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囊腫
来源:74U閱讀網
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百科
母乳喂養的嬰兒,在生後4~7天出現黃疸,2~4周達高峰(血清膽紅素可超過256.6~342.0μmol/L),一般狀況良好無溶血或貧血表現.黃疸一般持續3~4周,第2個月逐漸消退,少數可延至10周才退盡.黃疸期間若停喂母乳3~4天,黃疸明顯減輕,膽紅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養,黃疸不一定再出現,即使出現亦不會達原有程度.隨著母乳喂養率的提高母乳性黃疸的發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達20%~30%.也已成為住院新生兒高膽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本病預後良好,嚴重者才需治療.但為瞭順利推廣母乳喂養也應引起重視.
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病因
腸-肝循環增加(30%):
其發生的原因目前認為主要是因為與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腸-肝循環增加有關,由母乳本身造成,推測主要原因有:
1.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 ,母乳性黃疸患兒母親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抑制瞭肝臟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性.
2.母乳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母乳性黃疸患兒母親母乳中不飽和遊離脂肪酸的含量增高,對肝臟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產生抑制.
3.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高,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大大高於牛奶及配方奶,使已結合的膽紅素再分解,小腸重吸收增加,至腸-肝循環增加,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腸道菌群(25%):
最近幾年研究認為,母乳性黃疸是在多種因素作用下,由膽紅素腸-肝循環增加所致,這種學說較為成熟,並得到驗證,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在發病機制中起主要作用.
1.新生兒腸道內β-GD豐富,腸道內β-GD主要來源為母乳(新生兒自身也可產生,正常腸道菌群建立後也可產生,但產生較少),β-GD分解結合膽紅素,還原為未結合膽紅素,經小腸再吸收進入腸-肝循環,使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增多,引起黃疸.
2.腸內β-GD活性高,新生兒小腸中β-GD活性高,為成人的10倍.
3.膽紅素排泄少,新生兒攝入不足,腸內蠕動減少或開奶延遲,腸道菌群建立晚,缺乏轉化膽紅素的菌群,可使結合膽紅素排泄減少.
4.膽紅素重吸收多,有人發現母乳中有特殊的脂肪酸,膽固醇,促進瞭未結合膽紅素的重吸收.
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癥狀
特征為新生兒以母乳喂養後不久即出現黃疸,可持續數周到數月,而其他方面正常.分為早發型(母乳喂養性黃疸)和晚發型(母乳性黃疸),早發型與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出現時間及達到高峰值的時間相似,但母乳性黃疸的最高值要超過生理性黃疸;遲發型者常在生理性黃疸之後黃疸漸趨明顯,也就是說母乳性黃疸常在出生後7~14天出現.無論是早發型或遲發型母乳性黃疸,一旦停喂母乳3~5天後,黃疸減退;若再開始母乳喂養,大多黃疸不再出現,少數黃疸又會重新出現.隨著月齡的增長,黃疸可逐漸消退,有如下特點:
1、黃疸不消退在生理性黃疸期間,即出生後2天~2周發生,但不隨生理性黃疸的消失而消失.
2、黃疸程度以輕、中度為主(ge;342micro;mol/L),重度少見,以未結合膽紅素升高多見.
3、一般情況好嬰兒除黃疸外完全健康,吃奶好、大小便正常、體重增長滿意、肝脾不大、肝功能正常、HBsAg陰性.
4、停母乳後黃疸迅速消退停母乳48~72h後黃疸明顯減輕,膽紅素迅速下降為原水平的50%左右,重新哺乳,血清膽紅素將在1~2天內回升17.1~51.3micro;mol/L(1~3mg/dl),然後持續一段時間後緩慢下降.不停母乳膽紅素也會自行降至正常.
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檢查
1、三大常規三大常規檢查正常,無貧血,白細胞計數不高.
2、血生化檢查血清膽紅素大多數257micro;mol/L(15mg/dl),也可342micro;mol/L(20mg/dl),間接膽紅素增高為主,肝功檢查正常,HBsAg陰性.
一般無須特殊檢查,必要時可查胸片、B超等,無異常發現
母乳性黃疸預防
有研究認為,增加新生兒早期乳汁攝入量,可使新生兒體內熱量增多,降低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能促進腸蠕動,使胎糞盡早排凈,減少膽紅素腸肝循環,降低血清膽紅素水平,從而降低瞭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患病率,並可使新生兒及時獲得營養豐富的初乳,對健康新生兒的母乳黃疸要嚴密監測和加強隨訪,尤對生後2~3d即出院回傢的母乳黃疸新生兒需建立必要的隨訪,以便早幹預防止腦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