物誤吸.
d.舒服放松的進食姿勢
(2)更衣動作訓練:
腦癱患兒進行更衣動作訓練前,應先提高患兒的坐位、立位的平衡能力及手的抓握能力.對於語言理解及認知障礙的患兒,必須配合語言及認知訓練,或對衣服進行相應的改造
(3)飲水動作訓練:
很多腦癱患兒,因為嘴部控制困難、吞咽困難,在飲水過程中常常被嗆住,或者水從嘴邊流出,因此在患兒剛剛開始練習飲水時,應先選擇較稠的液體,比如酸奶米糊等這種厚重的液體,流動較慢,可持續刺激口腔,令患兒出現上下唇動作和吞咽動作.等患兒飲水能力提高後,再逐漸減輕液體濃度,直到可以喝水.
(4)書寫訓練
選擇相應的筆:適合手指抓握加粗的筆.
有合適的桌椅:患兒保持一個穩定坐姿,雙腳平放地面,軀幹伸展稍前傾,桌子高度合適.
不隨意運動飲食
選擇營養價值高的植物或動物蛋白,如牛奶、蛋類、魚類、瘦肉、各種豆制品等.各種新鮮蔬菜、瓜果富含維生素,營養價值高.
不隨意運動並發癥
不隨意運動一般不會有並發癥,不隨意運動是患者意識清醒時(有時也可發生在輕度意識障礙或淺昏迷時),出現不能控制的骨骼肌不正常運動,表現形式多樣,一般在情緒激動時加重,睡眠時停止;其病變大多發生在錐體外系,大腦皮質運動區、腦幹,小腦、脊髓、周圍神經甚至肌肉病變時也可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