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的看看蹺二郎腿的危害
来源:74U閱讀網
九味羌活湯常用名:發汗祛濕,兼清裡熱,
九味羌活湯簡介:九味羌活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張元素方,錄自《此事難知》。為解表劑。具有發汗祛濕,兼清裡熱之功效。主治外感風寒濕邪,內有蘊熱證。癥見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黃,脈浮。臨床上用於治療感冒、風濕性關節炎、偏頭痛、腰肌勞損等屬外感風寒濕邪,兼有裡熱者。
九味羌活湯歌訣
九味羌活用防風,細辛蒼芷與川芎,黃芩生地同甘草,三陽解表益薑蔥,陰虛氣弱人禁用,加減臨時在變通。
九味羌活湯組成
羌活一兩半(9g),防風一兩半(9g),蒼術一兩半(9g),細辛五分(3g),川芎一兩(6g),香白芷一兩(6g),生地黃一兩(6g),黃芩一兩(6g),甘草一兩(6g)。
九味羌活湯用法用量
1、現代用法 :水煎溫服。
2、古代用法:上九味㕮咀,水煎服。若急汗,熱服,以羹粥投之;若緩汗,溫服,而不用湯投之。
九味羌活湯功用
發汗祛濕,兼清裡熱。
九味羌活湯主治
外感風寒濕邪,內有蘊熱證。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黃,脈浮。
九味羌活湯方義
本方證由外感風寒濕邪,兼內有蘊熱所致。風寒濕邪侵犯肌表,鬱遏衛陽,閉塞腠理,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故惡寒發熱、肌表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楚疼痛;裡有蘊熱,故口苦微渴;苔白或微黃,脈浮是表證兼裡熱之佐證。治當發散風寒濕邪為主,兼清裡熱為輔。方中羌活辛苦性溫,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止痹痛,為治太陽風寒濕邪在表之要藥,故為君藥。防風辛甘性溫,為風藥中之潤劑,祛風除濕,散寒止痛;蒼術辛苦而溫,功可發汗祛濕,為祛太陰寒濕的主要藥物。兩藥相合,協助羌活祛風散寒,除濕止痛,是為臣藥。細辛、白芷、川芎祛風散寒,宣痹止痛,其中細辛善止少陰頭痛、白芷擅解陽明頭痛、川芎長於止少陽厥陰頭痛,此三味與羌活、蒼術合用,為本方“分經論治”的基本結構。生地、黃芩清泄裡熱,並防諸辛溫燥烈之品傷津,以上五藥俱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九味配伍,既能統治風寒濕邪,又能兼顧協調表裡,共成發汗祛濕,兼清裡熱之劑。
九味羌活湯配伍特點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是升散藥和清熱藥的結合運用。正如《顧松園醫鏡》所說:“以升散諸藥而臣以寒涼,則升者不峻;以寒涼之藥而君以升散,則寒者不滯。”二是體現瞭“分經論治”的思想。原書服法中強調“視其經絡前後左右之不同,從其多少大小輕重之不一,增損用之。”明示本方藥備六經,通治四時,運用當靈活權變,不可執一,對後世頗有啟迪。
九味羌活湯運用
1、本方是主治外感風寒濕邪而兼有裡熱證的常用方,亦是體現“分經論治”思想的代表方。臨床應用以惡寒發熱,頭痛無汗,肢體酸楚疼痛,口苦微渴為辨證要點。
2、本方常用於感冒、風濕性關節炎、偏頭痛、腰肌勞損等屬外感風寒濕邪,兼有裡熱者。
九味羌活湯加減化裁
濕邪較輕,肢體酸楚不甚者,可去蒼術、細辛以減溫燥之性;如肢體關節痛劇者,加獨活、威靈仙、薑黃等以加強宣痹止痛之力;濕重胸滿者,可去滋膩之生地黃,加枳殼、厚樸行氣化濕寬胸;無口苦微渴者,生地、黃芩又當酌情裁減;裡熱甚而煩渴者,可配加石膏、知母清熱除煩止渴。
九味羌活湯使用註意
本方為辛溫燥烈之劑,故風熱表證及陰虛內熱者不宜使用。
九味羌活湯化裁方之間的鑒別
大羌活湯系李東垣所制,比九味羌活湯少白芷,多黃連、知母、防已、獨活、白術,故其清熱祛濕之功較強,宜於外感風寒濕邪而裡熱較重者。
九味羌活湯重要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此事難知》卷上:“易老解利法:經雲:有汗不得服麻黃,無汗不得服桂枝,若差服,則其變不可勝數,故立此法,使不犯三陽禁忌,解利神方。
“九味羌活湯不獨解利傷寒,治雜病有神。中風行經者加附子;中風秘澀者加大黃;中風並二氣合而成痹等證,各隨十二經上下內外寒熱溫涼,四時六氣,加減補瀉用之,煉蜜作丸尤妙。”
2、方論選註
吳昆《醫方考》:“觸冒四時不正之氣,而成時氣病,憎寒熱,頭疼身痛,口渴,人人相似者,此方主之。謂春時應暖而反大寒、夏時應熱而反大涼、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冬時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也。藥之為性,辛者得天地之金氣,於人則為義,故能匡正而黜邪。羌、防、蒼、細、芎、芷,皆辛物也,分經而主治。邪在太陽者,治以羌活;邪在陽明者,治以白芷;邪在少陽者,治以黃芩;邪在太陰者,治以蒼術;邪在少陰者,治以細辛;邪在厥陰者,治以川芎;而防風者,又諸藥之卒徒也。用生地所以去血中之熱;用甘草者,又所以和諸藥而除氣中之熱也。易老自序雲:此方冬可以治寒、夏可以治熱、春可以治溫、秋可以治濕,是諸路之應兵也。用之治四時瘟病,誠為穩當,但於陰虛、氣弱之人,在所禁爾。”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