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
来源:74U閱讀網
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百科
骨關節炎又稱骨關節病、增生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等,是一種慢性關節疾病,其主要改變是關節軟骨退行性病及繼發性骨質增生.根據發病因素分為原發性骨關節病和繼發性骨關節病.在我國,以繼發性骨關節病較多見,原發性骨關節炎較少見.凡正常的關節無明顯原因而逐漸發生退行性變,稱為原發性骨關節病;若因某種已知原因導致軟骨破壞或關節結構改變,日後因關節面磨擦或壓力不平衡等因素而造成退行性變者稱為繼發性骨關節病.
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病因
多種因素引起關節軟骨纖維化,皸裂,潰瘍,脫失而導致的關節疾病,病因尚不明確,其發生與年齡,肥胖,炎癥,創傷及遺傳因素等有關,其病理特點為關節軟骨變性破壞,軟骨下骨硬化或囊性變,關節邊緣骨質增生,滑膜增生,關節囊攣縮,韌帶松弛或攣縮,肌肉萎縮無力等.
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癥狀
骨關節炎的癥狀:
關節強硬關節疼痛關節腫大肌肉萎縮結節局部壓痛絕經上肢麻木神經痛四肢癱瘓
1.主要癥狀是關節疼痛,疼痛於活動時發生,休息後消失或好轉.急性發作時,疼痛加劇,同時可有關節腫脹、關節僵硬、關節內磨擦音等.
2.有的病人關節處於一定位置過久,或晨起下地,便感到關節疼痛,即所謂休息痛.此類病人逐漸活動關節一定時間後,疼痛消失,關節可感到松快.
3.增生之骨贅刺激或壓迫鄰近神經而發生放射性疼痛,如頸椎增生引起上肢疼,腰椎增生造成下肢痛,髖關節增生所致的股前內側痛等.脊椎嚴重增生可壓迫脊髓和神經根,出現感覺、運動、大小便障礙、神經刺激征,甚至截癱.
4.早期關節外形和活動無異常,晚期膝、手指等周圍軟組織較少的關節可看到骨性增粗,關節腫脹、肌肉萎縮及關節變形,關節有壓痛,活動受限,活動時有磨擦感.
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檢查
骨關節炎檢查項目:
抗透明質酸酶類風濕因子尿常規四肢的骨和關節平片
骨關節炎患者血尿常規檢查和血沉,粘蛋白,類風濕因子等均在正常范圍,滑膜液檢查色澤,透明度及粘蛋白凝塊試驗正常,白細胞計數在200~2000/mm3之間,鏡檢無細菌或結晶,但可見到軟骨碎片和纖維,從碎片的數目可粗略估計軟骨退化程度.
X線平片一般有典型表現,主要為關節間隙狹窄,軟骨下骨質硬化,邊緣唇樣變及骨贅形成,關節周圍骨內囊狀改變等,在脊柱除上述改變外,如髓核突出至上下椎體內形成軟骨下結節,即所謂許莫氏結節(Schmorl"snodes),有時須與脊椎占位性病變鑒別,CT和MRI檢查能清晰顯關節病變,椎間盤突出,後縱韌帶增厚鈣化等,對骨關節炎有診斷意義.
骨關節炎預防
1.患者教育:自我行為療法(減少不合理的運動,適量活動,避免不良姿勢,避免長時間跑,跳,蹲,減少或避免爬樓梯),減肥,有氧鍛煉(如遊泳,自行車等),關節功能訓練(如膝關節在非負重位下屈伸活動,以保持關節最大活動度),肌力訓練(如髖關節OA應註意外展肌群的訓練)等.
2.物理治療:主要增加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炎癥反應,包括熱療,水療,超聲波,針灸,按摩,牽引,經皮神經電刺激(TENS)等.
3.行動支持:主要減少受累關節負重,可采用手杖,拐杖,助行器等.
4.改變負重力線:根據OA所伴發的內翻或外翻畸形情況,采用相應的矯形支具或矯形鞋,以平衡各關節面的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